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素
名称由来
“核素”一词在英文中被叫做“nuclide”,这一单词来源于拉丁文“nucle”(核)和希腊文“ετδοξ”(种类),是由这两个词复合而成的。
1947年美国科学家科曼提出“核素”一词,将它定义为:“具有给定质子数Z和中子数N的一类原子核所组成的元素”。目前许多国家仍然在采用这一定义,但当涉及到活度的定义时,这种定义就显得不够完善了。
表示方法
核素通常用元素符号表示(氕、氘和氚这三个同位素有自己的符号),左上标表示质量数即是质子和中子的总数(即该种核素的原子量),左下标表示质子数(即原子序数,也可不标出),右下标表示中子数(一般情况下不标出)。
与同位素概念的区别
核素是基于原子核的层面上考虑问题,不仅考虑原子核中中子数与质子数的差异,同时也考虑了影响核性质的另一主要因素,即核能态的不同,对原子核的性质描述更深入,涉及核力、核结构及原子核的大小、自旋、宇称、电四极矩等。而同位素则主要关注同一元素不同原子的原子核组成、稳定性以及质量差别等方面的问题。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