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唇齿塞音

浊唇齿塞音(voiced labiodental plosive)是辅音的一种,类似于浊双唇塞音/b/,但发音时下唇与上排牙齿相接触。它在国际音标中的符号是。目前未知有将该音作为音素的语言,不过该音可作为同位异音出现在一些语言中,例如在南岛语系的Sika语中,浊唇齿塞音是唇齿闪音的同位异音。 db的连字⟨ȸ⟩偶尔也能见到,尤其是在班图语中常见,但未被IPA认可。

濁唇齒塞音
IPA編號102 408
編碼
HTML碼(十進制)b̪
Unicode碼(十六進制)U+0062U+032A
X-SAMPA音標b_d
ASCII音標b[
IPA盲文

特徵

浊唇齿塞音的特点有:

  • 調音方法閉塞,也就是說通過阻礙空氣在聲腔流動來調音。由於此輔音也是一個口腔輔音,故氣流被完全地阻塞住,而形成一個塞音
  • 調音部位唇齒,即是將下唇接觸上排牙齒以調音
  • 本輔音是口腔輔音(口音),表示調音時空氣只從口裡流出。
  • 本輔音為中央輔音調音時氣流在口腔的中央流過舌面,而不從兩側流過。

见于

语言单词IPA意义注释
丹麦语标准方言[1]véd[b̪̆e̝ːˀð̠˕ˠ]知道相当短;也被描述为[ʋ]的近似。一种罕见的变体是擦音[v][2] 参见丹麦语音系
Ibanag bavi [bab̪ᵛiː] 猪/猪肉 轻微带擦音;是/v/在一些老年使用者口语中的条件变体, 特别是没有前牙的。 可能是闪音//。
Sika在精确记音中是//的条件变体。

参见

  1. Basbøll (2005), p. 27.
  2. Basbøll (2005), pp. 27, 66.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