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

催眠术(Mesmerism or Hypnotism)最早出现于18世纪中叶的奥地利,弗朗茨·梅斯梅尔(Franz Anton Mesmer 1734-1815)将其理论化和系统化, 然后以他的名字定名催眠术为Mesmerism,后来英国人詹姆斯·布雷德(James Braid)命名为Hypnotism,此后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催眠是在α波和θ波狀態下進行的。

历史

催眠或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早在五千多年前的埃及,以及中国古老的祝由术、导引术,或是其他民族的巫术都有催眠的痕迹可寻,但都高深於現代催眠。現代催眠最早以催眠术鼻祖麦斯买的名字命名为Mesmerism,至今约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后来由英国曼彻斯特的外科医生詹姆斯·布雷德(James Braid)将催眠定义为Hypnosis。在希腊神话中Hypnos是睡神,相传Hypnos住在冥界,他的左手拿着罂粟花蕾,右手则是持着一支牛角,牛角里装满了液体,这种液体可以令人进入睡眠。如果被他的魔杖轻触到眼睛,无论是或者,都会无法抗拒的进入梦乡。

中国现代催眠术是由国外传入,1903年留日学生王若俨翻译了《催眠术实施法》。1905年有留日学生江吞等翻译《催眠术精理》,1905年陶成章在上海讲授催眠术,其后《催眠术讲义》出版。留日学生余萍客1909年在日本横滨创立了中国心灵俱乐部,研究传播催眠术。留日学生鲍芳洲1910年在日本神户组织华侨催眠术研究社,传播教授催眠术。

基本要素

催眠能否成功其关键因素除了催眠师本身的經驗及技藝[1]外,另一個重要的因素是共同的信任,在某个层面上而言,催眠师本身应该具备快速与个案建立亲和感的能力,被催眠者是否具有高度的受暗示性(可催眠性),也应该是决定催眠进入何种深度的重要关键。 然而深度不一定能夠決定一切,多數的催眠在一級及二級左右深度就可做到,那樣的狀態下,被催眠者十分的清醒,多數的被催眠者僅是感覺自己閉上眼睛而已,並感覺不到跟清醒中有太多的不同。 事实上,每个人都具备被催眠的能力,却又因为每个人的状态各不相同,所以进入催眠的速度及深度以及接受催眠的建议也都各不相同。 其实人类每天都活在自我暗示或他人暗示之中,这种受暗示性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天都在进行着,只不过一般人接受到暗示也不以为意,就像是我们在看电视时,看到的广告一样。只不过平日的接受的程度没有那么高罢了。有些具有高度的受暗示性(可催眠性)的人,可以非常容易的被催眠师用暗示的方法进行催眠,这些人不仅容易受到别人的暗示而进入催眠状态,进行自我催眠的能力也会很强,事实上每个人都可以进行自我催眠,人类的每一个想法及意识都可以算是一种自我催眠。高度的受暗示性(可催眠性)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與生俱来的属性(天赋),然而也可以经过专业后天的开发。

一般人的可催眠性

每个人都有受暗示性(可催眠性),只不过程度不同。一般来说这种可受暗示性的程度是相对稳定的,但据说也受年龄的影响。一般认为在儿童时期较高,在青少年时期达到最高,之后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下降。有证据表明这种可催眠性是受遗传影响的,但同人格个性都没有直接的关系。据说这种可催眠性也可以通过训练而进行强化。有学者认为感觉剥夺也可以使可催眠性有所改变,但改变不会很大。 可催眠性与人的性格有关系,一般来说想象力较丰富的人他们的受暗示性会比较高一些,而批审性较强的人他们的的受暗示性会比较低一些。 最重要是被催眠者的意愿,即使他对暗示的感受性高,但是没有意愿的话,是进不了催眠的。

方法

催眠是使用暗示等方法,包括言语的暗示、环境的暗示,使被催眠者進入放鬆、專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類似睡眠卻並非睡眠的狀態,也就是催眠狀態。

言语暗示是用言语的形式,将一些暗示的信息传达给被催眠者。如对被催眠者说:“你现在置身在一个非常幽静的森林裡。”环境暗示是让被催眠者处在一个适合催眠,有助于使被催眠者进入催眠状态的场所,如室内灯光的光线,室内的音乐,室内的陈设等。但亦可在紧张和嘈杂的地方进行。

多數在電影裡出現的彈手指聲為催眠開局,是因彈手指聲音能夠對腦波產生一種提醒與暗示性。

當身體及意識處於催眠狀態,潛意識便較容易接收提示,這讓我們可以與潛意識進行更好的溝通,從而取得潛意識記憶、以及讓潛意識幫助我們處理和解決問題。

催眠疗法

催眠疗法(Hypnotherapy)是指用催眠的方法使求治者的意识范围变得极度狭窄,借助暗示性语言,以消除病理心理和躯体障碍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通过催眠方法,将人诱导进入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将医生的言语或动作整合入患者的思维和情感,从而产生治疗效果。

催眠可以很好的推动人潜在的能力,现在一些心理治疗的方法是使用催眠来治疗人的一些心理疾病,如强迫症忧郁症,坏习惯,情绪问题等。

1969年美國的賓州大學的麥格拉山發現,不容易被催眠的人,使用催眠止痛的效果和強效止痛劑的結果是一樣的。但可被高度催眠的人利用催眠來止痛可達到止痛劑效果的3倍。

催眠運用

催眠的運用在於:治療憂鬱症、治療肥胖、協助戒煙、改善睡眠品質、解除心理壓力,信心重建、治療創傷症候群(如美國衛生部輔導的伊拉克戰場士兵回國的創傷治療計畫)、恐懼症狀克服(如:幽闭恐惧症飛行恐懼症、演講恐懼症)、戒除強迫性行為......

催眠的深度

  • 催眠状态的深浅可分成:浅度催眠中度催眠深度催眠,一般粗分为6级深度。

六級深度測試順序:1級眼皮膠黏→2級手臂僵直→3級數字遺忘→4級疼痛喪失→5級正性幻覺→6級負性幻覺

催眠的理论

實驗發現,每個人進入催眠狀態都有些不同,進入催眠時的腦波形態也有許多種型態,有些人腦波會與清醒時的相同,因此不支持催眠是睡眠的另一種特殊狀態的看法。

下面是三种较重要的理论:

部份退化(partial regression)理论

催眠使受试者思维退化至某种较幼稚的阶段,失去了正常清醒时所具有的控制,落入一种较原始的思维方式,因而凭冲动行事并进行幻想与幻觉的制作(Gill, 1972)。

角色扮演(role playing)理论

认为是受试者在催眠者的诱导下过度合作地扮演了另外一个角色。受试者对角色的期望和情景因素,使他们以高度合作的态度做出了某些动作(Barber, 1979 & Spannos, 1986)。但很多学者坚持催眠是意识的另一种状态,而不是角色扮演,因为即使最合作的受试者也不会同意在不给麻醉药的情况下进行手术。角色扮演學者則認為,在適當的誘導下譬如酬勞或獎賞,還是有可能使受試者接受無麻醉的手術。

意识分离(dissociation in consciousness)理论

欧内斯特·希尔加德(Ernest Ropiequet Hilgard, 1977)根据实验观察,认为催眠将受试者的心理过程分离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时进行的分流。第一个分流是受试者所经历的意识活动,性质可能是扭曲的;第二个分流是受试者难于察觉、被掩蔽的意识活动,但其性质是比较真实的,希尔加德称之为「隐蔽观察者」。意识分离是生活中一种经常出现的正常体验,例如长途驾车的人对路上状况作出了一些反应但多不能回忆,就是由于当时意识明显地分离为驾驭汽车与个人思考两部份了。

參見

参考文献

  • Hypnotherapy, by Dave Elman. (1964).
  • Hypnosis for the Seriously Curious, by Kenneth Bowers. NY: W. W. Norton (1993).
  • Hypnosis and Sugges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ain: A Clinical Guide, by Joseph Barber. NY: Norton (1996).
  • Mind control, Research by G. Wagstaff, Dept. of Psychology, University of Liverpool
  • Hypnosis, Compliance and Belief by G. Wagstaff, (1981).
  • The Highly Hypnotizable Person, Michael Heap, Richard J. Brown & David A. Oakley, (2004), Routledge
  • Better and Better Every Day, Emile Coue, (1960).
  • Uncommon Therapy, Jay Haley(about the psycho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techniques of Milton Erickson
  • Advanced Self Hypnosis, Melvin Powers, Thorsons Publishers, 1973, ISBN 0-7225-0058-0
  • Molly Moon's Incredible Book of Hypnotism, Georgia Byng
  • Open to suggestion. The uses and abuses of hypnosis. Robert Temple, 1989, ISBN 1-85030-710-4
  • Hypnosis With Friends and Lovers Freda Morris, 1979, ISBN 0-06-250600-5
  •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Hypnosis William S. Kroger, M.D., 1977, ISBN 0-397-50377-6
  • EBooks: The Power of Creative Visualization, Personal Transformation in 7 Weeksby Pradeep Aggarwal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1. . fangweb.com. [2018-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7).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