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風暴海葵 (2017年)

熱帶風暴海葵英語:,國際編號:1724聯合颱風警報中心WP302017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Salome)是2017年太平洋颱風季第24個被命名的熱帶氣旋。「海葵」一名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国家气象中心提供,意思為一種形狀如花朵的海洋動物[1][2]

熱帶風暴海葵
(英文)
路徑圖
熱帶風暴海葵的路徑圖
十分鐘平均風速
熱帶風暴JMA75 km/h
(40 kt
輕度颱風CWB70 km/h
(20 m/s
熱帶風暴 KMA85 km/h
(24 m/s
強烈熱帶風暴 HKO90 km/h
強烈熱帶風暴 SMG92 km/h
熱帶風暴 PAGASA75 km/h
熱帶風暴 NCHMF78 km/h
熱帶風暴 TMD75 km/h
(40 kt
二分鐘平均風速
热带风暴 CMA85 km/h
(23 m/s
一分鐘平均風速
熱帶風暴 JTWC75 km/h
(40 kt
概況
形成日期2017年11月9日
消散日期2017年11月13日
最低氣壓998 hPa
瞬間最大陣風110 km/h
影響
財產損失426萬美元
影響地區菲律賓(呂宋)、中國大陸(華南)、越南(北部)
2017年太平洋颱風季的一部分

發展過程

海葵的形成可追溯到11月6日,當時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的電腦預算,熱帶擾動在11日進入南海後會形成熱帶氣旋[3],行經海域的垂直風切低加上海溫有29度攝氏,利於熱帶系統發展[注 1],在9日中華民國交通部中央氣象局率先在凌晨2時的天氣圖上將該系統標記為熱帶性低氣壓[5],不久後日本氣象廳在上午8時的天氣圖上標記為熱帶低氣壓,不久後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該系統升格為熱帶性低氣壓,給予編號WP302017[注 2],預計進入南海後將逐漸增強,並移向海南島一帶[7],日本氣象廳在同日晚上9時率先將此系統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編號1724,命名為海葵 [注 3][8],不久後中央氣象局和香港天文台分別將海葵升格為輕度颱風和熱帶低氣壓[9],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气象中心也在同日晚上11時7分升格為熱帶風暴[10],此時各國路徑大多預測將在海南島南方通過,後來預測轉向越南登陸。另外,海葵的環流較小,中央氣象局認定七級風半徑只有80公里,而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和香港天文台直到11月10日下午4時才將海葵升格為熱帶風暴[11]。 雖初期有部分氣象部門預測海葵會升格為颱風級,但增強的速度不如預期,之後,國家氣象中心、香港天文台、地球物理暨氣象局一度將海葵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12][13],但隨後因受垂直風切的影響,高低層分離,強度開始減弱[14],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11日晚上11時率先將海葵降格為熱帶性低氣壓,翌日上午9時香港天文台跟進,兩小時後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海葵發出最後的報告,臺灣中央氣象局也在14時把海葵降格為熱帶性低氣壓,而日本氣象廳在14時45分將海葵降格為熱帶低氣壓,翌日臺灣中央氣象局和日本氣象廳在地面天氣圖上標示海葵已經消散。

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在2018年5月1日發佈的「2017年熱帶氣旋最佳路徑數據」中,把海葵的強度向下修訂為熱帶風暴,接近中心最高持續風速從每秒25米(每小時90公里)下調至每秒23米(每小時85公里),並把海葵的中心氣壓上調至990百帕斯卡[15]

影響

菲律賓

當地發出之最高風暴信號:二號風暴信號

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在9日上午8時發出一號風暴信號,當時海葵位於蒙德拉貢[16],由於海葵在菲律賓境內增強為熱帶風暴,達到二號風暴信號的標準,在同日晚上11時海葵位於馬塔阿斯那卡海時發出二號風暴信號[17]隨者海葵離去,翌日上午8時海葵位在伊巴西南方90公里時取消二號風暴信號[18],並在三小時後海葵移到奥隆阿波時取消所有風暴信號[19],影響菲律賓期間,未造成重大傷亡及財產損失。

中國大陸

当地发布之最高台风预警信号: 颱風藍色預警信號
各行政區發出之最高預警信號
行政區最高預警信號
海南省 颱風藍色預警信號

由於海葵進入南海,逐漸對海南島構成威脅,国家气象中心在10日上午6時發出颱風藍色預警信號,當時位於海南省三沙市永兴岛東南東方约830公里。

香港

海葵曾經以強烈熱帶風暴強度在香港以南400至500公里內掠過,但當時由於風暴的環流小,所以香港天文台沒有發出任何熱帶氣旋警告信號。天文台表示,海葵將會在11日到12日間最接近當地,而且會和東北季風產生共伴效應影響,對香港帶來較大的風勢,也會下雨,香港天文台於11月11日晚上9時40分發出強烈季候風信號[20]。若當時天文台發出了熱帶氣旋警告信號,則會成為香港有紀錄以來第二遲發出的一次,僅次於1974年的颱風艾瑪。

熱帶氣旋警告使用紀錄

菲律賓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 風暴信號
上一熱帶氣旋 一號風暴信號
    2017-11-09 08:00-2017-11-10 11:00
下一熱帶氣旋
颱風達維 熱帶風暴鴻雁
颱風卡努 二號風暴信號
    2017-11-09 23:00-2017-11-10 08:00
熱帶風暴啟德

中國大陸

国家气象中心 颱風預警信號
上一熱帶氣旋 颱風藍色預警信號
    2017-11-10 06:00-2017-11-12 18:00
下一熱帶氣旋
強颱風達維 熱帶風暴鴻雁

註釋

  1. 由於強烈的垂直風切變會干擾對流,使熱帶氣旋的結構受破壞、甚至系統高低層分離,熱帶氣旋必須在垂直風切變較弱的環境才可順利發展。[4]
  2.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是一個聯合美國海軍美国空軍的專責小組,並會為西北太平洋或其他洋域發出熱帶氣旋警告並編號。其編號有正式編號與通用編號兩種:前者由2個英文字母及6位數組成,前兩位為洋域代碼(WP代表西北太平洋,包括南海、東海),中間兩位代表熱帶氣旋當年在洋域內之形成次序,後四位為當年公元紀年(2017);後者則由兩位數及一個英文字母組成,前兩位數指熱帶氣旋於當年在英文字母所表示的區域內形成次序,英文字母為洋域代碼(W同前述之WP範圍),此編號系統每年重新開始,故無專屬性。換言之,「WP302017」及「30W」皆指2017年第30個於西北太平洋(包括南海、東海)區域內形成的熱帶氣旋,惟注意「30W」用法僅限於2017年。[6]
  3. 日本氣象廳世界氣象組織指定的西北太平洋區域專責氣象中心,負責該區域內(包括南海、東海)的熱帶氣旋正式編號與命名工作:每當該機構把一個熱帶性低氣壓升為熱帶風暴時,該機構亦會依照在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上通過的名稱表作出命名,同時給予4位數字的國際編號。前兩位為當年公元紀年最後兩位數(2017),後兩位代表海葵是當年被日本氣象廳24個升為熱帶風暴熱帶氣旋

參考資料

  1. 香港天文台. . [2017-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3). 一種形狀如花朵的海洋動物(繁體中文)
  2.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 [2017-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11月4日).(繁體中文)
  3. .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7-11-06 [2017-11-09].
  4. 香港熱帶氣旋追擊站. . [2015-08-18].(繁體中文)
  5. . 蘋果日報. 2017-11-09 [2017-11-09].
  6.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 美國海、空軍. 2011 [2011-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7-26).(英文)
  7. 胡家欣. . 香港01. 2017-11-09 [2017-11-09].
  8. . 蘋果日報. 2017-11-09 [2017-11-09].
  9. . HiNet 新聞社群. 2017-11-10 [2017-11-10].
  10. . 人民網. 2017-11-10 [2017-11-10].
  11. . on.cc東網. 2017-11-10 [2017-11-10].
  12. . 明報新聞網. 2017-11-11 [2017-11-12].
  13. . 南海网. 2017-11-11 [2017-11-12].
  14. 吳德榮. . 三立新聞網. 2017-11-12 [2017-11-12].
  15. 中國國家氣象中心. . 2018-05-01 [2018-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16).
  16. .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 2017-10-09 [2017-10-0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07-15).(英文)
  17. (PDF).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 2017-11-09 [2017-11-1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7-11-10).(英文)
  18. (PDF).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 2017-11-10 [2017-11-1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7-11-10).(英文)
  19. (PDF).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 2017-11-10 [2017-11-1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7-11-10).(英文)
  20. 李慧妍. . 香港01. 2017-11-09 [2017-11-10].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熱帶風暴海葵 (2017年)
太平洋颱風季
主題頁 - 專題 - 編輯指南
前任
2012年
太平洋颱風季名稱
海葵 Haikui
現任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