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厝村

溪厝村中華民國臺灣嘉義縣六腳鄉下的行政村,比鄰朴子溪北岸,因日治時期河川氾濫而多次移居而成。曾為日治時期早期抵抗日軍佔領的集結地之一。轄下有12個鄰、約265戶,人口約有691人。

溪厝村
 中華民國村里

溪厝村在嘉義縣六腳鄉的位置
縣市嘉義縣
鄉鎮市區六腳鄉
舊名溪墘厝
區劃12鄰
面积
  总计1.67平方公里
人口(2017年6月)
  總計691人
  戶數265
时区國家標準時間UTC+8

地理

位於嘉南平原朴子溪北側,村莊範圍瀕臨河岸,得地名為「溪墘厝」。今日溪厝村區域以南臨朴子溪、北邊以中溝排水線為範圍。 日治時期因朴子溪曾於1918年、1933年有大規模氾濫,不適居住,瀕臨河岸的「十八戶仔」聚落居民,與其他朴子溪畔居民移住比鄰的朴子市「新吉庄」(日治時期地名,原意為閩南語的『新(sin)結(kiat)庄(tsng)』,今日朴子市德興里範圍)。 嘉南大圳於日治時期(1895-1943年))末期落成後,易受水患波及的居民又經搬遷至目前較遠離河邊的嘉50縣道旁,形成目前的聚落樣貌[1]

聚落歷史

聚落沿朴子溪建立,於1651年(荷據時期)由福建省泉州府南安的侯定一族於此墾殖,在1851年(咸豐1年)侯姓家族籌建庄廟(德龍宮)的紀錄。詹姓居民則集中於今日溪厝村主要的街區。

甲午戰後(1895)以經營糖廍為業的侯西庚(1858-1904),組織溪厝村附近民眾抵抗日軍接收。主要作戰區域為今日布袋鎮布袋嘴區域及東石鄉,因居民善用海邊累積蚵殼堆作為戰鬥掩護,稱為「蚵殼城之役」(1895年10月12日至14日)。戰役失敗後地方居民潰逃,侯西庚流亡福建省廈門,晚年回鄉居住。其子侯江也受日治時期政治所累,需佯裝癲狂以免被日治時期逮捕[2]

教育

本區域未曾有過官方設立的教育設施,目前為蒜頭國民小學及六嘉國民中學的學區範圍內。

文化資源

本地以民間信仰的文化資源為主:

  • 慈聖宮[3]:主神為天上聖母。建立於1999年。
  • 德龍宮[4]:主神為刑府千歲。建立於1851年(咸豐1年),1907年(明治40年)、1964年曾部分修葺。
  • 龍旨宮[5]:主神為關聖帝君。建立於1931年(昭和6年),為新港鄉南港村水仙宮的分靈廟宇。

参考文獻

  1. . [2017-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26).
  2. . [2017-07-05].
  3. . [2017-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0).
  4. . [2017-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0).
  5. . [2017-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0).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