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萊文斯

理查德·萊文斯英語:1930年6月1日-2016年1月19日),綽號「迪克」,從事多種人口學研究,為生態學家、人口基因學家及數學生態學家。萊文斯任教於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並長期推動政治改革。萊文斯最知名的研究包括:「環境轉變之進化論」(Evolution in changing environments)以及「後設族群學」(metapopulations)。

理查德·萊文斯 - 掌声在理查德·莱文斯在他的2015年5月23日85周年座谈会致敬晚宴

萊文斯的著作及演講風格十分精煉。受到馬克思主義的學術理論所啟發,萊文斯的分析取向並不以大眾化題材為目標,也因此,其論著與一般生態學或演化論學迥然不同。當他在芝加哥大學的任教期間,上其研究所課程的學生們建議應修其課程至少三次:第一次是配合萊文斯的授課速度調整自己的學習步調,第二次是徹底了解課程的基本概念,而第三次則能領會課程的精妙與深廣之處。

此外,萊文斯亦著作有關生物學建模學(Modelling)的哲學論述。其中一篇具有影響力的作品是《族群生物學的建模策略》(The Strategy of Model Building in Population Biology)。其著作啟發了許多當代的生物哲學家們。身為馬克思主義的學者,萊文斯以馬克思的學術著作《大綱》(Grundisse,即馬克思另一著作《政治經濟學》(Das Kapital)的手稿)做為基礎架構,進而應用於「環境轉變之進化論」(Evolution in changing environments)的相關研究。萊文斯並與演化論基因學者理查德·路溫頓(Richard Lewontin)合作,於生物學的相關領域,例如方法論,哲學,及社會政策建議等方面,有相當豐富的著作,當中許多作品已被集結於《辯證生物學》(The Dialectical Biologist)期刊。於西元2007年,兩位學者的諸多著作被收錄於《影響生物學之著作:生態,農業,與健康之辯證學文集》(Biology Under the Influence: Dialectical Essays on Ecology, Agriculture, and Health)。

萊文斯亦曾偕同路溫頓以假名伊沙朵·那比(Isadore Nabi)發表了一系列評論社會學及生態系統建模論(systems modeling in ecology)的文章並受到熱烈回響。然而這位虛構的美國科學家那比所締造的學術成就,也顯示了當時美國編輯界對作者真實身份的確認與調查,仍有其疏忽之處。

早年生涯及學經歷

1930年6月1日,理查德·萊文斯出生於紐約市布魯克林區。身為烏克蘭猶太人後裔,萊文斯是在政治科學震盪的社會氛圍當中,以及傾向共产主义的家庭環境下成長。十歲時,萊文斯深深到受馬克思生物學者哈爾丹(J. B. S. Haldane)的作品所啟發。萊文斯十分推崇哈爾丹,並認為哈爾丹的卓越貢獻應該等同於科學界的愛因斯坦

進入康乃爾大學後,萊文斯修習農業學以及數學。於1950年,萊文斯與波多黎各的作家羅莎里奧·莫拉雷斯(Rosario Morales)結婚。萊文斯畢業當時,由於被康乃爾大學列入黑名單,萊文斯夫婦兩人只好移居波多黎各過著農牧生活,並且從事促進農村活化的運動(rural organizing)。1956年,萊文斯夫婦返回紐約市,同年萊文斯獲得哥倫比亞大學的博士學位。1961年至1967年期間,萊文斯成為波多黎各獨立運動的重要活動人士。此外,1964年萊文斯首次造訪古巴,由此機緣與古巴的生物學者們進行長期科學及政治的合作運動。然而,由於萊文斯參與波多黎克的獨立運動以及反戰爭運動,波多黎各大學取消其終身教職。因此,於1967年萊文斯夫婦帶著三個孩子(奧羅拉、里卡多以及亞歷山卓)移居芝加哥。於芝加哥大學任教期間,萊文斯結識路溫頓。此外,萊文斯全家亦曾居住於新罕布夏州。後來接受學者威爾森(E.O. Wilson,稍後兩人曾對社會生物學的觀點展開辯論)的邀請與贊助,萊文斯夫婦遷居至哈佛。萊文斯也曾被美國國家科學研究院(US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遴選為院士,但萊文斯拒絕該頭銜,因為美國國家科學研究院在戰爭期間協助指導美國軍隊。

萊文斯有豐富的學術及實務經歷。舉例來說,萊文斯被授獎為人口科學的約翰·路克教授(John Rock Professor of Population Sciences)。此外,萊文斯於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之全球健康與人口學系(Global Health and Population)擔任人口生態學計畫(Human Ecology program)的主持人。由於萊文斯是若干政治組織的會員,包括美國共產黨波多黎各共產黨,以及波多黎各社會黨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曾因此一度將其列入調查名單。數十年來,萊文斯致力於將生態學應用至諸國的農業領域,尤其關懷經濟處於劣勢的開發中國家。

2011年,當萊文斯的妻子羅莎里奧過世後,萊文斯的女兒奧羅拉搬至麻省劍橋與萊文斯同住,照料其生活起居。

環境轉變之進化論

在萊文斯的研究發表之前,原本人口基因學假設環境是恆定的,而數學生態學也假設物種的基因組成是恆定的。然而,萊文斯的情境建模研究卻發現在環境改變時,演化也開始出現。在萊文斯的建模研究中,最令人驚訝的發現是物競天擇(seleciton)未必使某個物種產生對環境最大的適應能力。相反地,有些物種會選擇讓自己滅絕(extinction)。稍後,萊文斯將其1960年代在古巴授課的內容及研究成果集結成書,名稱為《環境轉變之進化論》(Evolution in Changing Environments)。此外,萊文斯廣泛地將數學運算,包括若干自己研發的公式(當中若干運算在純粹數學以及經濟學界已被發現,但當時萊文斯並不知曉),convex set theory for fitness sets(源自經濟學者J. R. Hicks的公式),以及賽渥·萊特的路徑分析(Sewall Wright's path analysis),應用於因果回饋循環(causal feedback loops)的分析。

後設族群學理論

「後設族群學」這個名稱的制定是源自於萊文斯在1969年著作中的描述:族群當中的族群(population of populations)。物種成群居住於適合的各個環境而組成某地域(patch)的次族群(sub-population)。然而,這些當地的族群系統可能會消滅(extinction),也可能被其他地域遷徙過來的移民所統治(colonizations)。因此,當地族群的命運取決於消滅以及被統治兩種力量的平衡。萊文斯引進一個建模系統來描述這平均地域佔領(average patch occupancy)的動態過程。受到萊文斯研究的影響,後設族群學已然成為空間生態學(spatial ecology)、應用保育生物學(applications in conservation biology)、族群管理(population management),以及蟲害控制學(pest control)的重要研究範圍。

受獎紀錄

  • 愛登堡科學與社會獎章
  • 盧卡斯廿一世紀獎(基於萊卡斯對於數學生態學的卓越貢獻)
  • 許多波多黎各以及古巴的獎章(基於萊卡斯對於生態學以及農業學的貢獻;最新的獎項為古巴科學研究院頒發的三十周年獎章)
  • 羅伯伍德強森基金會(Robert Wood Johnson Foundation)頒發的健康政策研究研究人員獎章
  • 哈瓦那大學(University of Havana)環境科學榮譽博士
  • 亞特蘭提克大學(College of the Atlantic)人類生態學榮譽哲學碩士
  • 美國公共衛生協會2007年米爾頓泰瑞斯全球健康獎章(Milton Terris Global Health Award)及榮譽演講:「一足進,一足出 」(One Foot In, One Foot Out)
  • 2015年5月21日至5月23日哈佛公共衛生學院萊文斯教授八十五歲慶生活動:「真理全然存在 」(The Truth is the Whole)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