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
歙县 | |
---|---|
县 | |
![]() 歙县许国石坊 | |
国家 | ![]() |
隶属行政区 | 安徽省黄山市 |
区划类别 | 县 |
区划代码 | 341021 |
政府驻地 | 徽城镇 |
经纬度 | 29.87°N 118.42°E |
总面积 | 2236平方千米 |
总人口(2002) | 50万人 |
邮政编码 | 245200 |
电话区号 | +86 (0)0559 |
历史沿革
秦代即置歙县,先后属会稽郡、丹阳郡、新安郡等。隋灭陈后,设歙州,治所在歙县。北宋徽宗时,平定方腊之乱后,将歙州改名为徽州。元设徽州路,明清时为徽州府。自隋至近代,歙县作为徽州首县,就一直是徽州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1988年,原徽州地区撤地设市(黄山市),将歙县西部地区析置徽州区。
行政区划
徽城镇、深渡镇、北岸镇、富堨镇、郑村镇、桂林镇、许村镇、溪头镇、杞梓里镇、霞坑镇、岔口镇、街口镇、王村镇、雄村镇、三阳镇、坑口乡、上丰乡、昌溪乡、武阳乡、金川乡、小川乡、新溪口乡、璜田乡、长陔乡、森村乡、绍濂乡、石门乡、狮石乡和歙县经济开发区。
风景名胜

歙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保留有众多文物古迹。现歙县的县城徽城镇就是原来的徽州府城。有两山横亘城中,将古城一分为二:东为古歙县附郭城,被群山环抱,状似半月;西为古徽州府城,面对练江,地势开阔。城郭为明代所建,目前仅存数座门楼和部分城墙。除县城,各古村如渔梁村、棠樾村、北岸村等遍布有大量历史街巷和古代建筑,其中民居、祠堂、牌坊被称作为徽州建筑三绝。徽州的民居选址注重风水,装饰精美且富有文化气息。祠堂和牌坊也各具特色。
在歙县境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6处:徽城镇的许国石坊、渔梁坝、长庆寺塔;郑村镇的棠樾石牌坊群和郑村郑氏宗祠;许村镇的许村古建筑群;雄村乡的竹山书院;昌溪乡的员公支祠、昌溪周氏宗祠。
- 徽城镇的新安碑园石刻、渐江墓、太平桥、南谯楼、圣僧庵壁画、新州石塔、方士载宅、东谯楼、曹氏二宅;
- 郑村镇的棠樾古民居、郑村忠烈祠坊、黄宾虹故居、贞白里坊、稠墅牌坊群;
- 坑口乡的方春福宅;
- 街口镇的张林福宅;
- 富堨镇的丰口四面坊;
- 桂林镇的殷尚书坊及大司徒坊;
- 北岸镇的潘氏宗祠、吴氏宗祠、风雨廊桥、天心堂;
- 三阳乡的敬本堂;
而市级、县级的文物保护单位则更多。
水災
2020年7月7日首日高考遇上中國南方水災,歙縣城區處於四條河流的交匯处,河水倒灌進城區,内涝水位抵胸部。[6][7]家長、消防需通過衝鋒舟、皮划艇、救生艇、船隻護送考生抵考場。[6][8]歙县2,207名實際參加高考的考生,只有500多名抵考場。[9][10]监考老师要坐装载机內的铲斗到考场。[10][6]因此歙縣的语文、数学考试要延期並更換试卷。[11][12]歙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匿名人員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内涝“是上游降雨量太大,已经超过水库的调控能力,水从大坝上漫过去了」(註:即漫壩)。[13]
参考文献
- 《徽州方言研究》,平田昌司,1998年,東京:好文出版。轉引自. 复旦大学中华文明数据中心網站.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20.
- . 星球地图出版社. 2008. ISBN 978-7-80212-461-5.
- 依次為端硯、歙硯、洮硯、澄泥硯
- 安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文物局.
- (組圖、铲斗影片)崔德興. . hk01. 2020-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7).
- (央視直播截圖)郭肖. . 風聞. 2020-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7).
- 巫慧. . 新京報. 2020年07月07日10:4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7).
- 秦珍子. . 新浪教育冰点周刊. 2020年07月0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7). 原刊於中國青年網.
- (铲斗影片). 上观新闻. 2020-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7).
- 贾天荣,马旭. . 东方网·纵相新闻. 2020-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7).
- 胡霈霖. . 安徽商报微信公眾號. 2020-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7). 原刊於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 朱雷,薛莎莎,喻琰,林奕菲. . 澎湃新闻. 2020-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