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里镇
瑶里,古名窑里,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东北部,距景德镇市区约55公里,北部与安徽省的休宁县毗邻;东部与江西省的婺源县接壤。瑶里始建于西汉末年,因陶瓷发祥地而得名,现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瑶里还以茶叶闻名,素有“瓷之源、茶之乡、林之海”之美誉[2]。2005年该镇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矿山公园、4A级旅游景区、中国首批生态村。[3]
瑶里镇 | |
---|---|
镇中心区域的自然风景 | |
概览 | |
国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上级行政区 | 浮梁县 |
行政区类型 | 行政建制镇 |
行政区划代码 | 36 02 22 105 |
村级区划单位数 | 11 |
- 社区数 | 1 |
- 行政村数 | 10 |
地理、人口、经济 | |
坐标 | 29°32′52″N 117°34′39″E |
总人口 | 13000人[1] |
其他 | |
邮政编码 | 333411 |
电话区号 | +86 (0)798 |
时区 | UTC+8(北京时间) |
历史
明代以前,瑶里一直是景德镇地区的制瓷中心,之后(特别是到了清代),由于长期的大规模开采,境内的高岭土储量大量减少,制瓷的主要原料应接不济,导致瓷器作坊和瓷工南迁至景德镇。至今瑶里仍留存有古矿坑、窑址和作坊;水运码头、古驿道、商业码头、集镇、村落等遗迹[4]。
1937年,中国共产党军事将领陈毅在此将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进行军事整编,中国共产党官方称其为瑶里整编,整编的主要内容是:统一番号、思想整顿、加强军事训练和部队扩编等。整编后的游击队被编入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二团第三营,陈毅任第一支队司令员。浮梁县政府于1988年在当年事发地建有“瑶里改编纪念碑”,之后又对陈毅居住过的民宅进行了修缮,并辟为“陈毅旧居”纪念馆[5]。
地理
瑶里地处皖赣交界的山区,镇中心坐落在山谷地带,海拔约200米;北部及东北地势较高,海拔多在400米以上,与安徽省接壤的五股尖海拔1618米[1]。境内生态环境良好,植被茂密且种类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4%以上,其中不乏原始森林。瑶河是瑶里境内唯一的大河,由北向南从镇中心穿过,河水清澈见底,放养了较多的观赏鱼。瑶里的气候特征与景德镇市区差异较大,冬季极端最低气温可在摄氏零下8度以下,非常寒冷,下雪也比景德镇城区大而厚;由于植被茂密,夏季白天纵然是高温,晚上也十分凉爽。
经济与物产
中华民国及其以前的明清时期,瑶里系当年浮梁县重要的工商城镇,商业经济非常发达,尤其以陶瓷生产出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瑶里的陶瓷产业逐步向景德镇城区迁移,现今几乎没有陶瓷工业和陶瓷商贸活动。据江西省的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瑶里镇国内生产总值为人民币20651万元,财政收入214.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29元[3]。 瑶里镇已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历史文化名镇,从而使其在周边地区的知名度日益显现。而今,外地人赴瑶里的旅游消费已经构成镇政府重要的财政收入。[1]
瑶里盛产茶叶,尤以绿茶出名。每年新茶上市时,瑶里镇的商业区会云集大量商贾前来采购。苦竹豆腐是瑶里的特产,在景德镇地区具有较大名气。
民俗文化
历史上,瑶里与安徽南部的休宁、祁门、歙县、黟县和屯溪属于同类文化整体,即徽州文化圈,故瑶里民俗习惯接近皖南的徽派文化。徽派建筑是瑶里镇的一大特色,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瑶河两岸,特别明清时期古老的建筑至今保存完好,与江西省婺源县的古建筑十分类似,尽显徽派建筑风格。每年的中国农历新年,镇上都要举办舞龙活动,场面热烈。[1]据村民介绍,如果舞龙队伍进到家里,暗地扯几条“龙须”会给全家带来好运,特别是新婚夫妇将“龙须”放在枕头下则会有早得贵子的兆头。瑶里的语言属徽州方言,而景德镇大部分地区属赣方言,故其语言与景德镇话迥异。
旅游
瑶里是景德镇市的重点旅游区,镇内建有与旅游配套的卧龙潭宾馆,主要景点有:
中国传统村落
2012年,高岭村、绕南村被评为首批“中国传统村落”。
注释及參考文獻
- . [2010-08-23] (中文(简体)).
- . [2009-08-28] (中文(简体)).
- . 江西文明网. [2009-08-28] (中文(简体)).
- . 中国江西网. [2009-09-26] (中文(简体)).
- . 瑶里风景区. [2009-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14) (中文(简体)).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