望你早歸

《望你早歸》台羅:Bāng Lí Tsá Kui)為台灣戰後一首十分知名的台語歌曲,由楊三郎作曲、那卡諾作詞,原唱者為紀露霞。1980年代美麗島事件後,美麗島政治受難者被捕入獄由家屬參與選舉,〈望你早歸〉被使用在競選活動中。本曲至今仍廣為傳唱,由眾多台灣男女歌手先後翻唱,堪稱台語歌曲的經典之作。

紀露霞歌曲
出版1946年 (1946)
类型台語流行音樂
语言台語
时长4:30
那卡諾
作曲楊三郎

創作背景與簡介

1946年,中央廣播電台接收台北放送局,由呂泉生擔任演藝股股長,楊三郎也組樂隊加入。在呂泉生的鼓勵與那卡諾的歌詞創作鼓舞之下,楊三郎譜出此首名曲。終戰前的台灣社會充斥著期盼台籍日本兵返台的氛圍,因此《望你早歸》一經發表後,立刻造成轟動。[1][2]《望你早歸》屬於繼日治中後期之後的第二代台語流行音樂,那卡諾以散文而無押韻的「新式」作詞方式創作,在當時十分罕見。[3]

與台灣歷史和民主運動的關聯

<望你早歸> 在不同時期的台灣被賦予不同意義。創作的1946年代,二戰結束時還有許多台灣人在海外當兵,這首歌被視為等待想念的人而唱的歌曲。 白色恐怖時期,許多出身政治受害者家庭的黨外人士如蘇治芬,時常演唱〈望你早歸〉。


1979年,邱垂貞與呂秀蓮、林二挑選出12首臺灣歌謠於1979年12月8日錄製專輯《台灣的歌》,其中包含〈望你早歸〉。《台灣的歌》於兩天後的12月10日高雄「人權之夜」遊行活動現場販賣,蘇治芬也現場演唱〈望你早歸〉。此後《台灣的歌》唱歌者被通緝,邱垂貞向警備總部投案後以「美麗島康樂幹事」的頭銜判刑5年。[4]


美麗島事件之後,許多黨外運動人士被捕入獄。其中周清玉的丈夫姚嘉文也遭受牢獄,於隔年競選國大代表,以 <望你早歸> 作為競選的宣傳歌曲。[5]

參見條目

註釋

  1. 港都夜雨落未停──歌謠作曲界的奇葩楊三郎 存檔,存档日期2012-11-23.
  2. 望你早歸 - PeoPo公民新聞
  3. 望你早歸 - 詳細資料 存檔,存档日期2014-12-28.
  4. 故事. .
  5. 吳乃德. . 春山出版. 2020/03/03.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