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權

父權英語:)指在父系制度下,父親所擁有的生產支配權及親權[1]。儘管存在程度上的個體差異和文化差異,總體來說,世界各地都是由男性控制著經濟資源。根據進化心理學,這種性別差異可能是女性擇偶偏好和男性競爭策略協同進化的結果[2]

與「父系」概念的不同

由於父系與父權概念皆是以性別為基礎進行運作,因此使用上兩者經常混淆。父系專指親代子代之間的傳承方式是為父傳子。而父權專指以性別進行權力劃分,強調推崇陽剛氣質,鄙棄陰柔氣質的權力運作模式;

陽剛氣質與陰柔氣質

一些女性主義支持者認為,父權體制並不只是形容體制,而是認定男性是陽剛的,女性是陰柔的的一種思想。 而陽剛氣質比陰柔氣質優越。因此在父權體制中,男性被認為是比女性是優秀的類別。然而實際上,每個人都有程度不一的陽剛與陰柔氣質,但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往往會依性別或其他文化因素被壓抑或發展(例如有些文化強調合作和諧、有些強調競爭)。而這種將性格特質分類並貼上優劣標籤的狀況,相應產生了對陰柔氣質的厭惡,並進而造成所謂的厭女症。厭女症並非獨限男性,女性亦有厭女症。

父權體制與壓迫

對女性而言,若要在父權體制中獲得權力,唯有二途:一是服膺於父權認定的次等位置,藉父權體制中許可的方式獲得權力。獲得權力的方式與所在文化有相當關聯,例如在華人社會中,母親可以依靠兒子獲得權力(而女兒並無法使母親取得地位、權力)。二是展現陽剛氣質,獲得父權體制中對陽剛氣質的獎勵。然而這種方式的風險在於:父權體制認為女性是陰柔的,因此無論如何女性都不可能成為「真正的」陽剛。而在女性展現陽剛特質的過程中,男性可能會因感覺「陽剛氣質」被「陰柔氣質」汙染,男性己身的陽剛氣質受到挑戰,進而攻擊或排斥女性。這在性別高度分化的工作場域中特別容易發生(參考電影北國性騷擾)。

而必須注意的是:除了父權之外,社會還有許多其他權力的運作方式,例如族群、階級等等。這些因素交織之後,就產生各種不同的權力運作體制。然而因為性別是各社會皆蘊有的因素,且從有人類時便有性別存在,因此其特別容易受到注目。

在父權體制中,男性不一定全然受惠,因父權體制也對男性有諸多要求。身為男性並不代表就能夠從對陰柔氣質的貶抑中逃脫,男性仍會不斷被檢視與評比。不夠陽剛、不斷被質疑不夠「男人」,而要不停證明自己夠陽剛,稱得上是「男人」。而為了與陰柔氣質劃分界線,攻擊陰柔氣質是最佳的方式之一。因此不夠陽剛的男性、所有女性都是攻擊與貶抑的對象。

而只要服從某些規則,女性也可能從父權體制中獲得獎賞。同樣的,女性也可能成為父權體制中的壓迫方,例如同學長學弟制一般,壓迫其他女性,指責其他女性為何不順從於父權體制賦予其的角色與位置。也有可能挾著父權體制對男性的要求,指責男性不夠陽剛、不像「男人」。


性別政治与女性主义

不少女性主义者主张挑战父权主义,他们认为父权主义是对女性的压迫,但卻忽視了女性從父權體制中得利的部份。

随着女性的就業及教育水平增加,女性逐漸需要依靠自己的勞力在社會上工作,但在社會習慣、體制等許多層面,仍然存在著父權結構。

参考文献

  1. .
  2. . 北京: 商務印書館. : 378.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