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涵

林大涵1987年5月12日),台灣創業者,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肄業,現為貝殼放大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主要從事群眾集資相關業務。

林大涵
出生 (1987-05-12) 1987年5月12日
国籍 中華民國
教育程度政治大學民族學系肄業
台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肄業
职业創業者

生平

早期生涯

林大涵的父親為台北市立松山工農機械製圖專任教師,母親為國立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教授。

他就讀台北市興雅國小、師大附中國中部,高中赴日本九州留學一年半後返台繼續就讀師大附中高中部,曾擔任過學生會副會長。大學就讀政治大學民族學系與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因連續逃課最終均未畢業。 [1][2]

群眾集資

2012 年,林大涵參與群眾集資平台 flyingV 創立,期間經手超過 200 件群眾集資專案,2014 年起因連續規劃《看見臺灣》、《太白粉路跑》與太陽花學運相關之《紐約時報集資》、《割闌尾計畫》等多起具社會影響力之集資案件而成名,而後遭 flyingV 平台資遣。[3][4]

創業與獲獎

同年10月成立貝殼放大股份有限公司,協助規劃ARRC 前瞻火箭臺灣吧、鮮乳坊、金萱字體等多件國內外知名群眾集資與品牌行銷計畫,亦持續支持性別平權等社會運動。[5][6]

2015年獲《關鍵評論網》選為「未來大人物」、《經理人月刊》選為臺灣百大 MVP 經理人、於台北市政府擔任青年事務委員。[7][8]

2016年獲《富比士雜誌》(Forbes)選為亞洲最有影響力的30位30歲以下創業者(30 under 30 asia)、《Prestige 品雜誌》選為40位40歲以下創業者(40 under 40)、《Taiwan Tatler》選為 Generation T。[9][10]

2017年以品牌小組成員身分參與台北世大運網路行銷規劃,同年獲 GQ Taiwan 選為次世代年度代表男士,並以「突破臺灣創業困境者」身分接受 BBC 專訪。[11][12][13][14][15][16]

爭議事件

2016年2月,flyingV 平台公開指控林大涵未經允許使用 flyingV 平台共同創辦人之名號,而後 flyingV 與貝殼放大雙方成員在網路上展開激烈的爭論,最終雙方並無達成共識。[17]

外部連結

腳注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