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祖

王建祖1879年-1935年),字長信廣東省廣州府番禺縣瑶頭鄉(今佛山市南海區和顺镇)人,晚清民國初年學者。

王建祖
个人资料
出生?年?月?日

他的父親是鑑平。有兩個弟弟,成祖及彦祖。他們先後就讀於美國康奈爾大學。後者,與胡適先生善,一起前往康奈爾大學就讀,及後同在北京大學任教。

經歷

初學於香港皇仁書院北洋大學。光緒二十七年,任南洋公學教員。

後於北京法政專門學校、北京大學任法律學教授。

清末,列强欺凌,國势積弱。清政府撰拔青年才俊出國留学,王建祖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畢業于北洋大学,原本要被派往日本,後又改入美國加州大学,攻讀經濟法。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畢業歸國,通過學部考試,賞給法政科進士。三十四年(1907年)授翰林院檢討

随後,他充當赴美專使唐绍儀的随團参赞。再次回國後,王建祖担任了蘇州财政监理官。

民國初建,王建祖出任北京大學教授兼法科學長,為時數年。1913年,法政科改稱法科,林行规、王建祖、黄右昌相继為法科學長。他弟弟彥祖也是法科教授。當時,北大有4位學長,其他3位是——文科學長陳獨秀、理科學長夏元磲、工科學長長温宗宇。

孫中山的廣東軍政府成立後,他担任财政部次長,此後歷任菲律賓實業银行總經理、上海特區臨時法院推事等職。1927年后,王建祖担任司法院秘書、最高法院推事、行政法院评事。儘管公事繁重,他還承担了培训法官、講授法律課程的重任。

王建祖颇有學者風範,翻譯了歐美法學名家的著作。

他有一個兒子,在1932年的淞滬抗戰中,被日軍俘擄。此前,王建祖已患心臟病,聽說愛子遭難,病情轉重。

1935年,王建祖病逝于南京。他儇有3個女兒,去世時,其中一個女兒已經從燕京大學畢業,在實業部统計科担任科员。1935年11月22日,王建祖葬于中山門外的永安公墓。他的墓志铭,由廣東老鄉、前清進士關庚麟撰文;書丹(用朱砂將文字書寫在碑石上)者,亦是他的廣東老鄉羅惇爰(上加日),羅氏为康有為弟子,以書法名世。

著作

  • 譯述《基特經濟學》
  • 譯《歐洲文明史》光緒二十八年。

參考文獻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