樋口一葉

樋口一葉1872年5月2日-1896年11月23日),生於東京,原名樋口奈津樋口夏子,是日本明治初期主要的女性小說家。樋口一叶是日本平安时代一千余年后出现的第一位女作家。因肺結核病逝,得年24歲。[1]

樋口一葉
樋口一葉(山梨縣立文學館收藏)
出生樋口奈津/樋口夏子
(1872-05-02)1872年5月2日
 大日本帝國東京府第二大区
一小区内幸町
逝世1896年11月23日(1896歲-11歲-23)(24歲)
 大日本帝國東京府本鄉區
職業作家小說家
國籍日本
創作時期1891年—1896年
體裁現實主義
主題女性文學
文學運動浪漫主义
代表作十三夜
青梅竹馬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
假名
平文式罗马字

生平

樋口一葉出生于东京府(今東京都)。樋口一葉為家族五兄弟姊妹中的二女,父親樋口則義是個從農民晉身的下級官吏,深明知識能改變命運的道理,期望兒女能學有所成,可惜母親樋口多喜思想保守,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所以樋口11歲還沒念畢小學便被迫輟學。14歲那年才在父親的安排下學藝於當時軍政要人等特權階級的家眷才能入讀的中岛歌子开设的萩舍[1]

1893年7月全家為生計搬至下谷區龍泉寺町(今 台東區竜泉一丁目)經營雜貨店,店子雖然只經營了九個月,但此期間的生活與接觸的人與事對她的寫作歷程影響最大,期間她經常到圖書館借閱研讀古典文學著作如《萬葉集》、《古今集》、《新古今集》等,為其文學修養打下基礎。樋口於1891年跟隨朝日新聞記者半井桃水學習寫作技巧,並在同年秋天取「一葉」為筆名發表作品,兩人並相戀,但終因保護名節而主動斷絕了來往。樋口在1895年9月於文藝俱樂部發表了多篇擬古文作品,獲得高度評價,有「現代紫式部」之譽。[1]

1894年3月左右樋口一家搬至本鄉區丸山福山町(今 文京區西片一丁目)生活,樋口並開始發表受日本文壇注目的作品《青梅竹馬》,作品細緻描繪兩名青春期男女若即若離的青澀愛情故事,極具美感;但樋口於1896年4月感到身體有異,8月接受診斷為肺結核,11月23日早上在本鄉區家中逝世,結束了短暫而璀璨的一生,在日本文學史上被稱為「奇蹟十四個月」的作家生涯,死後葬於東京都杉並區家族墓中。[1]

日本銀行於2004年11月1日將樋口一葉選為新發行的5000日圓面額紙幣上的肖像,樋口一葉成為日本紙幣上的第一個女性人物。[1]

作品風格

因為她的作品多為彷古文形式,而非白話文,較難看懂,加上其作品因為題材的關係沒有列入日本學校教育之相關教材中(列入課本範文或參考介紹等),故不少日本民眾對樋口的作品較陌生。她的作品多為感性描述在家父長制下的日本婦女,為生活而吃盡苦頭的主題,內嵌上自己的親身經歷與所見所聞,再加上作者賦與的批判。故事於今細讀也不覺過時,且寥寥數字卻顯筆觸之細膩,體現她驚人的觀察力,也讓她成為女性文學的先驅作家。

逝後百年

1996年為紀念一葉逝世後百年,出版界重新編輯出版《樋口一葉全集》(和歌集、日記書信集、小說集,由築摩書房出版),部分作品有日語白話文翻譯本;在東京都台東區龍泉三丁目設立了「一葉紀念館」,她亦成為了2004年11月發行的新版五千日圓紙幣上的人物。同年2月台灣洪範出版社出版由林文月翻譯的首本樋口作品《十三夜》,另外樋口的一些作品,林文月翻譯並發表至《聯合文學》雜誌中,如《比肩》(1998年1月)、《濁江》(1998年9月)。

作品

  • (大年夜)─1894年12月/文學界(首次發表)
  • (比肩,或譯比身高、青梅竹馬)─1895年1月/文學界
  • (濁江)─1895年9月/文藝俱樂部
  • (十三夜)─1895年12月/文藝俱樂部
  • (分道)─1895年9月/讀賣新聞

评价

日本作家大冈升平称赞她是:“日本的女作家中,与紫式部并列,确保着最高的名声”。[1]

参考文献

  1. . 日本新华侨报网. [2009年] (中文(简体)‎).

外部連結

日文

中文

  • 樋口一葉與吉原花街柳巷》新井一二三 著,自由時報副刊2004年12月12日
  • 看鈔票、認作家─女作家樋口一葉成為日鈔幣面肖像》黃碧君 著,自由時報副刊2004年7月1日
  • 《簷月》()林文月 譯,自由時報副刊2003年12月8~9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