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對
江都對是擁有江東二張名譽的張紘在初平三年(192年)時,與孫策在江都謀劃時,對孫策提出了與往後8年即建安五年(200年)時魯肅對孫權所出榻上策、和往後15年建安十二年(207年)的諸葛亮隆中對類似的治國方針。當時孫策剛奪回父親屍體並下葬於曲阿後並移居江都,孫策經過幾次誠心拜訪和徐州名士張紘討論得到結論:「當時漢室衰微,天下各地,群雄割據,擁兵自重,各謀所利。」然而張紘對孫策說:「當年周朝王道陵遲,齊桓公、晉文公才能應運而起;王室一旦安寧,諸侯就只能貢奉周朝,盡臣子的職分了。你繼承亡父遺志,驍勇善戰,假如真能棲身丹陽,召集吳郡、會稽兵馬,那麼,荊(荊楚)、揚(江東)二州自可掃平,報仇雪恨也指日可待。那時您憑倚長江之險,三江之固,奮發威德,掃除群雄,匡輔漢室,所建的功業,絕不會亞於齊桓公、晉文公,定會功垂千古流芳萬世。」遂後孫策積蓄兵馬和招募將領後,渡江橫掃江東。張紘的江都對所提出的據長江之險,保固江東,便是要謀取荊州與揚州二地。與日後魯肅的榻上策治國方針的觀點幾乎符合。唯獨與其不同的地方在於江都對是要漢興匡輔漢室,榻上策則是於據整條長江之險,在南面稱孤登基帝位。
參考文獻
《三國志·吳書·張紘傳》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