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郡 (中國)

河東郡中國古代的

建置沿革

秦漢

戰國時,秦國河東郡,郡安邑(今山西夏縣一帶)。

西漢時,河東郡為三河之一,屬司隸校尉部,領安邑、大陽、猗氏、解、蒲反、河北、左邑、汾陰、聞喜、濩澤、端氏、臨汾、垣、皮氏、長脩、平陽、襄陵、彘、楊、北屈、蒲子、絳、狐讘、騏二十四縣。王莽時,改河東郡為兆陽郡東漢初,復為河東郡,省左邑、長脩、狐讘、騏四縣。漢順帝陽嘉二年(133年),改彘縣為永安縣。[1][2]

魏晉

三國時分平陽、楊、端氏、永安、蒲子、襄陵、絳、濩澤、臨汾、北屈、皮氏諸縣置平陽郡晉武帝太康中,河東郡領安邑、聞喜、垣、汾陽、大陽、猗氏、解、蒲坂、河北九縣。[3]

十六國時期,河東郡先後為前趙後趙冉魏前燕前秦西燕後秦的領土。晉安帝義熙十三年(417年),劉裕北伐時收復了河東郡,兩年後又被北魏攻佔。[4]

北朝隋唐

北魏太武帝神䴥元年(428年),置雍州,河東郡改屬雍州。延和元年(432年),改雍州為泰州北魏時,聞喜縣改屬南太平郡,汾陽縣改屬龍門郡,分河東郡之安邑、河北、太陽三縣置河北郡北魏孝文帝太和元年(477年),析置安定縣。太和十一年(487年),分解縣為南解、北解二縣。太和中,罷泰州。東魏孝静帝天平初,復置泰州,東垣縣改屬新安郡[5]西魏文帝大統三年(537年),攻佔河東郡,廢泰州。[6][7]北周明帝二年(558年),於河東郡置蒲州[8]

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廢河東郡,其地屬蒲州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改蒲州为河東郡。河東郡領十縣:河東、桑泉、汾陰、龍門、芮城、安邑、夏、河北、猗氏、虞鄉。[9]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改河東郡為蒲州。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改蒲州為河東郡。河東郡領八縣:河東、桑泉、解、猗氏、虞鄉、永樂、寶鼎、聞喜。天寶十三載(754年),改桑泉縣為臨晉縣。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復改河東郡為蒲州。[10]


人口

  • 漢平帝元始二年(2年),河東郡有236896戶,962912口。[1]
  • 漢桓帝永壽二年(156年),河東郡有93543戶,570803口。[2]
  • 晉武帝太康三年(282年),河東郡有42500戶。[3]
  • 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河東郡(僑)有2423戶,10487口。[11]
  • 隋煬帝大業五年(609年),河東郡有157078戶。[9]
  • 唐玄宗天寶十三載(754年),河東郡有70800戶,469213口。[10]

行政長官

河東守(—前148年)

河東太守(前148年—9年)

河東太守(23年—222年)

河東太守(225年—557年)

河東郡守(557年—583年)

河東郡太守(607年—618年)

河東郡太守(742年—758年)

  • 崔翘(744年—746年)
  • 李知柔(746年)
  • 苗晉卿,上黨壺關人,唐玄宗天寶六載(747年)出任。[59]
  • 李憕,太原文水人,唐玄宗天寶十一載(752年)出任。[60]
  • 韋陟,字殷卿,京兆萬年人,唐玄宗天寶十三載(754年)離任。[61]
  • 李麟,唐玄宗天寶十四載(755年)在任。[62]
  • 吕崇贲(755年—756年)
  • 崔乾祐(757年)
  • 马承光(757年)[63]

國主

曹魏河東國(222年—225年)

河東國(222年—225年)
代數封爵姓名在位時間備註
1河東王曹霖222年—225年魏文帝第五子
徙封馆陶


參見

徵引文獻及註釋

  1. 《漢書 卷二十八上 地理志第八上》
  2. 《後漢書 志第十九 郡國一》
  3. 《晉書 卷十四 志第四 地理上》
  4. 《宋書 卷四十八 列傳第八》
  5. 《魏書 卷一百六中 地形志二中第六》
  6. 《周書 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七》
  7. 《魏書 卷一百六下 地形志二下第七》
  8. 《周書 卷四 帝紀第四》
  9. 《隋書 卷三十 志第二十五》
  10. 《舊唐書 卷三十九 志第十九》
  11. 《史記 卷七十九 范睢蔡澤列傳第十九》
  12. 《漢書 卷三十七 季布欒布田叔傳第七》
  13. 《漢書 卷十九下 百官公卿表第七下》
  14. 《漢書 卷二十五上 郊祀志第五上》
  15. 《漢書 卷七十八 蕭望之傳第四十八》
  16. 《後漢書 卷十六 鄧寇列傳第六》
  17. 《後漢書 卷三十三 朱馮虞鄭周列傳第二十三》
  18. 《後漢書 卷六十六 陳王列傳第五十六》
  19. 《三國志 卷二十四 魏書二十四 韓崔高孫王傳第二十四》裴註引《楚國先賢傳》
  20. 《後漢書 卷六十四 延史盧趙列傳第五十四》
  21. 《後漢書 卷十九 耿弇列傳第九》
  22. 《後漢書 卷七十八 宦者列傳第六十八》
  23. 《後漢書 卷七十二 董卓列傳第六十二》
  24. 《宋書 卷七十六 列傳第三十六》
  25. 《三國志 卷十三 魏書十三 鍾繇華歆王朗傳第十三》
  26. 《三國志 卷十六 魏書十六 任蘇杜鄭倉傳第十六》
  27. 《三國志 卷二十三 魏書二十三 和常楊杜趙裴傳第二十三》
  28. 《三國志 卷二十七 魏書二十七 徐胡二王傳第二十七》裴註引《別傳》
  29. 《晉書 卷四十三 列傳第十三》
  30. 《晉書 卷五十一 列傳第二十一》
  31. 《晉書 卷四十 列傳第十》
  32. 《三國志 卷二十八 魏書二十八 王毌丘諸葛鄧鍾傳第二十八》裴註引荀綽《冀州記》
  33. 《晉書 卷六十七 列傳第三十七》
  34. 《晉書 卷六十 列傳第三十》
  35. 《晉書 卷五 帝紀第五》
  36. 《晉書 卷九十 列傳第六十》
  37. 《晉書 卷六十三 列傳第三十三》
  38. 《晉書 卷一百七 載記第七》
  39. 《宋書 卷四十五 列傳第五》
  40. 《晉書 卷一百十七 載記第十七》
  41. 《宋書 卷二 本紀第二》
  42. 《宋書 卷五十一 列傳第十一》
  43. 《宋書 卷九十五 列傳第五十五》
  44. 《魏書 卷四十二 列傳第三十》
  45. 《魏書 卷四十五 列傳第三十三》
  46. 《魏書 卷六十九 列傳第五十七》
  47. 《周書 卷三十八 列傳第三十》
  48. 《魏書 卷五十七 列傳第四十五》
  49. 《魏書 卷五十二 列傳第四十》
  50. 《魏書 卷四十九 列傳第三十七》
  51. 《魏書 卷六十一 列傳第四十九》
  52. 《周書 卷二十五 列傳第十七》
  53. 《周書 卷二十七 列傳第十九》
  54. 《周書 卷三十二 列傳第二十四》
  55. 《周書 卷四十七 列傳第三十九》
  56. 《隋書 卷三十九 列傳第四》
  57. 《舊唐書 卷一百一十三 列傳第六十三》
  58. 《舊唐書 卷一百八十七下 列傳第一百三十七下》
  59. 《舊唐書 卷九 本紀第九》
  60. 《舊唐書 卷一百一十二 列傳第六十二》
  61. 《唐刺史考全编》

參考書目

  1. 王先謙,漢書補注,中華書局影印虛受堂本
  2. 王先謙,後漢書集解,中華書局影印虛受堂本
  3. 晉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4. 隋書地理志,中華書局點校本
  5. 舊唐書地理志,中華書局點校本
  6. 譚其驤等,1974,《中國歷史地圖集》(簡化字版),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
  7. 譚其驤等,1990,《中國歷史地圖集》(正體字版),臺北:曉園出版社
  8. 周振鶴,1987,《西漢政區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
  9. 李曉傑,1999,《東漢政區地理》,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10. 周振鶴,2006,《漢書地理志匯釋》,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