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议
东汉末年,强宗豪族及官吏、名士、太学生,以风谣和品题的形式,臧否人物,褒奖同类,攻讦宦官,讥议时政,品核公卿[1],其言论被称为“乡里之音”、“学中之语”、“时人之论”,又称“公议”,以郭林宗、许劭、贾伟节为代表,“并与李膺、陈蕃、王畅更相褒重”,是以“天下言拔士者,咸称许、郭。”[2]。例如冀州名士崔烈“因傅母入钱五百万,得为司徒”,於是声誉大減[3]。
清议指古代乡里、学校对時政的批评而发展形成的社会舆论。
党锢之祸后,清议力量遭到了沉重的打击[4],转为空论名理的清谈,但评论官吏、时政的风气并未消失。三国魏曹羲《至公论》:“厉清议以督俗,明是非以宣教者,吾未见其功也。”[5]明末東林书院的宗旨在议政不在论学[6],参加东林议政的很多是朝廷命官,在中央和地方有盘根错节的势力。顾炎武《日知录·清议》:“天下风俗最坏之地清议尚存,犹足以维持一二,至於清议亡,而干戈至矣。”
注釋
- 《后汉书》卷六七《党锢列传》:“逮桓灵之间,主荒政缪,国命委于阉寺,士子羞与为伍,故匹夫抗愤,处士横议,遂乃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核公卿,裁量执政,婞直之风,于斯行矣。”
- 《后汉书》卷六八《许劭传》
- 《后汉书》卷五二《崔骃列传》
- 《后汉书·党锢列传》:“凡党事始自甘陵、汝南,成于李膺、张俭,海内涂炭,二十余年,诸所蔓衍,皆天下善士。”
- 《艺文类聚》卷二二引三国魏曹羲 《至公论》
- 黄宗羲《明儒学案·顾宪成》说:“故会中亦多裁量人物,訾议国政。亦冀执政者闻而药之也。天下君子以清议归于东林,庙堂亦有畏忌。”
参考资料
- 《中国历史大辞典》(音序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