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娜·阿伦特

汉娜·阿伦特(,1906年10月14日-1975年12月4日)是美籍猶太裔政治學家,原籍德国,以其关于极权主义的研究著称西方思想界。汉娜·阿伦特被廣泛認為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惟她本人始终拒绝这一标签,理由是“哲学关心的是单个的人”,而她的著作集中关注“生长繁衍于大地之上的人类,而非个人”,因此应该被视为政治學家。

漢娜·阿倫特
1975年的鄂蘭
出生(1906-10-14)1906年10月14日
德意志帝國下萨克森州林登(现漢諾威
逝世1975年12月4日(1975歲-12歲-04)(69歲)
 美國纽约州纽约市
国籍德国(1906-1937)
无国籍(1937-1950)
美国(1950-1975)
时代20世紀哲學
地区西方哲學
学派歐陸哲學
主要领域
政治哲學, 現代性, 歷史哲學
著名思想
封閉個體人(Homo faber), 勞動的動物(animal laborans), 勞動-工作之差別, 平庸的邪惡, 人的境況沉思生活 (vita contemplativa), 權威, 出生率

她的著作討論從極權主義到知識論等議題,且涉及權力的本質以及政治、直接民主、權威和極權主義等主題。對政治理論造成了長遠的影響。[1]

身為一名猶太人,汉娜·阿伦特在1933年納粹德國開始逼害猶太人時流亡海外,曾於捷克斯洛伐克、瑞士及法國短暫居留,並於1937年被剝奪了德國公民身份,之後在1941年經葡萄牙逃往美國。[2]並於1950年成為美國公民。[3]

生平

1924年鄂蘭

阿伦特在1906年出生於下萨克森州林登市(今汉诺威)的犹太人家庭,成長於哥尼斯堡(现俄罗斯加里宁格勒)。1914年,因戰爭爆發阿伦特一家逃往柏林。並在1924年進入马尔堡大学就讀,並师从海德格尔卡尔·雅斯贝尔斯

后来阿伦特迁移到海德堡,并在那里接受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佩斯的指导写作博士论文,主题是中世纪天主教经院哲学家圣奥古斯丁思想中的爱的概念。

1929年阿伦特完成了她的博士论文,但由于她是犹太人,无法获取教授学术资格认定(Habilitation),她也就不能在任何德国大学授课。1933年,阿伦特离开德国,前往法国巴黎,并在那里与马克思主义瓦尔特·本雅明结识并成为好友。在法国逗留期间,阿伦特还致力于救助犹太难民。

1936年,阿伦特遇到德國詩人、哲學家海因里希·布呂赫

在1937年,阿伦特因为有犹太血统而被剥夺德国国籍。随着二战爆发,法国部分领土被纳粹德国占领,德国占领当局逮捕犹太人并将其送往集中营,阿伦特不得不再次流亡,离开法国。

1940年,阿伦特与海因里希·布呂赫结婚。

1941年,在美国外交官海拉姆·賓漢姆(Hiram Bingham IV)的帮助下,阿伦特与丈夫和母亲前往美国;这位美国外交官非法向 2500 名犹太难民发放了签证。阿伦特抵达纽约后成为当地德国犹太侨民中的活跃分子,并为 Aufbau 周刊撰稿。

二战结束后,阿伦特与海德格尔恢复了联系,并在德国的一次去纳粹化听证会上为其作证。1950年,阿伦特归化美国公民,1959年她成为普林斯顿大学任命的第一位女性正教授。在紐約時期是她著作出版的高峰期,例如:《極權主義的起源》、《平庸的邪惡》、《人的條件》等都在此時完成。

阿伦特于1975年逝世,享年69岁,葬于纽约州哈得逊河畔安嫩代尔(Annandale-on-Hudson)的巴德学院(Bard College),其夫在该学院教学多年。[2]

著作

汉娜·阿伦特的著作主要探討權力的本質、政治的主題、權威極權主義,且致力於證實自由的概念以及平等的集體政治行動。她把自由理論化為公眾的相聯的概念,並以希臘的polis、美國的城鎮身分、巴黎公社、1960年代民權運動來描繪。此外,她致力開展一個名為誕生性(natality)的概念,是指為世界帶來新事物的能力。例如政府根基所能承受的東西。

汉娜·阿伦特的首部著作就是1951年的《極權主義的起源》,她追遡過去兩三百年的歷史,最後整理出結論:反猶主義與帝國主義共同促成了極權主義。[2]

接著在1963年,汉娜·阿伦特出版《平凡的邪惡》。這本書引來眾多爭議跟批評,原因之一是其在書中指責當時許多猶太領袖幫助納粹組織驅逐猶太人,並批評:猶太官員對猶太人本身扮演毀滅同族的角色,無疑是整個黑暗歷史中最黑暗的部分。

另著有《反抗「平庸之惡」》、《論革命》、《過去與未來之間》、《人的條件》等。

身后

阿伦特的个人书藏现存于巴德学院斯蒂文森图书馆,其中包括了大约四千多项藏品,包括书籍、票据,以及小册子等。巴德学院现已将部分藏品数码化,并发布于汉娜·阿伦特收藏集。德国还创建了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研究所

部分著作

  • 《奥古斯丁爱的观念》(Der Liebesbegriff bei Augustin)(1929年师从卡爾·雅斯佩斯完成的博士论文)
  • 極權主義的起源》,林驤華(譯),時報出版,1995年 ISBN 9571316784 (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1949年完成,1958年修订后改现名)
  • 《拉赫尔·瓦伦哈根:一个犹太妇女的生活》(Hahel Varnhagen:The life of a Jewess)(1958年)
  • 人的境况》,王寅麗(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9年 ISBN 9787208083035 (簡體中文)(《人的條件》,林宏濤(譯),商周出版,2016年 ISBN 9789862729564 (繁體中文))(The Human Condition)(1958年)
  • 过去与未来之间》,王寅麗、張立立(譯),译林出版社出版,2011年 ISBN 9787544720779 (Between Past and Future)(1961年)
  •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份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Eichmann in Jerusalem: A Report of the Banality of Evil) 安尼(译),译林出版社,2017年 ISBN 9787544764940 (簡體中文)
  • 论革命》,陈周旺(譯),译林出版社出版,2007年 ISBN 9787544702171 (On Revolution)(1963年)
  • 平凡的邪惡:艾希曼耶路撒冷大審紀實》,施奕如(譯),玉山社2013年 ISBN 9789862940570 (Eichmann in Jerusalem: A Report on the Banality of Evil) (1963年)
  • 黑暗時代群像》,鄧伯宸(譯),立緒出版,2006年 ISBN 9867416562 (Men in Dark Times) (1968年)
  • 共和危機》,蔡佩君(譯),時報出版,1996年 ISBN 9571322083 (Crises of the Republic: Lying in Politics; Civil Disobedience; On Violence; Thoughts on Politics and Revolution) (1969年)
  • 《“犹祸”——现代的犹太认同和政治》(The Jew as Pariah: Jewish Identity and Politics in the Modern Age)(1978年)
  • 心智生命》,蘇友貞(譯),立緒出版,2007年 ISBN 9789867416674 《精神生活‧意志》,姜志輝(譯),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年 ISBN 9787534374913 精神生活‧思維,姜志輝(譯),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年 ISBN 9787534373985 (Life of the Mind)(1978年)
  • 責任與判斷》,蔡佩君(譯),左岸文化出版,2008年 ISBN 9789866723063 (Responsibility and Judgment)(2003年)
  • 政治的承諾》,蔡佩君(譯),左岸文化出版,2010年 ISBN 9789866723346 (The Promise of Politics)(2005年)
  • 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倫理的現代困境》,孫傳釗(譯),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2011年 ISBN 9787206071973 (Eichmann in Jerusalem:Dilemma of Modern Ethics)
  • 馬克思與西方政治思想傳統》,孫傳釗(譯),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2007年 ISBN 9787214045171 (Karl Marx and the Tradition of Westem Political Thought)
  • 啟迪︰本雅明文選》,張旭東、王斑(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2008年 ISBN 9787108040466 (Illuminations: Essays and Reflections, Author: Walter Benjamin, Editor & Introduction: Hannah Arendt)
  • 汉娜・阿伦特/海茵利希・布鲁希尔书信集(1936-1968)》,孙爱玲等(譯),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2004年 ISBN 9787221065636
  • 《阿伦特和海德格尔书信集》(身后出版)
  • 《阿伦特和雅斯贝尔斯书信集》(身后出版)

受到影響的哲學家與政治學者

注釋

  1. 此處的蔡英文是中研院的男性蔡英文,並非現任中華民國總統的女性蔡英文

参考文献

  1. d'Entreves, Maurizio Passerin. . Zalta, Edward N. (编). . Winter 2016 [15 April 2017].
  2. 陳品元. (PDF). 巴黎視野: 48. [2018-03-2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03-25).
  3. 01哲學團隊. . 01哲學. [2018-03-24].

深入阅读

  • 蔡英文:《政治實踐與公共空間:漢娜・萼蘭的政治思想》(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2)。
  • Elisabeth Young-Bruehl (1982), Hannah Arendt: For Love of the World, Yale University Press, ISBN 0-300-02660-9. (Paperback reprint edition, 1983-09-10, ISBN 0-300-03099-1; Second edition 2004-10-11 ISBN 0-300-10588-6.)
  • Villa, Dana ed. (2000),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Hannah Arend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0-521-64198-5 (hb).
  • Harms, Klaus: Hannah Arendt und Hans Jonas. Grundlagen einer philosophischen Theologie der Weltverantwortung. Berlin: WiKu-Verlag (2003). ISBN 3-936749-84-1. (de)
  • Elzbieta Ettinger: Hannah Arendt/Martin Heidegger,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7). ISBN 0-300-07254-6.
  • Young-Bruehl, Elisabeth. Why Arendt Matters. New Haven, CT;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6 (hardcover, ISBN 0-300-12044-3).
  • Dietz, Mary G. Turning Operations: Feminism, Arendt, and Politics, Routledge (2002). ISBN 0-415-93244-0.
  • Julia Kristeva. Hannah Arendt. Trans. Ross Guberma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1.
  • Seyla Benhabib. The Reluctant Modernism of Hannah Arendt. Rowan and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03.
  • Jennifer Nedelsky and Ronald Beiner, ed. Judgment, Imagination, and Politics: Themes from Kant and Arendt. Rowan and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01.
  • Birmingham, Peg. Hannah Arendt and Human Rights: The Predicament of Common Responsibility. Indian University Press (2006)
  • Maurizio Passerin d'Entrèves. 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Hannah Arendt.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 David Keen. 2007. Learning About the Iraq War from Hannah Arend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Counterpunch. September 24.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