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区
江海区是中国广东省江门市的一个市辖区,位于广东省的中部偏西。总面积为107平方公里,2018年人口为17.25万。
江海区 | |
---|---|
市辖区 | |
![]() 位于滘頭鄉西京里的赵氏祠堂 | |
国家 | ![]() |
隶属行政区 | 广东省江门市 |
区划类别 | 市辖区 |
区划代码 | 440704 |
政府驻地 | 江南街道 |
现任区长 | 劳茂昌 |
下级行政区 | 3 |
总面积 | 109.16 平方千米 |
总人口(2019) | 27.82万 |
GDP(2019) | 243.90亿元人民币 |
人均GDP | 87,670元人民币 |
时区 | UTC+8(北京时间) |
邮政编码 | 529000 |
电话区号 | +86 (0)750 |
车牌首号 | 粤J |
網站:www |
历史
明、清时期,今江海区域地归新会县潮连司辖。民国期间,除江南一带一度属江门省辖市地域外,其他地区仍为新会县治。新中国成立后,江南、滘头、滘北、外海先后划归江门市。
行政区划
1984年7月9日,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置江门市城区,为县级建制。东与江门市郊区的外海、环市区为邻,隔西江与郊区的潮连区相望;南连新会县礼乐区;西、北与郊区的环市区接壤。总面积21.3平方千米。下辖堤东、仓后、沙仔尾、北街、江南5个街道。
1994年2月5日,江门市区范围扩大,江门市城区、郊区辖地调整。原属江门市郊区的外海镇、环市镇滘头管理区和滘北管理区、原属新会市的礼乐镇划归江门市城区,原属江门市城区的堤东街道、仓后街道、沙仔尾街道、北街街道划归江门市郊区,江南街道隶属不变。调整后,江门市城区下辖外海镇、礼乐镇、江南街道。
1994年8月10日,江门市城区更名为江门市江海区。
1995年5月,经广东省民政厅批准,外海镇的滘头、滘北管理区升格为滘头、滘北街道,分别设置办事处,为区政府派出机构。至此,江海区下辖外海、礼乐2个镇和江南、滘头、滘北3个街道。
2004年8月25日,经广东省民政厅批准,外海镇、礼乐镇建置改制,由镇改为街道,设立办事处。
2015年7月,经江门市人民政府同意,江南街道、滘头街道和滘北街道,3个街道合并为江南街道。变更后,江海区下辖外海、礼乐、江南3个街道。[1]。
人口
据官方资料统计,2019年,常住人口27.82万,公安户籍人口17.61万。[2]
交通



江海区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扼珠三角西部交通要冲,是连接珠江三角洲、港澳地区与粤西的交通枢纽。江礼大桥、胜利大桥、蓬江大桥、东华大桥、江门大桥、北街大桥横跨江门河与蓬江区相连,新礼大桥、会乐大桥与新会区相接,外海大桥与鄰近的中山市古镇互联互通。中江、江鹤、江珠等多条高速公路经过,广珠城轨穿境而过并设有江门东、江海、礼乐三个站点。
旅遊
- 白水带风景区
- 江门儿童公园
- 禮樂三座石拱橋
- 城央绿廊及釜山公园
名人
- 陈少白 民主革命先驱
參見
参考文献
- . [2017-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0).
- 江门市江海区政府. . 2020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