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莴苣

毒萵苣(学名:Lactuca virosa)是萵苣屬的一種,又稱刺毛萵苣,因其精神性(通常是鎮靜)的效果而為人所食用,其鎮定性效果與鴉片類似[1]。毒萵苣原產於英國東部與東南部,在英國的其他地區分布稀少,在愛爾蘭則沒有分布。在北美洲則已經被正式引進加州阿拉巴馬州愛荷華州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在該洲其他地區也有分布[2]

毒莴苣
科勒藥用植物》(1897),
Lactuca virosa
科学分类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
演化支 菊类植物 Asterids
目: 菊目 Asterales
科: 菊科 Asteraceae
属: 莴苣属 Lactuca
种: 毒莴苣 L. virosa
二名法
Lactuca virosa
L.

描述

刺毛萵苣為二年生植物,和野萵苣類似但較高,可長至約200公分,葉柄與葉較呈紫色。葉片分割較少但沿伸較廣。本種的瘦果呈紫黑色,尖端沒有刺毛,冠毛則與野萵苣的相同。其花期為7月至9月[3]

圖片

药用价值

毒莴苣的乳汁和叶具有药用价值。其活性成分主要是山莴苣素山莴苣苦素,临床上具有轻度的镇静止痛催眠作用[4]

參考資料

  1. Analgesic and sedative activities of lactucin and some lactucin-like guaianolides in mice
  2. efloras.org entry in Flora of North America
  3. Rose, Francis. . Frederick Warne & Co. 1981: 391–392. ISBN 0-7232-2419-6.
  4. 赵鑫. .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2008, (6).

參考文獻

外部連接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毒莴苣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