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緬孤軍的戰役

泰緬孤軍的戰役是1950年國軍在雲南省的餘部,輾轉來到泰緬邊境,為求生存,並實現反共理想,先後與緬甸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及泰共發生的戰役。[6]

泰緬孤軍的戰役
第二次國共內戰緬甸內戰的一部分

緬甸撣邦,泰緬孤軍在1950 - 1961年間的主要活動區,也是猛撒機場Monghsat Airport)、雲南省反共抗俄大學的所在地。孟果大其力戰役薩爾溫江戰役江拉基地保衛戰皆在此區進行。
日期1950 - 1981年
地点
结果 緬甸、中華人民共和國聯軍擊敗孤軍,孤軍退往泰國;孤軍、泰國聯軍消滅泰共
参战方

 中華民國


克倫民族保衛組織[註 1][1][2]
 美國[註 2]
寮王國
 泰國
緬甸聯邦(1950 - 1961)
 中华人民共和国
寮國共產黨
泰國共產黨
指挥官与领导者
李彌
柳元麟
李國輝
李文煥
段希文
雷雨田
奈溫
溫貌
李成芳
兵力
泰緬孤軍
~1,500(1950年2月)
9,955(1960年11月)[3]
2,250 - 4,000(1961年)[4][5]
1,500(1970年2月)[6]
泰國共產黨
~3,500(1970年)[7]

與緬甸政府的戰役

孟果大其力戰役

1950年孤軍進入緬甸,6月緬軍以驅逐入侵者為由圍攻,反被孤軍擊退。

柏楊的小說《異域》,稱之為「第一次中緬大戰」。

血戰薩爾溫江

1953年3月,緬軍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支持,進攻位於薩爾溫江流域的孤軍基地猛撒,再度被孤軍擊退。

柏楊的小說《異域》,稱之為「第二次中緬大戰」。

緬甸戰敗後惱羞成怒,向聯合國控訴中華民國侵略,中華民國政府為平息爭端,將孤軍總指揮李彌將軍及部分孤軍撤往臺灣。政府指派柳元麟將軍解任總指揮,將孤軍改組為五個軍。不久,孤軍基地撤往江拉

柏楊的小說《異域》,稱之為「勝利帶給我們撤退」。

江拉基地保衛戰

1960年6月,緬軍與解放軍聯手,進攻位於江拉的孤軍基地,雙方激戰數月後,孤軍不敵,於1961年2月撤往邊境。

緬甸再度向聯合國控訴中華民國侵略,中華民國政府將柳元麟,及部分一、二、四軍撤往臺灣。而三、五軍分別由李文煥段希文率領,撤往泰國。

反攻大陸

1951年4月,孤軍大舉進軍雲南,6月成功收復滄源等6個縣,8月解放軍以優勢兵力反擊,孤軍不敵,撤回緬甸。[4]

柏楊的小說《異域》,稱之為「反攻雲南」。

金三角毒品戰爭

與泰國共產黨的戰役

帕蒙山地區之役

1970至1975年間,孤軍應泰國政府請求,對泰北地區苗共(泰共的苗族成員)武裝發動6次圍剿,屢戰屢勝,使泰北局勢轉危而安。[4]

考科考牙戰役

1981年孤軍應泰國政府請求,圍剿考科考牙山區的苗共游擊隊,經過22天的戰役(作戰計劃45天內完成任務),孤軍收復考科考牙山區,凱旋歸來。

此役孤軍一舉攻下泰共的大本營,重挫其勢力,泰共在1990年代初消亡,孤軍功不可沒。[8]

註釋

  1. 與孤軍訂下軍事合作計畫,共同對抗緬甸
  2. 孤軍反攻雲南時,美軍空投支援

參見

參考文獻

  1. 覃怡輝. . 聯經出版. 2009-08-28: 123 [2018-08-20]. ISBN 978-986-01-94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23).
  2. 陳鴻瑜. . 布可屋文化. : 190 [2018-08-20]. ISBN 978957053048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0).
  3. 覃怡輝. . 聯經出版. 2009-08-28: 270 [2018-08-21]. ISBN 978-986-01-94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23).
  4. . [2018-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9).
  5. 謝世忠.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61 [2019-01-22]. ISBN 957016967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22).
  6. . [2018-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23).
  7. 覃怡輝. . 聯經出版. 2009-08-28: 465 [2018-08-22]. ISBN 978-986-01-94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23).
  8. . [2018-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23).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