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越

閩越閩東語闽南语閩北語莆仙語)是中国福建省历史上的一个国家。在中國戰國時期,越國被楚國所滅,於越人外遷至闽中地区,與當地的百越土著“闽人”所共同建立的一個國家,主体部族为当时的闽部落和於越部落,后世人便将融合了越国文化并承袭了越国衣钵的古闽人称为閩越人,存在的時間大致上在公元前333年至公元前111年[1]之間。尤其是公元前202年之後的六、七十年之間,國力達到鼎盛,是當時中國東南方勢力最強的國家,闽越王无诸定都于东冶(今福州),后东越王余善城村(今福建省武夷山市南部的興田鎮)所建的王城,也是當時東南一帶規模最大的城市。

閩越
Mìng-uŏk/Bân-oa̍t/Mâing-ṳ̆e/Máng-e̤̍h
前334年-前111年
闽越国(东越国)的位置大致在汉朝版图的右下角
地位帝國、王國
首都東冶
城村閩越王城
常用语言古閩越語
上古汉语
宗教巫覡宗敎
政府君主制
閩越王 
历史时期上古時代
 閩越建國
前334年
 秦屬閩中郡時期
前220年-前209年
 無諸受封復國
前202年
 北伐東甌,南征南越
前138年-前135年
 閩越分裂為東越與繇
前135年
前111年
先前国
继承国
百越
戰國時代
西漢
今属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
中華民國福建省

福建歷史系列条目

史前福建
 昙石山文化
 七閩 · 古閩人 · 閩越人
閩越 334 BC 111 BC

 闽中郡 222 BC 209 BC
兩漢
 扬州刺史部
  會稽郡
孙吴
 扬州
  會稽郡
   会稽南部都尉
  建安郡
六朝
 扬州
 江州
 闽州陈宝应政权557 564
 丰州
  建安郡
  晉安郡
  南安郡
隋唐
 江南道
 岭南道
 江南东道
  福州
  建州
  泉州
  漳州
  汀州
  临汀郡
 福建观察使
 威武军王氏政权893 909
909 945
943 945
威武军李仁达政权945 947
清源軍 949 978
南唐
  永安军 945 956
  忠义军 956 976
吴越
  威武军 947 951,977 978
  彰武军 951 977
兩宋
 福建路 985 1278
  福州
  建州
  泉州
  漳州
  汀州
  南劍州
  邵武軍
  興化軍
  建寧府
  福安府
  兴安州

 江浙等处行中书省
  福建道宣慰司
 福建等处行中书省
  兴化分省
  泉州分省
 泉州行中书省
 福建平海等处行中书省
亦思巴奚政权 1357 1366

 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 1376 1646
南明
 隆武政权 1645 1646
 明郑政权 1646 1680

 福建省 1647 1911
耿精忠政权 1674 1676
厦门英租界 1852 1930
鼓浪屿公共租界 1902 1943
中華民國
 福建省 1912至今
 闽南护法区 1918 1920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福建省 1932 1935
 闽浙赣省 1932 1935
 闽西特区
中華共和國 1933 1934
 福州特别市
 厦门特别市
 闽海省
 兴泉省
 龙汀省
 延建省
中華人民共和國
 福建省 1949至今

歷史

建國背景

中國歷史上的戰國中期,由越王勾踐所恢復起來、位於今浙江省紹興一帶的越國,再一次遭到滅國之災。西元前334年,勾踐七世孫越王無彊楚威王作戰,戰敗被殺,越國遂被楚國所滅。部份越國王族航海入閩,徙居越遷山(今福建省福州長樂市)。越人在閩地北部定居下來後,與當地原住民逐漸融合成閩越人,建立了閩越國。

無諸統治時期

閩越王城博物館的無諸雕像

西元前232年,閩越國王睦去世,其子無諸繼位登基成為國王,開始統治「閩越國」。西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秦國消滅楚國後,開始向閩越進軍。翌年,於東冶設置了「閩中郡[2]。當時秦王朝認為閩中遠離中原,地處偏遠、山高路險,而且越人強悍,難於統治。因此,「閩中郡」雖為秦王朝的四十郡之一,建制卻不相同,秦未派守尉令長到閩中來,只是廢去國王無諸的王位,改用「君長」的名號讓無諸繼續統治閩中。因此,秦王朝只是名義上建立了閩中郡,實際上並未在閩中實施統治。

秦末,陳勝吳廣揭竿起義後,君長無諸跟隨吳芮北上中原協助各國諸侯消滅秦國。秦王朝滅亡後,項羽未分封無諸為王。西元前206年,楚漢戰爭爆發,無諸再度北上幫助漢王劉邦打擊西楚霸王項羽。西元前202年,楚漢戰爭結束,項羽自殺,劉邦稱帝建立漢王朝。劉邦建國後,大肆分封功臣。西元前202年(漢高帝五年),無諸封爵閩越王、封國閩越,建都東冶,恢復並繼續統治閩越國。西元前192年,無諸去世,統治閩越國長達40年。

郢統治時期

無諸死後,子孫為爭奪閩越國王位發生了強烈衝突。西元前155年,奪取了王位。漢朝鎮壓吳楚等七國之亂後,吳王劉濞的兒子劉子駒逃亡到了閩越,勸說郢起兵討伐東甌。於是郢在前138年(建元三年)大舉進攻東甌國,包圍其都城,東甌國向漢朝求援。漢武帝遣嚴助率軍,自會稽從海上增援東甌。郢見漢軍兵至,退兵回國。此後,東甌國被漢朝遷到了江淮一帶,閩越成為漢朝東南方最強盛的國家,周邊各國皆臣服閩越。

前135年(建元六年),閩越王郢發兵攻打南越,南越王趙胡上表漢廷請求增援。漢武帝遣大行王恢率軍自豫章出發,大司農韓安國會稽出發,水陸並進攻打閩越。郢立即發兵拒險。其弟余善認為漢軍強大,不可與之為敵,與大臣合謀,用鏦(矛)擊殺了郢,向漢朝投降。也暫時結束了閩越國向外擴張的野心與企圖。

雙王時期

前135年(建元六年),郢被殺後,漢朝軍隊撤回北方,漢武帝冊封並未參與入侵南越國行動的閩越國繇君-為「繇王」,命令其統治閩越國。然而,刺殺郢成功的余善早已受到閩越國宗室與貴族們的支持,威行於國中,權力遠遠超過繇王。於是,漢廷只好再冊封余善為「東越王」,與繇王一同統治閩越國;然而,閩越國的權力基本上仍在東越王余善的手中。前120年,丑去世,由其子居股繼承繇王的爵位。

叛漢與滅亡

無諸死後,子孫內訌迭起,頻頻挑起戰爭。曾經東甌,南擊南越(即南越國),百越諸部因此臣服,周邊的劉姓諸國均以財物珍寶討好閩越國,閩越國已成為西漢王朝南方的一股強大勢力。閩越王無諸的後代東越王余善最後發展到刻「武帝」璽,自立為帝,並發兵反漢。這時的西漢王朝經過近百年的休養生息,國富民強,特別是漢武帝在位期間,漢朝進入鼎盛時期。漢武帝在擊敗北方匈奴、解除北方邊患之後,調遣四路大軍共數十萬人圍進攻閩越國。余善建六座城池拒汉兵。同時漢王朝對閩越國內部採取分化瓦解的手段,爭取了閩越(越繇)王居股和部份貴族殺余善後降漢。漢武帝為了徹底消除後患,詔令大軍將閩越舉國遷往江淮內地。閩越國的古城及其宮殿正是在西元前111年被漢武帝所派遣的大軍所毀。

地理与人口

疆域

闽越国辖境南界南海国北(今福建九龙江一带)[3],西达今江西省东北部铅山[4]北至东瓯国南。境内有泉山

部族

閩越國的居民主要是閩越人,是古代福建的原住部落,為百越的一支。對於閩越部落的形成,史學界有兩種看法。第一種認為閩越人是福建的原住部落;第二種則認為是越國人與百越的融合。

人口

有人認為南越、閩越二國的甲卒都各有數十萬,甚至近百萬,其全國人口當然都以百萬計。[5]

根據《漢書》給出公元2年的人口數據,原越國、東甌國、閩越國故地的會稽郡人口有1,032,640人[6]

統治政策

秦佔有閩越後,設立了閩中郡,但實際上卻無法有效控制該郡,真正的統治者依然是君長無諸。為了加強對閩中的控制,秦王朝一方面把大量閩越人遷移到現在的浙江省北部和安徽江西等省境內;另一方面又把中原的罪犯流放到閩中來。這一政策一方面造成了各個不同地區人群的互相融合,另一方面也造成了閩越文化和華夏文化的互相交流。然而,由於秦朝國祚甚短,所以地域融合的效果並不顯著。

外交

與秦朝的外交

西元前222年,秦朝攻克閩越後,於東冶設置閩中郡,並廢閩越王無諸為「君長」繼續統治該郡。此時的閩越國名義上已經亡國;但事實上,此時的閩中郡並未直接受到秦朝的統治。

與漢朝的外交

閩越國與漢朝的外交可分為兩個階段,臣屬與對立:

西元前202年楚漢戰爭後,劉邦戰勝項羽稱帝。漢朝建立後,劉邦開始分封功臣,無諸因此受封閩越王,封國閩越。此時閩越國的地位是漢朝的外臣(與南越國、東甌國相同)。西元前112年冬(元鼎六年冬十月),漢武帝發兵消滅南越國後。翌年,余善得知漢朝有進攻閩越國的企圖,勃然大怒,遂自稱「東越武帝」,並刻皇帝印璽以自立。此後的閩越國(東越)自主並與漢朝對立,直到余善被繇王居股殺害、閩越亡國為止。

與南越國的外交

南越國位於閩越國的西南面,疆域包含今日的兩廣北。南越國是秦朝南海尉趙佗於秦末時建立的國家,都城位於番禹。前196年,趙佗第一次臣服漢朝後開始,此時,南越國和閩越國同臣屬於漢朝,皆為漢朝的外臣,是平等的關係。前135年,閩越王入侵南越國,趙眜請求漢武帝出兵,殺死了閩越王郢。在這之後,閩越國重新臣屬漢朝,和南越國恢復了平等的關係直至南越亡國。

與東甌國的外交

根據史記記載,閩越國與東甌國的王室都是越國王室的後裔。當兩國分別傳位至無諸時,皆被秦始皇征服並廢位,後降級為隸屬於秦朝的「君長」。前202年,楚漢戰爭結束,又皆因幫助漢高祖劉邦稱帝,而分別受封復國,國號閩越與東甌。

前154年,漢朝發生七國之亂,兵敗後,吳王劉濞逃至東甌國避難,但卻遭東甌王弟「夷鳥將軍」刺殺而死。吳王子劉駒則是逃至閩越國,由於對東甌國刺殺其父十分不滿,因此他經常遊說閩越朝廷發兵進攻東甌。前138年(漢建元三年),閩越發兵圍困東甌都城,東甌轉而向漢朝求援。但在漢軍抵達前,閩越軍早已聞訊撤退。閩越軍隊撤退後,東甌迫於閩越國的壓力,因而請求漢朝允許東甌舉國遷往江淮,國除。閩越與東甌的關係也就此告一段落。

文化

语言文字

境內土著所說的是閩越語,為百越語的一個分支。現今的閩語閩東語閩南語)的用詞主要來自五胡亂華起由中原帶來的古漢語,但閩語支仍保留了部分閩越語底层词汇。

建築文化

閩越王城佔地48萬平方公尺,有四個城門。東西城門之間是一條寬10公尺的大道,用鵝卵石鋪成。大道北面是佔地兩萬平方公尺的宮殿區,僅主殿就有900多平方公尺。當時的閩越國是漢代時東南一帶勢力最強的國家,城村的王城也是東南一帶規模最大的城市(李菁 2005)。在往後將近一個世紀的發展中,閩越人民一方面保持了福建遠古百越文化中的風俗習慣、宗教觀念、文化、藝術等,又在政治和經濟等方面受到華夏文化某種程度的影響,從而創造出燦爛一時的閩越古國文化。

公元前202年,刘邦封无诸为闽越王,统治闽中。这一年,无诸开始修建闽越王城“冶”。公元前110年,闽越国被汉武帝消灭。

闽越王城究竟在哪?这个问题在学术界曾引起过各种争论。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戴显群教授介绍,之前曾出现了“崇安论”、“福州论”、“浙南论”等。此前武夷山汉代古城遗迹的发现更是一度让“崇安论”独领风骚。

但是近几年来,屏山附近的考古发现,一再印证了闽越王城就在此处,使“福州论”成为主流说法。

省考古队队员高建斌介绍,上个世纪90年代,在屏山一带曾有不少考古发现,其中鼓屏路钱塘巷基建工地,发现了汉代文化堆积层、几何图案的陶片等文物。1997年,屏山永辉超市附近,出土多块“万岁瓦当”,轰动一时,这些有可能与汉代皇宫有关。此后,省财政厅工地的探方中又发掘出两期叠压的建筑遗迹。“和武夷山汉代古城遗址相比,我们缺乏的是全面、大范围的发掘。”高建斌说。

而在这一次的屏山站地铁施工现场的考古勘察中,年代分明的地层、宫廷级别的汉代陶片、疑为城墙遗址的“砖墙”,再一次提供了有力论证。https://fj.qq.com/a/20121214/000008_1.htm

風俗儀式

兩千多年前,閩地(今福建[7])对中原文明来说还是偏遠之地。當地毒蛇很多,人們敬畏蛇,把蛇當作是部落圖騰。蛇在古語中又被稱為長蟲,就以蟲為義,把這裡稱為閩。台灣學者吳守禮認為漢朝許慎著作《說文解字》時解釋這個「閩」字為「東南越蛇種」。請看:「閩」字的構成,從「門」從「」;「門」是音符,「」是義符。依我看,這義符「」,可能就是許慎解釋做「蛇種」的由來,就是說許氏據字形而做的解釋。如今我們似乎可以用民俗學的眼光,把「閩」解釋為:以蛇紋的形狀做「圖騰」(Totem)的民族,並不是「蛇」變「人」,這樣比較合理。

遺跡

城村閩越王城

閩越王城遺址模型

1958年,閩越古城遺跡正式被發現,並進行了試掘,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古城平面似長方形,南北長約860公尺,寬約550公尺,總面積48萬平方公尺。在已發掘的高湖坪,出土了一個大型的宮殿建築群,布局嚴謹,結構完整,底下還舖設了流暢的排水系統。在城內外還發現了多處居住遺址和冶鐵遺址,出土了大量的鐵器陶器、建築材料和銅器。其中的陶器,無論是形制或紋制,皆與中原地區的陶器截然不同,具有濃厚的地方風格。

城村閩越古墓

2000年,在閩越王城遺址東南3公里處,又發現了一處古墓。2002年10月,研究人員開始了探索性的挖掘,經考察後,發現這是一處閩越王時期的貴族古墓。

福州屏山閩越宮殿

2012年12月,在福州修建地铁1号线的时候,在屏山一带意外发现了另一座閩越國王城的宮殿遺址。[8]随后工程停止,考古队进行发掘。部分遗址被切割运走异地保存,待地铁施工完毕后将运回原址复原。[9]其发掘出来的文物被运往福州市博物馆,部分文物于2014年1月在该馆公开展览。[10]

閩越國君主列表

闽越国君主
稱號 姓名 在位時間 備注

君長
閩越王
富義王
顯聖武勇王
武烈英護鎮閩王
無諸 前232年—前220年
前220年-前209年
前209年-前192年
秦始皇廢位
秦屬閩中郡時期
劉邦稱帝,受封閩越王復國
閩越王 前191年–前164年 閩越王無諸世子病終
閩越王 [11] 前163年—前155年 無諸之次子,遭弒(待考證)
閩越王
明德贊福王
前155年—前135年 無諸之幼子,為餘善所殺
越繇王及東越王[12]
餘善
前135年—前120年
前135年-前110年
閩越王謨之子,受封繇王
無諸,受封東越王
東越武帝[13]
繇王
餘善
居股
前110年
前120年—前110年
稱帝反漢,為居股所殺
降漢,舉國遷江淮,亡國
  1. 《漢書.卷六.武帝紀第六》元封元年冬十月,東越殺王餘善降後面挖出一支毛法證明了新石塊。詔曰:「東越險阻反覆,為後世患,遷其民於江淮間。」遂虛其地。據《新編中國三千年歷日檢索表》,元封元年冬十月等同儒略歷西元前111年11月3日至12月2日
  2. 史記-東越列傳
  3. 福建省历史地图集
  4. 广信府志:秦属闽中部
  5. 潘悟云. .
  6. 《漢書卷二十八上.地理志第八上》:「會稽郡,戶二十二萬三千三十八,口百三萬二千六百四。」
  7. 唐朝开元二十一年以後始稱福建,閩後來也就演變成福建的簡稱。
  8. . [2012-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22).
  9. . [2014-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9).
  10. 福州屏山地铁站考古成果展完成布展 31日起亮相
  11. 根據《漢書·嚴助傳》記載,閩越王郢進犯東甌國的時候,淮南王劉安曾向漢廷上表,內有一句:「臣聞道路言,閩越王弟甲弒而殺之,甲以誅死,其民未有所屬。」可見在此期間可能有一位名叫「甲」的閩越王。
  12. 閩越國自此分裂,開始了「東越王」與「越繇王」雙王並立的局面。
  13. 東越王餘善刻「武帝」璽,自立為帝。

繼續閲讀

(按照作者姓氏漢語拼音順序排列;不收入書籍篇章和期刊論文)

  • 福建省炎黃文化研究會、福建省文化廳. . 福州: 海峽文藝出版社. 2003. ISBN 7-80640-689-1.
  • 黃榮春. . 福州: 海潮攝影藝術出版社. 2002. ISBN 7-80562-910-2.
  • 沈孝輝. . 台北: 大地地理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2.
  • 吳春明、林果. . 厦门: 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8. ISBN 7-5615-1460-3.
  • 楊琮. .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8. ISBN 7-211-02957-9.

註釋

  • 李菁,2005,武夷山下:閩越故地 [online]。np:中國中央電視台。1月14日 [引用於2005年1月26日]。全球資訊網網址:
  • 唐風宋韻網頁,2004a,閩越融合逐步漢化 [online]。np:唐風宋韻網頁。10月28日 [引用於 2005年1月21日]。全球資訊網網址:
  • 唐風宋韻網頁,2004b,古遠文明的魅力:閩越王城 [online]。np:唐風宋韻網頁。10月28日 [引用於 2005年1月21日]。全球資訊網網址:
  • 吳守禮,1986,閩南方言過台灣:「綜合閩南方言基本字典」代序 [online]。np:老醫之家:Dr. 吳昭新的Home Page。[引用於2005年1月13日]。全球資訊網網址:
  • 新華網福建頻道,2003,福建歷史沿革 [online]。北京:新華網。[引用於 2005年2月3日]。全球資訊網網址:
  • 新浪,2004,歷史文化積澱豐厚的閩越王城 [online]。南京市:江蘇新聞網。5月24日 [引用於2005年1月21日]。全球資訊網網址:
  • 中華萬年網,nd,楚漢戰爭,見秦朝 [online]。np:中華萬年網。[引用於2005年2月4日]。全球資訊網網址: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閩越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