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诚

梁诚KCMG1864年-1917年)(Sir Chentung Liang Cheng),原名丕旭(留美幼童時期拼音:Liang Pe Yuk),字义衷,号震东廣東番禺黄埔村(今廣州海珠區)人。在1903年至1908年间,梁诚曾担任晚清驻美利坚合众国公使,并代表清政府出访美洲多个国家。他曾为清廷争回部分庚子赔款,这笔款项支持了逾千名学生赴美留学。其當年所設的游美肄业馆,后改称清华学堂清华大学前身),故其人被稱為清华之父[1]。他还协助张之洞从美国手中争回了粤汉铁路的筑路权。1912年2月5日,响应陆征祥的呼吁,联合驻英公使劉玉麟奏請速頒詔旨決定共和。

梁诚
清政府美利坚合众国公使
任期
1903年1908年
个人资料
性别
别名梁丕旭
出生1864年
 大清廣東番禺新滘黃埔村
逝世1917年
 英屬香港
籍贯广东省广州市
国籍 大清(1864年–1911年)
 中华民国(1912年–1917年)
政党清政府

生平

1875年,未满12岁的梁诚便在家庭的资助下考取第四批留美幼童团,曾在麻省安多佛菲利普斯学院就读。梁诚嗜好棒球,曾是学院棒球队的主力,并在一场与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学院的比赛中夺得3分并打出一只长打。[2]1881年在安多佛毕业后,梁诚与其他留学生一起被召回国。起初在总理衙门做事,不久随张荫桓公使赴美,后任使馆参赞,从此开始了他的外交官生涯[3]。任满回国后,曾两次跟随中国特使,先后赴英国和美国。1903年至1908年初,以三品卿衔资格,出使美国、秘鲁古巴等国。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很多华人遇难,他即电驰海内外募款助赈,并率属捐俸,亲临该埠处理后事。[4]

1904至1905年间,他曾敦促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减免部分未付足的庚子赔款。照条约清政府应付美国赔款2444万778元8角1分,得到美国国会和老罗斯福总统赞同后,将当时尚未付足之款项1078万5286元1角2分,从1909年1月起退还中国。这笔款项的一部分后被用作建立留美预备学校(即日后的清华大学)。[4]同年奏请朝廷宣示进行立宪改革[5]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11月16日袁世凯组阁。1912年1月11日梁诚被免驻德公使回国,定居香港[6]。1912年3月袁世凯任民国大总统,经友人唐绍仪周自齐等力邀,梁诚终未到民国政府任事。1917年病逝。

参考文献

  1. 大洋网. . 2017-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25).
  2. Reaves, Joseph A. .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May 2004: 24–27 [November 22, 2015]. ISBN 9780803290013.
  3.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清代官員履歷檔案全編 ,6冊 ,345
  4. sysreboot, n/a. . 2006-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9月5日) (中文).
  5. 清史稿校註 ,10冊219卷 ,7604-7608
  6. 宣統政紀 ,31卷

外部链接

维普资讯:梁诚生年考辨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