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加羅爾

班加羅爾(Bengaluru,卡納達語国际音标 /'bɛŋgəɫurʊ),是印度卡纳塔克邦的首府。班加罗尔人口超過一千萬,為印度第三大城市,第五大都會區。班加羅爾位於印度南部的德干高原,海拔超過三千英尺。

邦加羅爾
(康納達語)
(印地文)
Bangalore(英文)
Metropolis
自頂部順時針:UB城印孚瑟斯Lal Bagh的溫室、Vidhana Soudha濕婆像、巴克曼內科技園
綽號:印度硅谷
花園城
邦加羅爾
坐标:12°58′44″N 77°35′30″E
國家印度
卡納塔克邦
班加羅爾市區縣
建立1537年
政府
  市長Shantakumari
面积
  市區741 平方公里(286 平方英里)
海拔[1]920 米(3,020 英尺)
人口(2011年)[2]
  Metropolis8,425,970人
  排名全國第2位
  都會區[3]8,499,399
  排名全國第5位
居民称谓Bengalurean / Bengalurinavaru
Pincode(s)560 xxx
電話區號+91-(0)80
車輛號牌KA-01, 02, 03, 04, 05, 41, 50, 51, 53, 58, 59, 60, 61
網站www.bbmp.gov.in

班加羅爾神廟中的石刻銘文可追溯到公元890年左右,銘文中最早提到了“班加羅爾”這個名字。班加羅爾區域曾隸屬於古印度的西恆伽王朝朱羅王朝曷薩拉王朝,其後的毗奢耶那伽罗王朝封建地主Kempe Gowda在西元1537年正式建都並取名(卡納達語)邦加魯魯(Bengaluru),Kempe Gowda 在此建立一座土城,其四周漸漸發展出商業市集,其後的都市與道路皆以此為軸心向外擴張。

班加羅爾簡易地圖

1638年,印度教王朝馬拉地帝國佔領並統治班加羅爾,半世紀後蒙古民族的蒙兀兒帝國佔據其地,又將其轉售予毗奢耶那伽罗王朝下屬的邁索爾王國。十八世紀末,在英國於第四盎格魯邁索爾戰役取得勝利後,班加羅爾也一併被英國東印度公司佔領,原先隸屬於邁索爾王國底下的諸侯傾向英國占領者,並得到了班加羅爾城的行政控制權,名義上為英屬印度政權底下的自治區。1947年印度脫離英國統治短暫地成立印度自治領,班加羅爾成為邁索爾邦(今日卡納塔克邦前身)首府,並在印度共和國建立後維持其卡納塔克邦首府的地位。班加羅爾市於2006年正名為卡納達語的「邦加魯魯」。

印度独立后,班加羅爾发展成重工业(印度太空研究組織等)的中心。近10年来,高科技公司在班加罗尔的成功建立使其成为印度科技的中心,被稱為“印度的矽谷”;由於班加羅爾是印度首屈一指的IT產業重鎮,地位與台灣新竹科學園區相近。班加罗尔的科技公司任用印度电脑工程师的30%左右。班加羅爾與矽谷的時差近半天,故可與美國IT產業進行接力工作:當美國矽谷的廠商下班後,可將技術文件及相關資料傳到班加羅爾的廠商接力製作,半天後印度廠商下班,即可上傳回矽谷的廠商繼續製作。班加羅爾是印度增長第二快的大都市。它是許多教育和研究機構的所在地。印孚瑟斯威普羅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的總部位於班加羅爾。

教育

参见:班加羅爾高等教育机构列表

班加羅爾早期教育

直到19世纪早期,班加罗尔的教育主要是由宗教领袖管理,而且仅限于宗教学生[4] 。 西方的教育制度是在Mummadi Krishnaraja Wodeyar的统治时期引入的。随后,英国卫斯理教会代表团在1842年建立了第一所英语学校,圣约瑟夫的印度机构[5]。 班加罗尔高中是由迈索尔政府于1858年开办的,而主教棉花男子学校的学校于1865年成立。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乔治六世国王在班加罗尔开始了乔治国王的军事学院;这所学校被称为班加罗尔军事学校[6][7]

基础教育

在独立后的印度,儿童学校(16个月- 5年)被称为托儿所、幼儿园或游戏学校,这些学校广泛地基于蒙特梭利教育法多元智能理論[8]教育的方法[9]。 中小学教育在班加罗尔是提供的各种学校隶属于董事会的教育之一,如中学毕业证书(SSLC),印度中等教育证书(ICSE),中等教育中央委员会(CBSE),国际学士学位(IB)、國際中學教育普通證書(IGCSE)和国家开放教育研究所(NIOS)。[199]班加罗尔的学校要么是政府办的,要么是私立的(由政府资助和非资助)。[10] 班加罗尔有相当数量的国际学校,便于外籍人士和IT人群子女就读。[11] 在完成中学教育后,学生可以进入大学预科(PUC),或者在三种流派中继续读高中——博雅教育、商业或科学。或者,学生也可以参加文凭课程。在完成所要求的课程作业后,学生通过横向进入进入大学的一般或专业学位[12][13]


高等教育和研究机构

印度國立法律大學, 被称为“东方哈佛”的premier law大学
基督大学
印度管理研究所邦加羅爾分校印度首屈一指的管理机构之一。

班加罗尔是印度科技研究的枢纽,其中的印度科学学院是印度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学和研究所。 班加罗尔大学成立于1886年,提供了超过500所大学的隶属关系,学生总数超过30万。这所大学在班加罗尔有两个校区——Jnanabharathi和中央学院[14]

维斯瓦拉亚工程学院成立于1917年,由Bharat Ratna Sir M创立,是班加罗尔大学唯一的工程学院。班加罗尔还有许多隶属于维斯瓦拉亚科技大学的私立工程学院。

印度科學理工學院,於1909年為了完成塔塔集團創辦人賈姆希德吉·塔塔的遺願所設立,是印度歷史最悠久的科研教育機構[15][16]印度国家生物学中心(NCBS),贾瓦哈拉尔·尼赫鲁高等科学研究中心(JNCASR),印度天體物理研究所拉曼研究所,以及国际理论科学中心,是印度科学研究和研究的主要机构。全国知名专业机构,如班加罗尔农业科学大学的(UASB),国家设计院,国家时尚技术研究院(NIFT),印度国家大学法学院(NLSIU),印度管理研究所邦加羅爾分校,木材科学与技术研究所(ICAR-National)动物营养学和生理学研究所(NIANP),印度统计研究所班加罗尔国际信息技术研究所(IIIT-B)位于班加罗尔。这个城市也是印度国家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研究所(NIMHANS)的首要精神卫生机构所在地。

班加罗尔的私立大学包括SVKM's NMIMS认为大学基督大学耆那大学班加罗尔的医学院包括圣约翰医学院[17][18]班加罗尔医学院和研究所(BMCRI)[19]

交通

班加罗尔虽然成了许多高等科技公司的基地,但基础设施建设尚未跟上,交通拥挤,经常停电,许多公司要求市政尽快改进设施建设,修建地铁等交通枢纽以缓解交通拥挤现状。

班加羅爾國際機場是印度第四繁忙的機場,有航班飞往倫敦巴黎新加坡香港等。

班加羅爾 (1951-1980)气候平均数据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平均高温℃(℉) 27.0
(80.6)
29.6
(85.3)
32.4
(90.3)
33.6
(92.5)
32.7
(90.9)
29.2
(84.6)
27.5
(81.5)
27.4
(81.3)
28.0
(82.4)
27.7
(81.9)
26.6
(79.9)
25.9
(78.6)
29.0
(84.2)
平均低温℃(℉) 15.1
(59.2)
16.6
(61.9)
19.2
(66.6)
21.5
(70.7)
21.2
(70.2)
19.9
(67.8)
19.5
(67.1)
19.4
(66.9)
19.3
(66.7)
19.1
(66.4)
17.2
(63)
15.6
(60.1)
18.0
(64.4)
平均降水㎜(英寸) 2.7
(0.106)
7.2
(0.283)
4.4
(0.173)
46.3
(1.823)
119.6
(4.709)
80.6
(3.173)
110.2
(4.339)
137.0
(5.394)
194.8
(7.669)
180.4
(7.102)
64.5
(2.539)
22.1
(0.87)
970.0
(38.189)
来源:Indian Meteorological Department

友好城市

參考資料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班加羅爾分類
維基導遊上的相關旅行指南:班加羅爾(英文)
  1. H.S. Sudhira; T.V. Ramachandra; M.H. Bala Subrahmanya. . Cities (PDF) (Bangalore: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System (Centre of Ecological Sciences), Indian Institute of Science). 2007, 24 (5): 382 [2015-02-12]. doi:10.1016/j.cities.2007.04.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24). |contribution=被忽略 (帮助)
  2. (PDF). censusindia.gov.in. [30 January 201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9-18).
  3. (PDF). Provisional population totals, census of India 2011. Registrar General & Census Commissioner, India. 2011 [26 January 201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12-25).
  4. Rao 1929,第494页
  5. , stjosephsindianinstitutions.com, (原始内容存档于24 March 2014) 已忽略文本“web” (帮助)
  6. Rao 1929,第497页
  7. Punekar, Vijaya Bhaskar. . Popular Prakashan. 1974: 54. ISBN 9788171540129.
  8. Gopalakrishnan, Karthika. intelligence/articleshow/5224559.cms?referral=PM 请检查|url=值 (帮助). The Times of India. 13 November 2009 [1 December 2015].
  9. . The Times of India. 9 August 2003 [16 October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11).
  10. . Deccan Herald. 1 July 2004 [16 October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6 November 2007).
  11. Ullas, Sruthy Susan. . The Times of India. 2 July 2013 [1 December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20).
  12. . The Indian Express. 29 August 2013 url= http://newindianexpress.com/cities/bangalore/Diploma-students-have-a-chance-in-government-engineering-colleges/2013/08/29/article1757185.ece.
  13. Khongwir, Darinia. . The Times of India. 6 May 2009 [14 September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2).
  14. . The Times of India. 9 January 2007 [16 October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11).
  15. . [2014-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9).
  16. General Info - About IISc存檔,存档日期2008-04-15.
  17. Parvathi Menon and Ravi Sharma. work= the Hindu, Volume 23 – Issue 17 请检查|url=值 (帮助). 8 September 2006 [25 January 2012].
  18. . The Times of India. 27 June 2011 [14 September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1).
  19. . M. P. Birla Institute of Fundamental Research. [6 May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20).
  20. . The Minsk Herald. 1 January 2016 [2018-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21).
  21. . Asia Matters for America. [5 Ma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7).
  22. . The Hindu. [25 February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30).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