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忠

李大忠1810年-1874年),直隸滄縣(今屬河北省沧州)東南羅疃村人,清末武術家,八極拳第三代傳人。他是滄州八極拳與劈掛掌結合的開始。[1]

生平

李大忠為職業武師,家傳貼山靠武功。道光二十年(西元1840年),為精研武技,在師兄王世同的引薦下,欲拜孟村丁孝武為師。當時八極拳只在回民中流傳,因李大忠為漢人,丁孝武先請示其師吳榮吳鐘之女),吳榮對李大忠印象極佳,同意將他收入門下。李大忠在丁孝武門下,學藝極為認真,得到其師叔吳永、吳濚的賞識,在丁孝武死後,繼續指導他武功,李大忠盡得八極拳與六合大槍之奧秘。他與其師弟張克明齊名,因兩人皆為羅疃人,被譽為「羅疃雙雄」,當地有「李大忠的槍、張克明的拳」的俗諺流傳。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李大忠與張克明在羅疃分別開創八式房,教導八極拳,開創出羅疃八極一派,又稱羅疃硬架子。因為他們兩人的努力,八極拳流傳至羅疃地方,與孟村形成八極拳的兩大派系。

因為他在地方上的名聲越來越大,咸豐二年(1852年),南皮張之萬回鄉省親時,聘請李大忠為翰林院武術教师,並兼任張府的武官和府中護衛。

李大忠與鹽山李雲表以兄弟相稱,並相互換藝,將鹽山劈掛掌的元素加入八極拳之中。李雲表曾任京師八旗營教官,人稱「鐵臂燕子」。同治七年(1867年),捻軍進入河北,李大忠率領其門下,組織成民間團練,至鹽山對抗捻軍,以阻止捻軍侵入家鄉。李雲表死於此役之中,李大忠則幸運殺出重圍,但八極門下死傷極為慘重。鹽山民眾為他們建立昭忠祠,以表揚他們的事蹟。

同治十三年(1873年),病中與山東泰安一名少林寺僧人比試,相較多次皆不分勝敗。後以「泥鰍翻花」一式,誤傷僧人一目,引以為憾,但是李大忠的槍藝聲名更盛。

其徒有李貴章、黃四海等人。

参考资料

  1. . 天津武术协会. [2020-03-06].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