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芯菱

沈芯菱(1989年11月台灣慈善行動家,出身雲林縣農村貧困攤販,歷代祖輩為佃農長工,秉持「人咬得菜根,則百事可做」的草根精神。自幼半工半讀,自11歲起投身公益,從未接受捐款[1],十九年來獨力支出900多萬元行善[2],最年輕當選「總統創新獎[3]、兩度獲「總統教育獎[4]十大傑出青年[5]、台大社會貢獻獎[6]等多項獎項,事蹟編入18本教科書,逾250萬多位師生修讀[7][註 1]。民眾票選為十大慈善家[8]、與孫中山同列「永不放棄」代表人物[9],總統馬英九稱其「台灣之光」[10]

沈芯菱
出生1989年11月(31歲)
教育程度
  • 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高階管理班
  • 國立台灣大學科技創新博士 候選人,等第積分A,GPA=4.0
  • 國立台灣大學新聞所碩士畢業,論文研究「總統施政超好滿意度」A+評等
  • 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系學士畢業,等第積分A,GPA=4.0
  • 雲林縣立斗六高中
  • 雲林縣立斗六國中
  • 雲林縣立鎮東國小
知名于出身困頓的攤販家庭,安貧思進取,11歲起行善至今十九年,從未接受捐款,奉獻九百多萬,事蹟編入18本教科書,促進人人公益的風氣。
奖项
  • 中華民國總統創新獎
  • 中華民國 總統教育獎
  • 十大傑出青年
  • 國立臺灣大學首屆學生奉獻特別獎
  • 世界仁愛獎-第二屆孔子獎章
  • 台灣十大慈善家、百年代表人物
  • 行政院傑出資訊人才獎、37張電腦專業證照
网站希望工程-沈芯菱行善平台

學業優異[11],台大碩士畢業論文A+,第一名考取台大商學博士候選人[2],畢業於哈佛大學商學院高階管理班[12][13]。《商業週刊》喻為「台灣版的諾貝爾和平獎」[14],《時代雜誌》(Time for students)稱其為「天堂掉落凡間的天使」[15]公益網站達兩億多次蒞站,行腳村莊部落32萬公里,並參與聯合國及非洲各國NGO創新智庫[16],是當代深具影響力的青年之一。[17]

家庭與早期生涯

沈芯菱祖輩是雲林縣的貧苦佃農,父母親是裁縫學徒,學歷為小學和補校[18],早年白手起家、從事成衣代工,卻被上游廠商倒債累累,沈家秉持清白為人,扛起不屬於自己的債務[19],過著十多年擺地攤的艱困生活[20]

她自幼跟隨南北奔波擺攤,每日從菜市場、黃昏市場到夜市,收攤後凌晨深夜得睡小貨車上。居無定所,搬了十多次的家,為讀國小在雲林縣租住鐵皮屋[21],全家窩居五坪房,資源匱乏,在臭水溝旁搭建鐵片充當廚房、瓦斯爐燒水擦澡、颳風下雨時漏水[22]。他們相信「人咬得菜根,則百事可做」,安貧思進取。

沈芯菱小學四年級在校接觸電腦而產生興趣,母親借貸買電腦未果,被旁人訕笑「艱苦人肖想學電腦?」,於是變賣僅存的玉飾購得中古電腦;而她在少女時期考取37張國際國家級證照[23],屢獲全國電腦大賽第一名[24],被稱為電腦神童[25]。眼見家計窘迫,幫家中架設網站,將成衣代工轉型,終於日漸改善家計。[26]

十一歲起致力行善,架設網站幫助百位老農民網銷農產[27];成立教學網站義助弱勢;推動實體免費課輔班;創辦青少年創作展;為「一元柳丁」發聲請命;幫新移民建置學習平台[28];紀錄草根台灣臉譜;聯合國NGO創新行動等海內外。每年務實的行善工程,從未接受捐款,全數由她個人專長收入去支應[29]

公益經歷

年份 名稱 內容
2001年

11歲

台灣農產網銷平台 年年賤價滯銷、老農苦不堪言,一籌莫展之際,她在小學四年級時成立產銷平台,但2003年阿公農地面臨水庫道路工程,無法再種水果。2003年至今,幫忙上百戶缺乏管道、滯銷困境的老農、小農及貧農,建立模式、並製作鄉土教材,提倡社會關懷農業。[30]
2002年

12歲

安安免費教學網站 由於以往線上教學昂貴,弱勢學子無力負擔,加劇貧富差距,曾失學過的她自13歲起立志架設「安安免費教學網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匯編數十萬筆多元教材,助學9百萬多學子,累積一億四千萬次教材點閱率。[31]
2003年

13歲

草根台灣臉譜 沈芯菱自14歲起走訪社會,走遍台澎金馬蘭綠,累積30萬公里車程,拍攝近三十萬幀歷史影像、紀錄數十萬字口述歷史,成立草根台灣臉譜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數位典藏資料庫,海內外8,000萬次點閱率,受邀到奧運等世界各國展出。[32][33]
2004年

14歲

陽光世代英語免費教學園地 雲林縣是台灣貧窮縣市之一,城鄉差距嚴重,每逢暑期常有學生誤入歧途,當時免費課輔風氣未起,她教導偏鄉75位清寒學子,並紀錄成冊推廣全國。[34][35]
2005年

15歲

全民吃柳丁─1元柳丁事件 年復一年的果賤傷農,她投書發聲,國中女生對槓政府成為全國焦點,她發起「全民吃柳丁」運動,促成政府制定九五機制回穩價格,此機制可協助日後滯銷的高麗菜、香蕉、柿子等各項農產。[36][37]
2006年

16歲

FORMOSA青少年創作展 她將攝影個展的舞台擴大為青少年創作平台,鼓舞兩百多名學子參與,並提倡政府制定「青少年創作月」,意圖共同提升台灣新世代文創軟實力。[38][39]
2007年

17歲

原鄉之愛 ─ 愛心電子辭典活動 早期原住民數位落差甚鉅,儘管學校有電腦設備,卻常因師資不足而成為空殼,”英文”更成為學童畏懼的科目。該活動拋磚引玉1,600多台電子辭典贈數十個原住民部落。[40][41]
2008年

18歲

台灣媳婦學習網 台灣有五十萬名新移民配偶,該站協助新移民熟悉台灣生活,免費提供閩南語影音教學、線上模擬考駕照、生活須知、法律諮詢、母語教學、傳統歌謠、風俗民情等多元文化資源。[42][43]
2009年

19歲

美麗新視界─弱勢免費配眼鏡 台灣教育部統計小學生近視比例高達七成,許多學生因經濟弱勢錯過黃金矯正期,導致惡性循環,活動提供弱勢生免費驗光、矯正與配鏡、舉辦宣導講習營,敦請政府實施弱勢配鏡政策。[44][45]
2010年

20歲

柬埔寨失學兒童宣言 在柬埔寨志工之行後發起失學兒童宣言,E世界領袖、攜手計畫及教育宣言,希整合各國人道救援,從教育、醫療、基礎建設,促進台灣民眾關懷柬國。[46][47]
2011年

21歲

啟動新世代─教育希望工程 拜訪數百位的杏壇賢達與家庭,編撰數十萬字電子書,結合多媒體動畫、影片及學習單,製作數位教材,全台各地舉辦親子講座,共奠良善的社會基石。[48]
2012年

22歲

Naluwan祖靈大地─台灣原住民采風錄 田調蘭嶼達悟族飛魚祭、台東布農族打耳祭、宜蘭泰雅族豐年祭、屏東排灣族豐年祭、花蓮阿美族海祭、西拉雅族太祖夜祭、苗栗泰雅族豐年祭、阿里山鄒族戰祭等十四族山海部落,並記錄萬禎影像與口述歷史,保存原鄉文化資產。[49]
2013年

23歲

從「芯」看幸福,與沈姊姊有約 身處偏鄉的孩子面對親子溝通、人際關係、課業壓力、生涯規劃等難題,少有紓解管道而不慎誤入歧途。透過實體講座、線上視訊、Email窗口、生命教育課程引導學子正向思考,自2002年迄今累積12,475小時線上輔導、26,875封通信,成為孩子信任的學習夥伴。[50]
2017年

27歲

製捐萬件新衣,送愛台灣老農/非洲/尼泊爾/印度/柬埔寨 製作5,300件耕作服裝贈送台灣農友,及4,500件新衣與1,800頂帽子贈非洲(肯亞/烏干達/坦桑尼亞/盧安達/桑比亞/剛果/南蘇丹)、尼泊爾、印度、柬埔寨等地,以免二手衣物磨損、紫外線曝曬導致皮膚病惡化,同時幫助弱勢家庭代工增添收入。[51]
2018年

28歲

柚來做公益,助農扶弱 農果面臨滯銷困境,獨力認捐三萬多斤老農/貧農柚果,贈送蘭嶼及全台數千多戶清寒家庭,結合食農教育、鄉土教學、藝術創作、環境保育等系列課程,促進社會參與。[52]

2014年(24歲)起,推動「台灣6.0希望工程」之六大行動至今:

類別 名稱
1.弱勢教育 安安6E品格教育工程
2.扶貧志業 Hope1,132 勵志偏鄉
3.人文歷史 草根台灣臉譜-歷史典藏資料庫
4.土地正義 老農聯合網銷平台
5.國政民情 2030國政民情白皮書
6.國際救援 聯合國和平志願行動(UNV)

國際參與

年份 經歷
2003 14歲出席美國紐約「第49屆聯合國婦女高峰會」(UN-CSW) [53]
2004 15歲獲青少年志工親善大使,出席美國華盛頓國際表揚盛
2005 16歲獲「FORMOSA女兒獎」,赴東埔寨NGO交流訪問,返台創立平台服務失學兒童[51]
2008 18歲同琉璃工房於北京奧運展出《美麗的琉璃,美麗的台灣》 ,獲主辦方頒發「最佳創意大獎」及「最佳策畫大獎」[54]
2010 至今獲邀國際演講:美國Google矽谷總部、印度設計學院BTC大會、香港科技大學、澳門大學…。及攝影作品受邀特展於:國際奧運Olympic、美國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小巨蛋、台大博物館、日本JPCA、五月天全球演唱會...。
2015 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高階管理班
2018 至今 聯合國訓研所(UNITAR)通過12科目證書,課程包括聯合國維和行動、從衝突到和平、性別議題治理、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公共財政與貿易、青年建設和平等科目。
2019 至今參與聯合國開發署 ( UNDP ) 及聯合國和平志願行動(UNV),幫助非洲盧安達、蒲隆地、坦桑尼亞、肯尼亞、加納和烏干達等國NGO。協助進行社會創新、數據分析、資源整合、調查報告、多語編譯、培力育成等發展。服務於基層教育、健康衛生、農村發展、青創微貸、婦女賦權等可持續項目。

獲獎榮譽

年份 獎項
標竿楷模類獲獎 2017年 (28歲) 世界仁愛評選 第二屆孔子獎章[55]
2016年 (27歲) 總統創新獎[56]
2016年 (27歲) 台灣十大慈善家[8]
2013年 (23歲) 首屆臺大學生社會奉獻特別獎[57][註 2]
2012年 (22歲) 第五十屆十大傑出青年[58][註 3]
2012年 (22歲) 青年社會大調查:沈芯菱與孫中山、蔣經國、王永慶等人,同列台灣「永不放棄」代表人物網路票選的前十名。[9]
2011年 (21歲) 2011年中華民國總統教育獎(第二度獲獎)[4]
2009年 (19歲) 行政院青舵獎,總統親授獎及對談[59]
2008年 (18歲) 台灣十大潛力人物[60]、編入《世界名人錄》
2005年 (15歲) 全國傑出青年獎章[61][註 4]
2005年 (15歲) 2005年中華民國總統教育獎[62]
2004年 (14歲) 全國青少年志工菁英獎親善大使獎,

代表台灣出席美國華盛頓D.C.國際志工表揚盛典[63]

2004年 (14歲) 第二屆福爾摩沙女兒獎[64]

代表台灣出席柬埔寨海外NGO論壇

2003年 (13歲) 國際兒童人權高峰會大使[65]
年份 獎項
資訊應用類獲獎 2014年 (24歲) 資訊月傑出人才特殊貢獻獎
2004年 (14歲) 行政院傑出資訊人才獎[註 5]
2004年 (14歲) 台灣國際科學展Intel電腦科學獎特別獎
2004年 (14歲) 國際視窗軟體應用大賽 雙料冠軍[66]
2003年 (13歲) 全國傑出資訊青少年楷模[67]
2002年 (12歲) 全國資訊應用小楷模
2002年~2008年 十七歲以前考取37張國際級&國家級電腦專業證照[68]
年分 獎項
人文創作類獲獎 2015年 (25歲) 國立臺灣大學碩士論文《影響總統施政民意因素在重大事件中之探討》獲A+評定
2008年 (18歲) 攝影作品同琉璃工房於北京奧運展出《美麗的琉璃,美麗的台灣》

獲最佳創意獎、最佳策劃獎[69]

2006年 (16歲) 教育部生命教育優良出版品 [70]
2006年 (16歲) 行政院第八屆文馨獎 [71]
2004年 (14歲) 全國青少年白皮書政策徵文 優等獎
2003年 (13歲) 教育部資訊融入教材教案大賽 全國優等獎
2003年 (13歲) 走出SARS陰霾 文章創作全國第一名
2002年 (12歲) 中華民國總統府年度小作家

學術相關作品

題目
〈影響總統施政民意因素在重大事件中之探討〉
〈高科技中小企業創新策略、成功關鍵與績效關聯之探討〉
〈全球經濟戰略布局─「一帶一路」中的台灣位置〉
〈川普經濟學─美國貿易新政對台灣影響〉
〈從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看台灣未來十年〉
〈創新創業之國─從以色列經濟奇蹟看台灣〉
〈臺灣總體經濟受油電雙漲之影響程度分析〉
〈美國總統布希、柯林頓與歐巴馬之兩岸政策對台影響〉
〈中、越、印三國新移民配偶對台灣認同價值之研究〉
〈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對台灣就業市場之衝擊〉
〈小泉與安倍政府之台日經貿合作關係比較〉
〈酒矸倘賣無?台灣拾荒老人與資源回收現況探討〉
〈後WTO時代台灣農業發展變遷與願景〉
〈從十二年國教政策執行反思台灣教育困境與出路〉
〈台灣貧富差距現象成因與對策〉
〈A Review of Organizing for innovation: When is virtual virtuous? 〉
〈The Critical Quality Attributes of the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Model〉
〈A Review of Customer Power, Strategic Investment, and the Failure of Leading Firms〉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among R&D investment, Patent innovation and Enterprise Value:An Empirical Research of Smart Grid Industry in Taiwan〉

社會評價

  • 《Time for students》:「她不僅在學業上是神童,也是最佳楷模,當今世界盛行貪婪的資本主義、鬆散的道德標準,沈芯菱好比從天堂掉落凡間的天使。」[15]
  • 《香港南華早報》:「她的故事編入台灣許多教科書的封面,例如國文、英文和公民教育,家喻戶曉的名字。」[1]
  • 商業周刊》:「就像是諾貝爾獎會企業家尤努斯(Muhammad Yunus)在年近40歲回到故鄉,發現貧窮的底層工作者,因為缺乏生產資本,被高利貸剝削,因而設立了窮人銀行。才21歲的沈芯菱,深刻思索貧窮背後結構性不公義,她不是用理論去批判,而是用行動力去改變。」[14]
  • 讀者文摘》:「不到二十歲的她,已靠自身力量賺得三百多萬元新台幣,並且投入公益,獲得「公益美少女」稱譽,她相信人可以超脫出生環境,實現夢想。」[72]
  • 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她為貧苦人家的孩子樹立了突破現狀的好榜樣,同時也提醒了富貴人家的孩子,必須把握因緣,認清方向,努力向上。那便不論是出身在貧富貴賤的那一種家庭,都會走出光明遠大的路來。」[73]
  • She has been described as an angel to the underprivileged. Looking at her, we can't help wondering,"What can we do for our society with our own talents? ( 她被描述為弱勢群體的天使。 看著她,我們不禁思考能用自己的才能,來為社會做些什麼呢?)─摘自:高三英文課本第七課〈The angel among us〉
  • 走過困頓歲月,沈芯菱說:「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是 do,一種是 do not」秉持質樸的初心,持續奉獻己力,成為一股改變臺灣的力量。─摘自:高中課本第三課〈生涯規劃〉
  • 天下雜誌500期年度專刊:「白先勇用小說紀錄中國戰亂世代漂泊的靈魂,他著急的是,如何讓傳統文化發光發熱。沈芯菱用相機記錄台灣上一輩的滄桑臉孔,她在意的是,如何讓底層弱勢被大家看見。用筆也好,用相機也好,他們都是紀錄幸福的史官。」[74]
  • 沈春華:「讓我驚嘆的不是芯菱在電腦上的『戰績』,因為電腦奇才英雄出少年並非少見。我好奇的卻是出身平凡、家境困窘的女孩,小小年紀已經發展出『用鍵盤打造知識公益、用滑鼠彌平社會斷層』的理想家思維,這樣的格局和胸懷甚且讓大人們汗顏!」[75]
  • 《遠見雜誌》314期:「11歲就投入公益, 用鍵盤和滑鼠改善世界……老天爺雖然沒給沈芯菱富有的家境,卻給了她聰明的腦袋,及運用資訊的天賦。」[76]
  • 天下雜誌》400期年度專刊:「縱觀其公益與公義的奉獻,以年少赤誠的心、無私的付出,不畏艱苦、勇於挑戰,成就了價值不俗、價質不凡,不趨炎附勢,以溫柔的革命,帶來成千上萬的影響力,儼然成為社會清新的代表……」「為偏遠學生設免費教學網站,將百萬酬勞全部用於公益,這些行為不是來自大人或大企業,卻是來自一個出身弱勢的女孩--草根孩子跳上貧火線。」[77]
  • 《The China Post》:「你是否曾想讓世界變得更好,卻不相信獨自力量而放棄行動?那麼你必須聽聽沈芯菱的故事,現在台灣的國高中學生,都在教科書中讀到她的事蹟。」[78]
  • 中華民國總統府新聞稿:「沈芯菱從國中起便靠自身力量實踐公益,不曾接受外界捐款,擁有高知名度及全國聲望,但未曾迷失及陶醉其中,精神與勇氣殊值肯定。」[79]

軼事

  • 她出生時皮膚黝黑、阿嬤望見時不禁脫口稱「阿醜」,阿嬤期望她像花蕊般美,因此命名為「蕊菱」,未料筆誤成了「芯菱」。此「美麗的錯誤」似乎預言她的人生,將所謂的「錯誤」,變成獨特的「禮物」。[80]
  • 童年擺攤讓她無法受學前教育,雖然她父母只念到國小及補校,但會帶她看街上招牌識字、找零錢學算術,沈芯菱表示小時候最不願看見的字是「當」,因為每次走進「當鋪」就會失去最珍惜的物品。
  • 2005年曾有企業開高價欲收購她建置的教學網站,收購條件在那年代的雲林縣,可買兩、三棟房子,他們當時還租住鐵皮屋,考慮很久後,擔心被收購後變成收費,有違初心,最後仍是婉謝。[12]
  • 她的事蹟被編入18本教科書,是華人世界最年輕、被編入最多本教科書的人物,每當送愛校園時,許多學生驚喜地看著她說:「課本人物…竟然還活著?」令人莞爾。[81]
  • 她成長過程往往都使用二手或三手物品,包括衣物、傢俱、電腦、相機等生活用品,也曾被同儕開玩笑,但她不以為忤,認為貧而不窮,活出「一手人生」才重要。
  • 外界認為她身兼博士研究、工程師、行善家、演說家、作家、攝影家、創新家、思想家等身分,如何分配時間?她坦言初期不善時間管理,經常日以繼夜,只睡三、四個小時,冒出痘痘黑眼圈、長出白頭髮時還不以為意,直到好幾回突然白血球急速上升、暈眩昏倒,送急診吊點滴,才意識到健康及時間管理的重要,養成每日跳繩運動習慣。[80]
  • 她童年最難忘的事件之一,是在街上幫忙吆喝叫賣氣球,因風大意外鬆脫,自責不已,她母親跪在北港媽祖廟前祈求:「請留給我們家一條生路走,必教孩子以愛待人」,此經歷被編入教科書中。[82]
  • 沈芯菱在國小架教學網期間,曾高分考上私立名校,但為了節省學費來支應公益架站,仍是選讀社區縣立學校。而在推動公益課輔班時,也獲雙料冠軍,有資格代表台灣飛去美國電腦大賽,但為了與弱勢孩子的約定,她放棄奪取世界金牌的機會。[83]

代言經歷

  • 2019年, 教育部推動大學程式設計教學 代言人
  • 2017年, Microsoft微軟Surface laptop
  • 2015年, The News Lens未來大人物
  • 2014年, 外交部國際青年大使交流計畫 代言人
  • 2014年, 宏達電 HTC ONE名人堂影片代言
  • 2014年, 台灣優質生命協會 愛傳承大使
  • 2014年, 愛之希望協會代言大使
  • 2013年, 法鼓山《心六倫》代言人
  • 2013年, 台北夢想館 夢想領航員名人代言
  • 2013年, 友善台灣共同發起代言人 (嚴長壽、林懷民、沈芯菱、許芳宜)
  • 2013年, AIT美國在台協會 青年行動論壇主講人
  • 2013年, 聯合報願景工程 為青年尋路論壇 (Google總經理簡立峰、TAIPEI 101董事長宋文琪)
  • 2013年, 台灣展翅協會 台灣女孩日活動大使
  • 2013年, 內政部中秋Moon好禮 愛心伴手禮代言人
  • 2012年, SOGO少年楷模徵選活動代言人
  • 2012年, 瑪利亞基金會《傳愛大行動》活動代言人
  • 2012年, 喜憨兒社會福利基金會 代言人
  • 2010年, 華碩電腦、公共電視《感動99台灣生命力》活動代言人
  • 2008年, 年代電視《快樂向前走》跨年公益影片形象代言人
  • 2008年, 中視《六個孩子》名人感動代言
  • 2007年, 八大電視《台灣新活力》Scene World慈善形象大使

攝影巡迴展覽

  • 2015年,美國GOOGLE矽谷總部演講與展覽
  • 2014年,五月天 Just Love It 全球演唱會
  • 2013年,台北夢想館 夢想領航員
  • 2013年,台北新藝術博覽會-百大名人慈善特展
  • 2013年,印度設計學院-BTC世界大會
  • 2013年,香港城市大學(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香港扶輪社(Rotary Club)
  • 2013年,三立電視台SET 54新觀點 全景攝影棚布幕。
  • 2012年,公共電視 NGO觀點 片頭開場
  • 2012年,日本國際印刷電路板展會(JPCA Show)
  • 2011年,台灣燈會─100國慶主題館展出《時代光廊,百年人物》
  • 2011年,誠品信義五米大道、誠品台北站前廣場全年長期特展
  • 2010年,台灣大學醫學人文博物館參展《台灣人哪裡來?》
  • 2009年,雲林縣文化中心特展《大地有情,人間有愛》
  • 2009年,美國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 特展
  • 2008年,台北小巨蛋天幕播映《草根台灣臉譜》
  • 2008年,同琉璃工房於北京奧運展出《美麗的琉璃,美麗的台灣》 ,獲主辦大會頒發最佳創意大獎最佳策畫大獎。

參考文獻

  1. Jennifer Cheng. .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香港南華早報. 27 Jan,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0) (英语).
  2. 楊文琳. . 中華日報新聞. 2019-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9).
  3. . 國立台灣大學 校園訊息 焦點新聞.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30).
  4. 總統府新聞. . www.president.gov.tw. 中華民國總統府總統府新聞. 2011/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1).
  5. . 蘋果日報. 2012/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5).
  6. 陳至中. . 中央社/大紀元. 2013-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1).
  7. (PDF). [2019-12-1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12-10).
  8. . 遠見雜誌. 2016/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1).
  9. . 自由時報. 2012-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1).
  10. . 中華民國總統府新聞. 2013/3/8.
  11. . 蘋果日報. 20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1).
  12. . 蘋果新聞網. [2019-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6) (中文).
  13. 簡立欣. . 中國時報. 2017/12/20.
  14. 李郁怡. . 《商業週刊》第1197期. 2010-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1).
  15. . Time for Students 〈時代新鮮人〉美國時代集團授權雜誌. April 2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1).
  16. . 台灣6.0希望工程.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0).
  17. 張瀞文. . 親子天下. 2012.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1).
  18. 鄭淑儀. . 天下雜誌400期. 2008.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1) (中文(繁體)‎).
  19. 林采薇. . 講義雜誌第201406期. 2014/05/29 [2019-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1).
  20. 李祖翔. . 人間福報. 201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5).
  21. 李郁怡. . 《商業週刊》第1197期.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9).
  22. . Ettoday. 20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2) (中文(繁體)‎).
  23. 林志成. . 中時電子報. 2017/11/30.
  24. 林志成. . 中國時報. 2017/11/22.
  25. . 人間福報. 2006/12/29.
  26. 鄭閔聲. . 今周刊883期. 2013-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1).
  27. 江慧真. . 中時電子報. 2012/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1).
  28. 李祖翔. . 人間福報. 201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5).
  29. 簡立欣. . 中時電子報. 2017/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1).
  30. 黃邦平. . 自由電子報. 2016-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1).
  31. 劉嫈楓. . 光華雜誌│全球華人的雜誌 中英日三語報導. 2016/5.
  32. 王曉晴. . Cheers雜誌第93期. 2008-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4).
  33. 周麗蘭. . 中國時報. 2008/5/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17).
  34.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8).
  35. . 蘋果日報.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7).
  36.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0).
  37. . [2017-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7).
  38.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6).
  39. . 蘋果新聞網. 2007.
  40.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6).
  41. 王融見. . 中國時報. 2005/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6).
  42.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30).
  43. 黃淑莉. . 自由時報. 2015/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2).
  44.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6).
  45. . [2017-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9).
  46.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0).
  47.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26).
  48.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1).
  49.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0).
  50. 台灣銀行家. . 信傳媒.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1).
  51.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0).
  52. . 自由時報焦點新聞. 黃淑莉. 2005/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1).
  53. 洪美秀. . 自由時報. 2009-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1).
  54. . 中国当代儒学网. 2017/12/14.
  55. . 中華民國總統府新聞稿. 2016/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1).
  56. . [2017-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6).
  57. . 蘋果日報.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5).
  58. 李祖翔. . 人間福報. 2009/3/29.
  59. 中央社. . 大紀元. 2007/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6).
  60. 周富美. . 自由時報. 2005-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1).
  61. 周麗蘭. . 自由時報. 2003/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1).
  62. . 蘋果新聞網. [2019-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7) (中文(台灣)‎).
  63. . 蘋果日報. 2004/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7).
  64. 中央社. . 大紀元. 2008-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7).
  65.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1).
  66. . [2017-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2-28).
  67. . [2017-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7).
  68. 黃淑莉. . 自由時報. 2008-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1).
  69. (PDF).
  70. . 大紀元. 2006-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1).
  71. 陳千惠. . 讀者文摘第 200908 期. 2013-12-05.
  72. . 圓神出版社. 2006/1/15.
  73. 蕭富元. . 人物特寫. 天下雜誌500期. 2012-06-28.
  74. . 2006.
  75. 高宜凡. . 遠見雜誌2012年8月號. 2012-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1).
  76. 鄭淑儀. . 天下雜誌400期. 2011-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30).
  77. Joseph Yeh. . The China Post (英文中國郵報). 2011/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17).
  78. . 中華民國總統府新聞. 2012/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1).
  79. . 中華日報新聞網. 2019-12-10 [2019-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9).
  80. 李金生. . 中時電子報. 2015/09/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1).
  81. 沈芯菱. (2006). 100 萬的願望. 圓神出版社有限公司.
  82. 王曉晴. . 親子天下專特刊25期.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1).

外部連結

註解

  1. 事蹟載入18本教科書列表:
    高中三年級 英文課本 第七課〈The angel among us〉
    高中一年級 公民課本 第三課〈網路公民媒體〉
    高職一年級 生涯規劃 第二課〈沈芯菱的生命列車〉
    國中三年級 英文課本 第八課 〈Shen Xinling and her photos〉
    國中三年級 綜合課本 第三課〈讓幸福來敲門〉
    國中一年級 社會課本 第三課〈社會生活〉
    國中一年級 社會課本 第一課〈自我的成長〉
    國小五年級 國語課本 第一課〈我的夢想〉
    國小六年級 國語課本 第二課〈鏡頭下的故事〉
    國小四年級 綜合活動 第課〈讓生命發光〉
    國小四年級 社會課本 第二課〈青年是國家棟樑〉
    國小三年級 綜合課本 第三課〈打造知識公益〉
    國小三年級 國語課本 第三課〈小小願望能實現〉
  2. 沈芯菱博士以第一名錄取台大商學院。
    碩士以榜首錄取台大、清大、交大、政大9所碩士研究所:(榜首4科、榜眼3科、2科未排名)
    國立臺灣大學(商學所、新聞所、社會所)、國立清華大學(服科所、社會所、人類所)、
    國立交通大學(經管所、科管所)、國立政治大學(新聞所),兼具商管、科技、傳播、人文等多方專才。
  3. 十大傑出青年頒授50年來,為社會服務類最年輕之獲獎者。
  4. 全國傑出青年獎章自民國45年起頒發,溫世仁、楊傳廣、鄭豐喜曾獲此獎,沈芯菱為歷屆來最年輕之得獎者。
  5. 是傑出資訊人才獎歷屆以來最年輕之獲獎者,同屆獲獎有交通大學教授、中央大學資工所所長。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