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來區
烏來區(泰雅族語:Ulay),是中華民國新北市的一個市轄區,境內多山,是新北市面積最大、人口密度最低的行政區,也是新北市最南境的行政區。北鄰新店區、石碇區、坪林區,東鄰臺灣省宜蘭縣礁溪鄉、員山鄉、大同鄉,西南鄰桃園市復興區,西鄰三峽區。
烏來區 Wulai District ![]() | |
---|---|
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 | |
![]() 烏來區位於新北市最南端 ![]() | |
上級行政區劃 | 新北市 |
舊稱 | Ulay |
區劃 | 5里43鄰 |
地方語言 | 賽考利克泰雅語 |
政府 | |
– 區長 | 周守信(烏來區區長列表) |
– 行政機關 | 烏來區公所 |
– 立法機關 | 烏來區民代表會 |
總面積 | 321.1306平方公里 |
平均海拔 | 250 米、876 米 |
人口 | |
– 總數 | 6,420人(2021年1月) |
– 排名 | 28 |
– 戶數 | 1,912戶 |
郵政編碼 | 233 |
戶政資料代碼 | 65000290 |
毗鄰 | 新店區、三峽區、石碇區、坪林區;桃園市復興區;臺灣省(宜蘭縣礁溪鄉、員山鄉、大同鄉) |
網站 | http://www.wulai.ntpc.gov.tw/ |
![]() 烏來區位置圖 |

依照《地方制度法》,烏來區係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為具有公法人地位的地方自治團體,與新北市其他市轄區的性質並不相同,享有相當於鄉鎮市的地方自治權,烏來區公所為其自治事項之行政機關,而非新北市政府的派出機關,並設置烏來區民代表會作為其自治事項之立法機關。
烏來區觀光旅遊以溫泉及山櫻花著稱。[1]烏來也是台灣分佈最北的原住民山地區,居民以泰雅族為主,「烏來」此一地名即源自於泰雅語中的「Ulay」,意為水很燙要小心「Kiluh-ulay」[2]。烏來區泰雅族原住民在清治及日治時期,曾被稱做「屈尺番」。
歷史沿革
清治時期
烏來泰雅族被稱為「屈尺群」,源於所居地位屈尺之南。依照廖守臣有關遷移史之論述,烏來泰雅族屈尺群組社有三: 李茂岸社、塔拉南社(大羅蘭)及札亞孔社(茶墾),乃以烏來區福山里為發源點擴展出去。[3]
日治時期
明治28年(1895年)日本領台後,由陸軍局發行之「台灣蕃地圖」,記載屈尺群有八個社,分別為後坑仔社、納仔社、大舌社、湯裡社、夾精社、內枋山社、外枋山社、林望眼社,通稱內外馬來大八社。明治30年(1897年)為台北通往宜蘭鐵路建設計畫進行調查,派遣探險隊進入烏來,完成後由橫山壯次郎技師呈報「蕃地探險報告書」中,說明烏來有四個蕃社:ウライ社、ラガー社、枋山社以及林望眼社。[3]後劃為台北州文山郡直轄的原住民蕃地。
戰後時期
日本投降後,1945年改制為臺北縣烏來鄉(但轄區與文山郡的蕃地範圍,略有變動)。
2010年12月25日,臺北縣改制為直轄市並改名為新北市,臺北縣烏來鄉也配合改制成新北市烏來區,失去原本作為鄉所具有的地方自治權和地方自治團體地位。2014年12月25日,配合《地方制度法》修正,賦予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地方自治權,烏來區再次改制為具有公法人地位的地方自治團體,成為新北市轄域內唯一一個區民可選舉區長與區民代表的市轄區[4]。
2020年1月2日,一架隸屬中華民國空軍救護隊的UH-60M黑鷹直升機失事墜毀於新北市烏來區烘爐地山桶後溪溪谷,機上13名機組員及乘客中有8人死亡,其中包含時任國防部參謀總長沈一鳴空軍上將、政治作戰局副局長于親文空軍少將及總士官督導長韓正宏陸軍士官長等國軍高階將領。
組織
區本部
- 區長
- 秘書
業務單位
- 民政課
- 社會人文課
- 建設課
- 產業觀光課
- 秘書室
- 主計室
- 人事管理員
- 清潔隊
- 調解委員會
- 里辦公處
歷任首長
鄉長
- 1-2高山光
- 3陳志良
- 4高山光
- 5周志朗
- 6-7簡福源
- 8-9林紅隆
- 10-11林義長
- 12-13張娛樂
- 13(代理)林昭賢
- 14張金榮
- 15張雲龍
- 15(代理)鍾鼎昌
- 15(補選)張金榮
- 15(代理)黃麗足
- 15(代理)朱子孟
- 15(代理)周繼雄
區長
任次 | 姓名 | 備註 |
---|---|---|
第一任 | 周守信 | 官派 |
第二任 | 楊正斌 | 官派 |
第三任 | 高富貫 | 民選 |
第四任 | 周守信 | 民選 |
地理
烏來地區為新北市最南端,屬於第三紀亞變質岩區,厚層硬頁岩夾薄層粉砂岩的乾溝層,呈典型幼年期河谷地形,多峽谷斷崖及瀑布。[6]東北邊以烘爐山地、羅宏山、大桶山與坪林區、石碇區交界,北邊則以大桶山、四明山與新店區為界,西北方由卡保山、樂佩山、北插天山與三峽區相鄰,西南則是以北插天山、魯培山、拉拉山、塔曼山、巴博庫魯山與桃園市復興區相鄰;東南由雪山山脈之巴博庫魯山、棲蘭山、拳頭母山、阿玉山、烘爐山地與宜蘭縣礁溪鄉、員山鄉、三星鄉及大同鄉交界。
行政區與人口結構

烏來佔地雖然廣大,但因人口稀少全境只劃分為五個里級次行政區[7]。境內的地名多為泰雅語發音的漢譯轉寫:
- 忠治里:忠治(桶坪Tanpya/Kayo)、加九寮、成功、堰堤
- 烏來里:烏來街區(Ulai)、野要(Yayao)、西羅岸(Silagan)、啦卡(Laga)
- 信賢里:哪哮(羅好Lahao)
- 孝義里:孝義(阿玉Agek)、桶後
- 福山:屯鹿(Tonlok)、哈盆(Habun)、福山(李茂岸Limogan、大羅蘭Talanan、卡拉模基Kalamochi)、馬岸
里名 | 面積[9] (km²) | 鄰數 | 戶數 | 男性 人數 | 女性 人數 | 總人 口數 | 人口密度 (人/km²) |
---|---|---|---|---|---|---|---|
忠治里 | 25.8142 | 7 | 560 | 916 | 952 | 1868 | 72 |
烏來里 | 28.9031 | 15 | 902 | 1376 | 1458 | 2834 | 98 |
孝義里 | 51.4106 | 6 | 44 | 130 | 115 | 245 | 5 |
信賢里 | 54.6889 | 9 | 194 | 282 | 317 | 599 | 11 |
福山里 | 160.3138 | 6 | 216 | 408 | 414 | 822 | 5 |
烏來區 | 321.1306 | 43 | 1916 | 3112 | 3256 | 6368 | 20 |
人口結構
2019年底烏來區原住民人口有2,926人,約佔全區人口數之45.48%,其中最多為泰雅族2,650人,佔全區人口數為41.19%,其次為阿美族為139人,僅佔2.16%。[10]
烏來區人口指標 | |
---|---|
概況 | |
目前處於高齡社會 | |
性別比 | 95.31% |
扶養比 | 40.95% |
– 扶幼比 | 20.01% |
– 扶老比 | 20.94% |
老化指數 | 104.61% |
戶人口量 | 3.3486人/戶 |
人口密度 | 19.98 (人/km2) |
為新北市戶人口量最高的行政區,亦為全台戶人口量第三高的市轄區[註 1]。 上述資料時間為2020年12月[8] |
歷年人口變化
歷史人口 | ||
---|---|---|
年份 | 人口 | ±% |
1981 | 3,151 | — |
1986 | 3,079 | −2.3% |
1991 | 3,247 | +5.5% |
1996 | 3,502 | +7.9% |
2001 | 4,531 | +29.4% |
2006 | 5,337 | +17.8% |
2011 | 5,927 | +11.1% |
2016 | 6,212 | +4.8% |
來源: . 內政部.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6). |
烏來區歷年人口變化(1981年~2020年)[11] | ||||||||||||||||||||||||||||||||||||||||||||||||||||||||||||||||||||||||||||||||||||||||||||||||||||||||||||||||||||||||||||||||||||||||||||||||||||||||||||||||||||||||||||||||
---|---|---|---|---|---|---|---|---|---|---|---|---|---|---|---|---|---|---|---|---|---|---|---|---|---|---|---|---|---|---|---|---|---|---|---|---|---|---|---|---|---|---|---|---|---|---|---|---|---|---|---|---|---|---|---|---|---|---|---|---|---|---|---|---|---|---|---|---|---|---|---|---|---|---|---|---|---|---|---|---|---|---|---|---|---|---|---|---|---|---|---|---|---|---|---|---|---|---|---|---|---|---|---|---|---|---|---|---|---|---|---|---|---|---|---|---|---|---|---|---|---|---|---|---|---|---|---|---|---|---|---|---|---|---|---|---|---|---|---|---|---|---|---|---|---|---|---|---|---|---|---|---|---|---|---|---|---|---|---|---|---|---|---|---|---|---|---|---|---|---|---|---|---|---|---|---|
統計表
| ||||||||||||||||||||||||||||||||||||||||||||||||||||||||||||||||||||||||||||||||||||||||||||||||||||||||||||||||||||||||||||||||||||||||||||||||||||||||||||||||||||||||||||||||
交通
烏來無空運及鐵路,河流流量亦不大不便行船,故以道路為主要交通方式。[12]
公路
烏來最早之道路為山間獵徑,日治時期日本人首先為鎮壓原住民而開鑿隘勇路線及理蕃幹道,後為取得自然資源(樟腦、珍貴木材、茶葉、水力發電等)而設置輕便鐵道和汽車道路,戰後因林業發展有部分輕便軌道改為道路,觀光業也使舊道路得以拓寬、美化。該區之道路名稱係民國85年(1996年)12月1日後由戶政單位制訂。[13]
台9甲線:新烏公路(忠治-烏來街區)、孝義產業道路(烏來街區-孝義)
北107線:烏來街區-烏來瀑布(溫泉街)-信賢-福山(信福路)
北107-1線:烏來觀光大橋-烏來街區西部-野要-烏來瀑布(環山路)
其餘道路見烏來區道路列表
台車
- 烏來台車 烏來-瀑布
纜車
- 烏來空中纜車 瀑布-雲仙樂園
旅遊
烏來的旅遊資源相當豐富,除了自然環境之外,風土民情也是觀光客造訪的重點之一。台北市巨量觀光客的注入,使烏來溫泉建築物過度開發,既有業者品質良莠不齊,歷史老泉名聲的確保有待更嚴謹制度管理。除了現代化力量造成原住民文化淪為博物館化外,觀光污染更挑戰管理能力不大的部落。人類活動為最大破壞因子,脆弱生態如何不被殺雞取卵,有賴公民智慧與覺醒。
泰雅文化(賽考利克群-馬立巴系統)
烏來是原住民泰雅族的聚居地,所以許多建築或景點都少不了原住民風俗的點綴。例如道路上就有仿原住民人物的雕塑創作。而雲仙樂園也會請原住民公開演出,使整個遊樂區的氣氛更為熱鬧,也為企業本身帶來了人潮與「錢潮」。
溫泉
烏來溫泉的發展可追溯自日治初期,1903年深坑長單野英清於南勢溪谷發現後,設置了烏來蕃務史員駐住所浴場;此外軍事後援組織的「愛國婦人會台灣支部」也在日治時期從事溫泉經營[1]。
烏來出名的原因自然少不了溫泉。由於溫泉的發現,使當地旅遊業蓬勃發展,在街上隨處可見溫泉飯店或是提供泡湯服務的商家,甚至連部分山產店也順便做起了這個生意。
烏來瀑布與雲仙樂園
烏來瀑布,又稱雲仙瀑布,也是觀光客矚目的焦點。除了瀑布本身有名之外,瀑布上面也是有名的景點-雲仙樂園。雲仙樂園是建造於瀑布上方溪谷的森林遊樂區。樂園內除了有飯店、林蔭步道之外,還設有射箭場、漆彈場、游泳池等現代化設施,吸引觀光客前來造訪。
雲仙樂園的另一個特色在於交通。樂園與對面主要聚落沒有橋樑可供互通,前往雲仙樂園,只有透過纜車才能穿梭於聚落與樂園之間。一般觀光客需要購票才能搭乘前往樂園的纜車。烏來溪及其支流縱橫山谷與水瀑之間,成為各種生物遷徙與棲息的生態廊道。潺潺溪水穿越了茂密森林與人工濕地,造就了園區的生物多樣性。雲仙樂園自民國102年即取得環境教育場所,可藉由體驗、瞭解、欣賞自然環境,產生愛護生命與珍惜環境的行動力,憑藉自然環境的體驗和學習 ,養成民眾對自然環境的友善行為。
遊仙峽
烏來至瀑布間的南勢溪谷,有深谷峭壁之勝,日治時代以來有遊仙峽之美譽。
烏來老街
泰雅族為烏來地區的先住民。進行商業活動的烏來老街的店家招牌採用統一風格,使風貌盡可能一致。山產料理手工藝品,讓老街別具一番風味。每到泡湯及賞櫻的旺季,整條街人聲雜沓,瀰漫著溫泉玉米、山豬肉、小米香腸、溫泉蛋、竹筒飯、月桃飯等美食的香氣。






參見
- 烏來觀光發展協會
- 山地原住民區
- 山地原住民鄉
- 2020年中華民國空軍UH-60M黑鷹直升機墜毀事故
註釋
- 烏來鄉公所,2010,烏來鄉志, p.103
- 烏來鄉公所,2010,烏來鄉志, p.254
- 鄭安睎、許維真《烏來的山與人》玉山社,2009年
- 直轄市原民區 可選區長、區代表 的存檔,存档日期2014-02-17.,自由時報,2014-1-15
- 張添福. . 《臺灣時報》. 2009-02-05 (中文(台灣)).
- 陳盈璇、周稟珊《烏來地質之美》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 . 烏來區公所. [2012年10月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8月31日) (日语).
- . 新北市政府民政局. [2020-09-24].
- (PDF). 新北市烏來區公所. [2020-09-24].
- (PDF). 新北市烏來區公所. [2020-09-24].
- . 內政統計月報. 2020-02-10 [2020-05-13]. (原始内容 (XLS)存档于2020-05-01).
- 烏來鄉公所,2010,烏來鄉志,p.128
- 烏來鄉公所,2010,烏來鄉志,p.128-129, 249
參考資料
- 鄭安睎、許維真《烏來的山與人》玉山社,2009年。
- 文崇一、蕭新煌,1997(再版)。《烏來鄉志》(台灣方志網)。臺北縣烏來鄉:北縣烏來鄉公所。
- 許家華,劉芝芳(編輯),2010。《烏來鄉志》,修訂第一版(台灣方志網)。臺北縣烏來鄉:北縣烏來鄉公所。ISBN 978-986-02-4504-2。
- 楊南郡譯註, 2011。《臺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硏究》(臺北帝囯大学土俗.人種學硏究室原著《台灣高砂族系統所屬の研究》)。臺北市:行政院原民會。ISBN 9789860267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