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贤江

杨贤江1895年4月11日-1931年8月7日),英甫笔名李浩吾、李膺扬、柳岛生等。浙江余姚(今慈溪市)人。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之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教育家、活动家。[1]

生平

杨贤江1917年毕业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任职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在商务印书馆函授学校英文科学习英语,并自学日语。并开始从事国外文献翻译工作。1920年9月,任广东肇庆高要县国民师范补习所教务主任。1921年,出任商务印书馆《学生杂志》主编。与青年学生广泛接触,解答各方学习疑问。[1]

192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1月,任中共上海地方兼区执行委员会候补执行委员。不久,递补为正式委员。先后在上海大学、上海大学附中、上海景贤女子中学、浙江上虞春晖中学任教。曾参与五卅运动和上海三次工人武装起义的组织工作。[1]

中国国民党清党后,移居日本,同时从事革命活动及翻译研究工作。1929年回国。1931年7月,患肾结核,去日本治疗。[1]

1931年8月7日,杨贤江病逝,年仅36岁。[1]

著作

杨贤江一生虽短暂,但颇多产,翻译撰写的著作有十多部。他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和青年教育家,撰有第一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世界教育历史的著作《教育史ABC》,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论述教育原理的专著《新教育大纲》,并翻译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后人编有《杨贤江全集》。

逸事

1917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老师李叔同赠“神聪”二字鼓励。

思想概述

一、论教育本质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阐明教育的本质,是杨贤江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他对当代教育理论的一大贡献。在《新教育大纲》中,他主要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原理对教育的本质进行了论述,其中重点说明了四个问题: 1、在原始社会,教育起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教育是“社会所需要的劳动领域之一”

2、在私有制社会,教育成为“社会的上层建筑之一”,也成为“观念形态的劳动领域之一”

3、在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教育是“社会所需要的劳动领域之一”。随着私有制的消灭、阶级的消亡,教育会与劳动真正结合,产生真正平等的教育。

4、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教育由经济、政治决定,也受到经济、政治的制约,同时教育也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甚至教育有率先领导革命和促进革命的作用。 杨贤江在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属性后,对“教育万能论”“教育救国论”“教育神圣说”“教育独立说”等鼓吹教育超阶级、超政治的错误理论进行了批判。

二、论教育功能 1、对教育万能论,杨贤江认为,教育鼓然有助于社会发展,但教育又是受制于社会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关系的,它不可能超越时代和环境条件而有特立独行的存在和非凡的本领。

2、对于教育救国论,杨贤江针对当时提倡道德教育、爱国教育和职业教育救国等几种观点,指出只要中国社会未得改造,只靠教人读书识字,中国是无法得救的。青年学生要研究适合现实需要的救国方法并切实行动。教育救国是有前提的。

3、对于先教育后革命论,杨贤江指出,先通过教育培养人民的革命能力,然后才能进行革命的说法具有欺骗性。当时中国革命正处于紧要关头,特别要注重革命问题。但是,强调革命也不代表否定教育。教育无论在革命前、中、后,都是斗争武器之一。

三、全人生指导与青年教育 杨贤江重视和关注青年教育,常与青年通信,对青年各方面的问题悉心指导。这种全方位的教育谓之“全人生指导”。

1、对青年问题的分析 青年问题不仅关系到个体的身心发展,也是社会问题最集中、最尖锐的反映。“所谓青年问题,就是青年生活中所发生的困难或变态”。主要有人生观、政治见解、求学、生活态度、职业、社交、家庭、经济、婚姻、生理、常识等方面的问题。 青年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青年期是人身心发生显著变化的时期,身心的急剧变化导致诸多身心问题;二是社会动荡剧变更易导致青年问题。

2、“全人生指导” 指导青年树立正确的的人生观是杨贤江青年教育思想的核心。他提出通过对人类有所贡献来促进人生幸福的人生目的。

(1)所谓全人生指导,就是对青年进行全面关心、教育和引导,即不仅关心他们的文化知识学习,同时对他们生活中各种实际问题给予正确的指点和疏导,使之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以健康成长,成为一个“完成的人”,以适应社会改进之所用。

(2)杨贤江主张青年要干预政治,投身革命,认为这在当时是中国社会的出路,也是青年的出路。

(3)杨贤江强调青年必须学习,学习是青年的义务与权利。

(4)杨贤江对青年生活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完美的青年生活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健康生活、劳动生活、公民生活、文化生活。

(5)宗旨:要有强健的体魄和精神,要有工作的知识和技能,要有服务人群的理想和才干,要有丰富的风尚和习惯。

全人生指导思想的核心是教育青年树立正确的人身观,并引导他们走上革命道路。全人生指导的重要原则是提倡自动自律,培养青年的主动精神,让青年做自己的主人,教育只是居于指导地位,不应包办和强制。

遗迹

今浙江慈溪市杨贤江故居

参考文献

  1. 黄永刚,杨贤江,历史教学1988年11期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