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風號驅逐艦

涼風號驅逐艦白露型驅逐艦的第十號艦(也是最後一艘),是日本帝國海軍在丸二計畫中建造的第四艘艦艇。 [1]


概觀
艦種驅逐艦
擁有國大日本帝國
艦級白露型驅逐艦
動工1935年7月9日
下水1937年3月11日
服役1937年8月31日
結局1944年1月25日被魚雷擊沉
除籍1944年3月10日
技术数据
標準排水量1,685噸
全長107.5米(水線)
全寬9.9米
吃水3.5米
功率42,000匹
最高速度34節
續航距離4,000海浬(18節)
乘員226人
武器裝備50倍徑12.7cm連裝砲 2基4門
50倍徑12.7cm單裝砲 1基1門
40mm單裝機槍 2基
61cm 4連裝魚雷發射管 2基8門
(魚雷16枚)
深水炸彈發射機2基
深水炸彈×16

艦历

涼風號由浦賀船渠建造,於1935年7月9日安放龍骨,1937年3月11日下水,于1937年8月31日入役。[2]

偷袭珍珠港時,本艦編於日本海军第2舰队的第四水雷戰隊第24驅逐隊分隊,與姊妹艦一同入侵菲律賓。从1942年1月起, 本艦参加了在荷屬东印度群岛的作戰,包括入侵塔拉坎岛 。 后来本艦被派到苏拉威西岛島巡邏,於1942年2月4日被美軍潛艇的魚雷擊中,造成重大傷害與9名船员死亡,於3月底返回佐世保海军工廠进行维修。

涼風號于4月10日被編入日本海軍第一舰队,又于6月14回到第二舰队。8月中旬护送千歲號航空母艦到特鲁克并加入瓜达尔卡纳尔其余艦隊。在8月28日的东所罗门海战之后,她护送受损的神通號輕巡洋艦返回特魯克。 在8月至11月上旬,涼風號参加了向瓜达尔卡纳尔岛的十二次「东京快车」高速运输任务,并于10月26日在近藤信竹海军少将的指揮下参加了圣克鲁斯群岛之战 。在1942年11月12日至13日晚上的第一次瓜达尔卡纳尔海戰中,涼風號從被魚雷擊中的運輸艦Naka Maru救出了1100名幸存者。在該月其他時間中,涼風號在肖特兰岛、布纳拉包尔之间巡逻。在11月30日的塔薩法龍加之戰中,涼風號差點就被美國驅逐艦USS Drayton的鱼雷齐射击中。

1942年12月, 涼風號继续執行往瓜達爾卡納爾島的运输任務,在1943年1月1日的一次空袭中遭受了轻度损傷,於該月底至特魯克进行维修,并于2月返回佐世保。维修於六月中旬完成,涼風號护航重巡洋舰熊野鈴谷返回特鲁克和拉包尔。在7月5日至6日的库拉湾海战中,涼風號一同擊沉了美軍巡洋艦海倫娜號,不過期前方的砲塔也中彈多次。於7月下旬在在横须贺进行维修后,涼風號被指派負責日本本土和特鲁克之间的護航任务,直到11月初。在11月底於佐世保进行的改装中,移除了X炮塔,更換成96式高射炮 。从12月底到1944年1月底,涼風號驅逐艦護送护送運輸艦隊前往特魯克和波納佩 。1944年1月25日,於護航從特鲁克往埃內韋塔克的運輸艦時,涼風號被美國潛艇USS Skipjack在波納佩北北西 127海里(235處以魚雷擊沉(位置是08°51′N 157°10′E ),並於1944年3月10日除籍。

同型艦

白露型

改白露型

參考資料

  1. Lengerer, pp. 92-3
  2. Nishidah, Hiroshi. . Materials of the Imperial Japanese Navy. 2002 [2010-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22).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