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江淮

朱江淮1904年-1995年),博光仲謀台灣大甲人,大甲帽蓆事業鉅子朱麗之次子。日本京都帝國大學工學部電氣科畢業,台籍第一位電氣工程師,歷任台灣電力株式會社營業課課長、台電協理、台灣省建設廳長等職,任內最大貢獻是促成了「大甲溪綜合開發計劃」。

生平

朱江淮是台籍第一位電氣工程師,大甲公學畢業,就讀淡水中學,1920年轉學到日本,從日本京都帝國大學電器工程畢業,四十年工程生涯,參加日月潭電力建設、推廣用電,歷經戰後接收、修復、擴充及發展工作。

朱江淮回台後加入台灣電力株式會社,但是一直擔任業務部門用電推廣工作,也無法接觸核心的技術業務,薪水也和日本籍員工有差異[1]

1942年(昭和17年)5月,台電會社舉行大甲溪事業興工典禮,預計八年內開發完成,後因日本戰事失利,中途停止。大甲溪電力工程計劃原本是由土木部長增谷悠負責,計劃中斷後,依規定交由該部助理工程師尤澄澈保管,副本則交由朱江淮保管。朱江淮是由前台電社長松木幹一郎介紹入社,一直服務於業務部的企劃顆曾服務於企劃課,對該工程略有所知。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朱江淮向國民政府派任之技術協理黃煇建議,必先修復戰時被炸毀的電力系統,以日月潭大觀、鉅工兩發電所為主,其次是完成日本人尚未完成的三大工程—烏來天冷(1952年完工)和霧社發電所,遠期計劃則是大甲溪綜合開發計劃。

1946年朱江淮參與搶修台灣電力,五個月完成全島80%電力恢復工作,1946年9月,上海密勒氏評論報(載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編《外國記者眼中的台灣》,1946年發行)報導說:「…最低層之農民,亦能有電燈照明,台灣的動力站,凡三十四處,原有電力為32萬千瓦,…中國除了東北以外,還沒有這樣的水電網堪與之頡頏。」臺灣電力株式會社改為臺灣電力公司,朱改任業務處幫辦兼管營業,1950年成為台電協理(副總經理),1953年3月24日,赴美考察半年,是第一批接受美援會選派赴美考察業務的臺電主管人員之一。

1954年7月,台灣省臨時省議會第二屆第一次大會臨時動議,通過建議政府刻速進行「大甲溪綜合開發計劃」,隔年成立「大甲溪綜合開發促進委員會」,朱江淮被聘為顧問。1957年朱江淮榮任建設廳長,促進了「大甲溪開發計畫」與「台中港重建」兩大建設。1969年7月自台電退休。1971年任臺灣肥料公司董事長。1995年四月十三日辭世,享年九十二歲 。經朱江淮口述、朱瑞墉整理《朱江淮回憶錄》上、下各一冊。[2][1][3][4]

參考

  1. coreplus+. . 台電 70 專刊 企業人文. [2017-09-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1).
  2. . tpcjournal.taipower.com.tw. [2017-09-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1) (英语).
  3. . www.laijohn.com. [2017-09-11].
  4. . www.twmemory.org.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7-09-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1) (中文(台灣)‎).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