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貨店

雜貨鋪福建閩南話𥴊仔店[1](發音:),上海话烟纸店,是販賣糧油食品以至各式日用品的零售商店;在20世紀初中期的台灣香港等經濟尚未發達的華人地區較為風行,現在因為經濟發達後,各式超級市場、大型量販店及連鎖便利商店的出現而式微少見。

注意:本页面含有UnihanB区用字:「𥴊」。有关可能會错误显示,詳见Unicode汉字。
1909年的美國華盛頓雜貨店
香港長康邨的一間雜貨店
華潤市場 - 中國國際貿易中心國貿商城 - 現改為同為華潤旗下的blt精品超市
2006年的一間瑞典雜貨店
位於香港島上環的一間雜貨店

雜貨店與士多之分別

杂货店只售乾貨(如五穀類、豆類,米店、米行、雜糧行等)、開門七件事所羅列之物、罐頭或已包裝好之日用類貨品稱之為雜貨,過去預先包裝的油和米未盛行前通常亦有買油(顧客自備器皿,「打油/打醬油」)、買米(「糴米」),只售食用油(油店、油行等)[2];只賣零食飲品製類零食或小量文具的小商店統稱士多(台灣多稱為「𥴊仔店」,與儲物室的俗稱士多房無關);當然也有兩種聯營的,稱雜貨士多,不過亦稱為雜貨店居多。

雜貨店之特色多為「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凡家居用品大多皆可購得,店內佈置或有點凌亂,燈光較昏暗,裝潢較簡陋,但全部貨品皆會在店內或門口展示,一目了然;而士多亦一樣,士多之特色為可隨意酌量購置,再以天秤衡量價錢。

雜貨店與士多的最在最大分別為,雜貨店會設在城中旺地,成行成市地開張;士多只屬於個體經營,一個小區只會有一到兩間士多,分佈疏落,士多通常面積较雜貨鋪小得多。

在马来西亚,杂货店的经营者比例只占了全国职业的0.0885。

作为零售业,传统的杂货店突出一个“全”字。但实际上,多数小杂货经营的商品种类都不相上下,而店里的生意却千差万别。

分佈與演變

通常在住家附近,經營者多為該社區之居民,由於為服務該區家庭主婦小孩的「街坊生意」之關係,與常光顧之顧客有說有笑,有較深厚的感情,往往還可以有賒帳等情況[2];但隨著舊社區被打破,雜貨店漸漸地被集團式營運、較大、低價且讓消費者擁有更多選擇的24小時營業便利商店超級市場所取代,也大大改變居民購物習慣,目前已不易見到杂货店。

儘管超級市場佔有絕對的優勢,但雜貨店仍然有其利基,因而未被淘汰,那就是販賣不容易在超級市場中找到的傳統食品(例如懷舊糖果等),本地農戶提供的生鮮食品,或者當地生產的特有品牌等等連鎖超市不一定上架的貨品。而店面小也使經營成本較低,不易結束營業。

在马来西亚,杂货店经营者大多数是华人,而巫裔和印裔只占少部分。

大眾文化

  • 東野圭吾; 王蘊潔(譯者). . 皇冠. 2013-08-05: 352頁 [2013]. ISBN 978-957-333-012-7 (中文).
  • 林欣誼; 曾國祥(攝影). . 遠流. 2017-07-27: 320頁 [2017]. ISBN 978-957-328-036-1 (中文).
  • 用九柑仔店

參見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雜貨店

參考資料

  1. 胡蓬生、黃瑞典、郭政芬. . 聯合報. 2017-10-15 [2017-10-15].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