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速快感:新全民公敵

極速快感:新全民公敵(英语:,,中国大陆官方译为「[9]是由英国开发公司Criterion Games制作,美商藝電于2012年发行的开放世界竞速游戏,為極速快感系列第17部系列作品。游戏在 Microsoft WindowsPlayStation 3Xbox 360PlayStation VitaiOSAndroid平台发售,于2013年登陆Wii U平台。該遊戲獲得“新全民公敵”的知識產權,而不是Criterion Games先前開發的“超熱力追緝”。

極速快感:新全民公敵
    官方译名
    • 大陆:极品飞车:最高通缉

    • 臺灣:極速快感:新全民公敵
    类型竞速开放世界
    平台Microsoft WindowsPlayStation 3PlayStation VitaXbox 360iOS[1]Android[2]Kindle FireWii U[3]
    开发商Criterion Games
    FireMonkeys(iOS/Android)[4]
    发行商美国艺电
    总监Alex Ward (创作)
    Craig Sullivan (创作)
    制作人Matt Webster
    设计师Matt Follett[5]
    音乐Chris Green[6]
    系列极品飞车系列
    引擎Chameleon(改编)[7]
    模式单人多人
    发行日Microsoft WindowsPlayStation 3PS VitaXbox 360iOSAndroidKindle Fire
    • 北美:2012年10月30日
    • 澳洲:2012年11月1日
    • 欧洲:2012年11月2日
    • 日本:2012年11月15日
    Wii U[8]
    • 日本:2013年3月14日
    • 北美:2013年3月19日
    • 澳洲:2013年3月21日
    • 欧洲:2013年3月21日

    極速快感:新全民公敵獲得的正面評價,重點放在融合以前的“Burnout”和“極速快感”的遊戲風格以及社交功能的世界地圖上,而批評則落在其單人遊戲的模式上。發布後,該遊戲獲得多個獎項,包括2012年Spike電子遊戲最佳駕駛遊戲獎,並在2013年BAFTA大獎中被提名為"最佳英國遊戲"和"最佳在線多人遊戲",並多次被幾個網點公認為"2012年最佳駕駛/賽車遊戲"。

    玩法

    自由駕駛

    • 可自由於極速快感:新全民公敵中的世界隨意開往。
    • 路上會有劫車點、比賽(包括 Most Wanted 比賽 和 車子裝備解鎖的比賽 。) 、 警察 、 路上民眾

    警車追逐

    • 若是在路上超速、撞警察、被警察撞 皆會遭到警察通緝,最高級為6 (有些比賽也會遭警察通緝 )
    • 第一級:警察( 為Ford Crown Victoria Police Interceptor警車 )會跟在遭通緝者後頭,並追撞該名被通緝者。
    • 第二級:後頭會有更多警車( 為Ford Crown Victoria Police Interceptor警車 ),並且會有路障
    • 第三級:後頭會有出現肌肉型警車( 為Dodge Charger SRT8警車 ),並且會有SUV路障
    • 第四級:後頭會有越野型的警車( 為Ford Explorer Police Interceptor Utility警車 ),並且會有SUV路障
    • 第五級:後頭會有跑車型的警車( 為Chevrolet Corvette z06警車 ),該警車會在通緝者前方放下刺帶,路障會使用該警車並使用刺帶
    • 第六級:會有特勤隊裝甲車當路障和追緝,受其碰撞會導致玩家車輛撞毀。
    • 若是撞越多車,就會使SP增加 ( 要逃過追緝才行。)

    Most Wanted 比賽

    • 要打敗全民公敵,並且截停該全民公敵的車,就可贏得該車與SP。

    普通比賽

    • 玩家可參加比賽來解鎖車子的改造零件。

    評價

    评价
    汇总得分
    汇总媒体得分
    MetacriticiOS: 82/100[10]
    PC: 78/100[11]
    PS3: 84/100[12]
    VITA: 79/100[13]
    X360: 84/100[14]
    WIIU: 86/100[15]
    评论得分
    媒体得分
    电脑与电子游戏7.5/10[16]
    Destructoid8.5/10[17]
    Edge9/10[18]
    Eurogamer8/10[19]
    G44.5/5[20]
    Game Informer9/10[21]
    GamesRadar[22]
    GameSpot7.5/10[23]
    GameTrailers8.7/10[24]
    IGN9/10[25]
    Joystiq[26]
    英国PlayStation官方杂志8/10[27]
    官方Xbox杂志8.5/10[28]
    PC Gamer美国85%[29]
    TouchArcade[30]
    VideoGamer.com9/10[31]
    奖项
    媒体奖项
    Spike[32]Best Driving Game

    《極速快感:新全民公敵》在2012年E3大會上受到評論家的好評,並獲得了“遊戲評論家獎”的“最佳賽車遊戲”和“最佳線上多人遊戲”提名[33] [34]。評論家稱該遊戲為Criterion Games的《橫衝直撞:狂飆樂園》的精神續作,而不是2005年的舊版《極速快感:全民公敵[35][36]

    根據NPD Group的調查,《極速快感:新全民公敵》是2012年11月在美國銷量第七的遊戲[37],美國範圍銷量為509,000套[38]。但是,這個數字未包含PC版銷量,也未包含數位版銷量,[39]。 《極速快感:新全民公敵》在英國的發行一周內成績為銷量第五名遊戲[40]

    2013年1月31日,在EA的2013年第三季度財報中,雖然沒有公佈銷售數字,但提到《極速快感:新全民公敵》表現要優於2011年的《極速快感:亡命天涯[41]

    由於Wii U和PlayStation Vita平台上的《極速快感:新全民公敵》銷售數量低,因此EA沒有為這些平台開發續作《極速快感:生存競速[42]

    参考文献

    1. . Needforspeed.com. 3 June 2012 [8 June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22).
    2. Hinkle, David. . Joystiq. 4 June 2012 [8 June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22).
    3. (PDF). Nintendo. 25 October 2012 [25 Octo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3-02-17).
    4. . Needforspeed.com. [17 August 2012].
    5. . gametrailers.com. [7 June 2012].
    6. . Air Edel. [7 June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7月20日).
    7. . Twitter.com. [20 June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22).
    8. Jackson, Mike. . ComputerAndVideoGames.com. [28 October 2012].
    9. Electronic Arts. . App Store. 2012-12-19 [2017-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11) (中文(中国大陆)‎).
    10. . Metacritic. [30 March 2020].
    11. . Metacritic. [19 March 2013].
    12. . Metacritic. [19 March 2013].
    13. . Metacritic. [19 March 2013].
    14. . Metacritic. [19 March 2013].
    15. . Metacritic. [19 March 2013].
    16. Griffin, Ben. . ComputerAndVideoGames.com. 30 October 2012 [3 November 2012].
    17. North, Dale. . Destructoid. 30 October 2012 [3 November 2012].
    18. Robinson, Andy. . ComputerAndVideoGames.com. 22 October 2012 [28 October 2012].
    19. Robinson, Martin. . Eurogamer. 30 October 2012 [3 November 2012].
    20. Rosenberg, Adam. . G4TV. 5 November 2012 [5 November 2012].
    21. Kato, Matthew. . GameInformer. 4 April 2012 [28 Octo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7 March 2016). 已忽略未知参数|url-status= (帮助)
    22. Rorie, Matthew; Grisham, Richard. . GamesRadar. 30 October 2012 [3 November 2012].
    23. Petit, Carolyn. . GameSpot. 30 October 2012 [3 November 2012].
    24. . GameTrailers. 30 October 2012 [11 January 2013].
    25. Krupa, Daniel. . IGN. 30 October 2012 [30 October 2012].
    26. Hinkle, David. . Joystiq. 30 October 2012 [3 November 2012].
    27. Iwaniuk, Phil. . Official PlayStation Magazine. 29 October 2012 [3 Nov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1 November 2012). 已忽略未知参数|url-status= (帮助); 已忽略未知参数|df= (帮助)
    28. Hayward, Andrew. . Oxmonline.com. 30 October 2012 [3 November 2012].
    29. Valjalo, Dave. . Pcgamer.com. 2 November 2012 [9 December 2012].
    30. Hodapp, Eli. . TouchArcade. 29 October 2012 [30 March 2020].
    31. White, Sam. . VideoGamer.com. 31 October 2012 [3 November 2012].
    32. . Spike. [11 January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10 January 2013). 已忽略未知参数|df= (帮助); 已忽略未知参数|url-status= (帮助)
    33. Nunneley, Stephany. . VG247. 20 June 2012 [11 January 2013].
    34. . Game Critics Awards. [11 January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1 July 2014). 已忽略未知参数|url-status= (帮助)
    35. Dyer, Mitch. . IGN. 5 June 2012 [9 June 2012].
    36. Diniz, Joao. . Eurogamer.net. 12 October 2012 [13 October 2012].
    37. Ivan, Tom. . ComputerAndVideoGames.com. 7 December 2012 [9 December 2012].
    38. Makuch, Eddie. . GameSpot.com. 7 December 2012 [9 December 2012].
    39. . VG247. 7 December 2012 [9 December 2012].
    40. Phillips, Tom. . Eurogamer.net. 5 November 2012 [9 December 2012].
    41. . VG247. 31 January 2013 [21 February 2013].
    42. . TheSixthAxis. 18 October 2013 [29 December 2013].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