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平東越之戰

漢平東越之戰,是西漢漢武帝時期在南方的一場戰役;戰爭初期,東越軍隊在騶力等將領的領導下曾取得對西漢軍隊勝利,但在閩越國自行稱帝的「東越武帝」騶餘善被繇王騶居股與越衍侯吳陽弒殺後,閩越舉國降漢。

漢平東越之戰
漢朝南擴的一部分

前2世紀漢朝的擴張
日期西元前111年
地点
東南丘陵武夷山脈
结果 余善遭居股與大臣弒殺,閩越亡國
领土变更 閩越納入漢朝領土,納入會稽郡
参战方
閩越東越 西漢 閩越
指挥官与领导者
騶餘善
騶力
韓說
楊僕
王溫舒
騶居股
吳陽
兵力
700繇軍

起因背景

西元前112年(元鼎五年),南越國丞相呂嘉發動政變,殺死了南越哀王趙興太后樛氏,另立新君。漢武帝聞訊後,調遣軍隊進攻南越。東越王余善上書長安請求率8000東越軍跟隨樓船將軍楊僕進攻南越。然而,余善行軍至揭陽後,便停止前進,並暗中與南越聯繫。直到漢軍攻克番禺(南越國都),東越軍始終沒有參與戰爭。楊僕上書奏請進攻閩越國,但漢武帝以「士卒勞累」未准,僅下令各路將軍屯兵於豫章梅嶺

前111年秋季[1],余善聞楊僕上書進攻閩越,而且又見漢軍屯兵於漢閩邊界,十分憤怒,遂刻「武帝」印璽並自立為「東越武帝」。

戰爭過程

漢武帝得知消息後,決心進攻閩越國,他以畏懦罪殺了避閩越兵鋒而撤退的大農張成和故山州侯劉齒,調遣四路大軍圍攻閩越國。第一路由楊僕率領,出武林,由崇安分水嶺入閩;第二路由橫海將軍韓說率領,出句章,乘船由海路進攻東冶;第三路由中尉王溫舒率領,經梅嶺,入閩西;第四路由越侯為戈船、下瀨將軍率領,出若邪白沙,進攻閩越東北。

面對漢軍進攻,余善前往漢陽督戰,指揮東越軍抗擊漢軍。他派徇北將軍守武林,敗樓船軍數校尉,殺長吏。但漢軍馬上反擊,樓船將軍率軍斬殺徇北將軍,逼得東越軍節節敗退。不久,四路漢軍都進入福建境內。

在戰況不利情況下,余善統兵固守天險泉山。原留居漢朝的越衍侯吳陽奉漢廷命回閩越勸余善放棄抵抗,但余善不聽。吳陽便率領本邑兵700人攻占漢陽城,使余善腹背受敵。面對漢軍的強大攻勢,閩越貴族內部分化,余善勢孤力單,不得不放棄泉山,逃回冶都(今福州)。

至前111年冬季[2],越建成侯敖、越繇王居股合謀,殺余善,率部向橫海將軍投降。余善死後,葬於東冶。《閩侯縣志》:「東越王余善塚,在寧棋里。」

影響

閩越亡國後,東南丘陵正式納入漢朝政權的版圖中;不過,政府對當地亦沒有很強的控制力,閩越民眾被遷往江淮一帶;當時福建遍佈森林的崎嶇山區,難以派駐軍隊和行政人員。僅有少量中原移民從海路南下,進入福建,從寧波向南數千里的東南沿海一帶,居民基本上仍是以閩越人為主,其後成為福建漢族。

參考文獻

  1. 《漢書·武帝紀第六》元鼎六年秋,東越王餘善反,攻殺漢將吏。遣橫海將軍韓說、中尉王溫舒出會稽,樓船將軍楊僕出豫章,擊之。
  2. 《漢書.卷六.武帝紀第六》元封元年冬十月,東越殺王餘善降。詔曰:「東越險阻反覆,為後世患,遷其民於江淮間。」遂虛其地。據《新編中國三千年歷日檢索表》,元封元年冬十月等同儒略歷西元前111年11月3日至12月2日

參見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