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國

母國(或祖籍国),通常指稱移民的前國籍。對於移民來說,母國是其移民之前的国家,而祖國因意义不明确可以是其移民之前或者之后的国家。《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祖國就是自己的國家,[1]但更多词典解释祖國是祖籍之国。

人群

  • 民族融合

外來民族移入所在國時,會使移民的生活方式與心態產生重大改變,此種改變為所在國文化影響來源國文化時,一般稱為文化融合。

發生文化融合以後,此時移民產生對移入所在國產生歸屬感,一般會稱所在國為「祖國」,但也可以继续称來源國为「祖國」。「母國」则一定是來源國,例如英國人移民美國,則美國領土中的前英國人會將英國視為移民的母國。此時移民就文化融合的生活而融入所在國,視所在國為祖國,稱為民族融合,但同时也有很多人继续称英國为祖国。

  • 思鄉情緒

第一代移民如果在母國成長的話,往往對母國抱有深層感情,由於戰爭貧窮工作等原因到達陌生國度生活,在適應當地生活環境後,產生懷念對移民來源國的文化思鄉情結。

  • 移民後代

在移民中的後代,對所在地產生歸屬與認同感,會認為所在國為祖國。而移民的前國籍,也視為文化輸出的母國。

認同與歸屬感

任何移民在出國之前,必然在其母國已經生活相當時間,在如此長的社會化過程所習得的身份認同,必然跟移入國教化出來的身份認同會有所差異,要期望新移民在短的時間內來認同移入社會,甚至認同移入國為其祖國,非常困難

一般認為,惟有雙管齊下,一方面擴大跨國社群連結,促進雙方面的溝通與瞭解,讓移入者的原來母國親戚朋友多認識瞭解移入國,並且讓新移民的家庭多瞭解配偶前國籍的社會文化。同時強化移入國公民認同,多做雙向溝通與了解,是消弭政治認同衝突的最佳途徑。[2]

移民後代的國家觀

自小就離開母國以及土生土長的移民後代一般認為對母國的認同沒有任何必要,即是不去認同所謂的「母國」,疏遠母國,而以現存所在地的國家為生活重心,視其為祖國某些華人甚至認為他們的母國根本就不是中國。由於華人在移民國當地人生育的下一代混血兒血統身份已經相當模糊,大多數思想上只以現在擁有的國籍為祖國。

來源

参看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