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都茲
瓦都茲(德語:;德语发音:[faˈdʊt͡s] 或 [vaˈduːt͡s])是列支敦斯登的首都,座落於萊因河河谷沿岸的一處高地上,擁有5,000上下的人口,其中絕大部分都是羅馬天主教信徒。
瓦都茲 Vaduz | |||
---|---|---|---|
首都 | |||
![]() 瓦都茲 | |||
| |||
![]() 瓦都茲在列支敦斯登的位置 | |||
![]() ![]() 瓦都茲 瓦都茲在列支敦斯登的位置 | |||
坐标:47°08′23″N 9°31′19″E | |||
國家 | ![]() | ||
面积 | |||
• 总计 | 17.3 平方公里(6.7 平方英里) | ||
海拔 | 455 米(1,493 英尺) | ||
人口(2018年12月31日) | |||
• 總計 | 5,625人 | ||
• 密度 | 288人/平方公里(750人/平方英里) | ||
时区 | CET(UTC+1) | ||
• 夏时制 | CEST(UTC+2) | ||
郵政編碼 | 9490 | ||
電話區號 | 7001 | ||
網站 | www.vaduz.li |

相傳瓦都茲的起源,是13世紀時韦登贝格伯爵(德語:)在這裡建立了一座城堡(1322年),但1499年時,掌控該城堡的偉登貝格支系後繼無人,城堡與周圍的領土遂落入瑞士手中。1712年列支敦士登家族購入了瓦都茲,自此瓦都茲成為列支敦士登的領土兼政治中心。
歷史
在歷史悠久的12世紀手稿中,瓦都茲被稱為法杜茲(Faduzes)。1322年該城堡被提及,於1499年在士瓦本戰爭期間被瑞士人摧毀。整座城鎮也遭到破壞。
在17世紀,列支敦士登家族尋求在帝國議會(Reichstag)中佔一席位,然而沒有帝國土地的他們不能符合進入帝國議會的基本資格。因為列支敦士登家族極為熱衷於在帝國政府中的權勢地位,於是就看中了那些成為帝國直轄採邑(reichsunmittelbar)的土地。除了屬於神聖羅馬皇帝之外其他封建主在這些土地上都沒有任何權利。經過一段時間之後,他們從Hohenems伯爵手中買下了微小的施倫貝格莊園和瓦都茲伯國(分別於1699年和1712年)。微小的施倫貝格和瓦都茲恰好滿足他們的政治需求——領地主權除了他們自己及宗主皇帝之外不屬於其他封建貴族。
於是,皇帝查理六世於他們購地之後的1719年1月23日,頒布施倫貝格和瓦都茲合併,晉升其地位至親王國,並以“列支敦士登”命名以此表揚“列支敦斯登親王安東·弗洛里安的服務”。從當日起列支敦士登成為神聖羅馬帝國下的主權成員國。為了證明購地純粹是政治需要,列支敦士登親王在120多年來沒有涉足新的親王國。
地理
氣侯
瓦都茲為海洋性氣候,夏季溫和,冬季涼爽。柯本氣候分類法將其氣候歸類為海洋西海岸氣候(Cfb)。[1] 全市在夏季的降雨量顯著增加,但總體而言,整年十二個月都有降雨。華杜茲每年平均接受大約900(35.43英寸)的降水。瓦都茲7月是最溫暖的月份,平均高溫達到25 °C(77 °F),而平均低溫約為14 °C(57 °F)。當地最冷的月份是1月,平均最高氣溫為3 °C(37 °F),平均最低氣溫為−3 °C(27 °F)。
瓦都茲(1981年-2010年)气候平均数据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平均高温℃(℉) | 4.3 (39.7) |
5.9 (42.6) |
11.1 (52) |
15.1 (59.2) |
19.8 (67.6) |
22.3 (72.1) |
24.5 (76.1) |
23.7 (74.7) |
19.7 (67.5) |
15.5 (59.9) |
8.9 (48) |
5.1 (41.2) |
14.7 (58.5) |
每日平均气温℃(℉) | 0.7 (33.3) |
2.0 (35.6) |
6.2 (43.2) |
9.9 (49.8) |
14.4 (57.9) |
17.0 (62.6) |
19.0 (66.2) |
18.4 (65.1) |
14.8 (58.6) |
10.9 (51.6) |
5.1 (41.2) |
1.8 (35.2) |
10.0 (50) |
平均低温℃(℉) | −2.8 (27) |
−1.8 (28.8) |
1.9 (35.4) |
4.8 (40.6) |
9.3 (48.7) |
12.1 (53.8) |
14.0 (57.2) |
13.9 (57) |
10.5 (50.9) |
6.7 (44.1) |
1.7 (35.1) |
−1.4 (29.5) |
5.7 (42.3) |
平均降水量㎜(英寸) | 41 (1.61) |
38 (1.5) |
57 (2.24) |
55 (2.17) |
86 (3.39) |
115 (4.53) |
138 (5.43) |
142 (5.59) |
102 (4.02) |
63 (2.48) |
59 (2.32) |
52 (2.05) |
947 (37.28) |
平均降雪量㎝(英寸) | 14.2 (5.59) |
14.4 (5.67) |
6.4 (2.52) |
0.4 (0.16) |
0 (0) |
0 (0) |
0 (0) |
0 (0) |
0 (0) |
0 (0) |
4.7 (1.85) |
11.9 (4.69) |
52 (20.5) |
平均降水日数(≥ 1.0 mm) | 7.3 | 6.9 | 9.4 | 9.6 | 11.9 | 12.8 | 13.2 | 13.2 | 9.8 | 8.3 | 9.0 | 8.4 | 119.8 |
平均降雪日数(≥ 1.0 cm) | 3.9 | 3.9 | 2.1 | 0.2 | 0 | 0 | 0 | 0 | 0 | 0 | 1.4 | 3.3 | 14.8 |
平均相对湿度(%) | 75 | 72 | 67 | 65 | 67 | 71 | 72 | 75 | 77 | 76 | 78 | 77 | 73 |
每月平均日照时数 | 70 | 91 | 124 | 144 | 166 | 170 | 194 | 177 | 145 | 116 | 68 | 52 | 1,516 |
来源:MeteoSwiss [2] |
文化

藝術
國家藝術館和國家博物館都位於瓦都茲。該藝術館(列支敦士登藝術博物館)是一個展出現代和當代藝術作品的博物館,還陳列著列支敦士登親王私人收藏的藝術品,主要在維也納公開展出。該建築是由瑞士建築師Meinrad Morger、Heinrich Degelo和Christian Kerez建造的建築地標。它於2000年11月完工,形成了一個由有色混凝土和黑色玄武岩石材構成的“黑匣子”。該博物館的收藏品也是列支敦士登的國家藝術收藏品。列支敦士登國家博物館永久地展出著關於列支敦士登文化和自然歷史的永久展覽品以及特別展覽品。當地亦有郵票博物館和一間滑雪博物館。
著名人物


.jpg.webp)
- 埃弗利娜·贝尔曼(生於1950年),藝術家
- 芭芭拉·埃尼(1743年–1785年)賊和誠信騙子,列支敦士登最後一個被處決的人
- 約瑟夫·賴因貝格爾(1839年–1901年),作曲家和管風琴家[3]
- 卡尔·冯·因德毛尔(1852年生於維也納新城 - 1913年),政府官員
- 列支敦士登的阿洛伊斯親王(1869年生於霍倫埃格 – 1955年)於1923年2月26日放棄了王位繼承權,轉而支持兒子法蘭茲·約瑟夫二世
- 约瑟夫·奥斯佩尔特(1881年–1962年),列支敦士登第一任總理,1921年3月2日至1922年4月27日
- 吉尔贝特·冯·因德毛尔(1887年-1959年),軍官,奧地利國民社會黨的領導人
- 梅代亚·诺瓦拉(1905年–2001年)墨西哥電影中出現的女演員[4]
- 法蘭茲·約瑟夫二世,列支敦士登親王(1906年生於德意志蘭茨貝格 – 1989年死於格拉布斯)1938年起任列支敦士登親王直至去世,長住國內
- 漢斯·亞當二世,列支敦士登親王(1945年生於蘇黎世)列支敦士登的君主和國家元首,居住於瓦都茲城堡
- 沃爾夫岡·哈斯(生於1948年),天主教瓦都茲總教區的第一位總主教。
- 马莉斯·阿曼·马克瑟(生於1952年),曾在列支敦士登公國政府擔任基礎設施、環境和體育部長的政治家
- 克里斯托夫·策勒(生於1956年或1957年),德國裔億萬富豪,擁有Ivoclar Vivadent公司
- 亞歷山大·克爾納(生於1961年)巴西地質學家和古生物學家,翼龍專家
- 阿德里安·哈斯勒(生於1964年),政治家和現任列支敦士登首相
- 阿洛伊斯,列支敦士登王儲(1968年生於蘇黎世)2004年起是列支敦士登攝政王
- 奧雷利亞·弗里克(生於1975年)列支敦士登政治家,外交、教育和文化部長。
- 鲁斯兰·蒙塔兹(生於1982年),印度寶萊塢影視演員[5]
- 拉斐爾·格雷(生於1982年)英國電腦黑客
足球員

_Sandro_Wieser.jpg.webp)
- 赖纳·哈斯勒(1958年–2014年)作為後衛球員踢球的足球運動員,被列支敦士登足球協會評選為該國的黃金球員
- 罗尼·比歇尔(生於1982年)前國際足球員,為國家隊踢了72場比賽
- 菲利普·埃内(生於1986年)國際足球員,為國家隊踢了34場比賽
- 马尔科·里茨贝格尔(生於1986年)退休足球員,為瓦都茲球會效力,並為國家隊踢了35場比賽
- 马蒂亚斯·克里斯滕(生於1987年),國際足球員,為國家隊踢了36場比賽
- 安德烈亚斯·克里斯滕(生於1989年)國際足球員,為國家隊踢了27場比賽
- 盧卡斯·埃貝勒(生於1990年)列支敦士登足球員,為國家隊踢了12場比賽
- 尼古拉斯·哈斯勒(生於1991年)列支敦士登職業足球員,為國家隊踢了55場比賽
- 桑德羅·維澤爾(生於1993年)職業足球員,為國家隊踢了47場比賽
- 丹尼斯·萨拉诺维奇(生於1996年)列支敦士登國際足球員,為國家隊踢了29場比賽
- 馬克西米利安·格佩尔(生於1997年)列支敦士登足球員,為瓦都茲球會和列支敦士登國家隊效力。
其他運動員

- 吉多·沃爾夫(生於1924年),前運動射手,曾參與196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 法蘭茲·比德曼(生於1946年)列支敦士登十項全能運動員,曾參與196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 馬庫斯·加納爾(生於1975年)退休高山滑雪者,曾參與2002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 瑪麗娜·尼格(生於1984年),高山滑雪者,曾參與2010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 蒂娜·維拉瑟(生於1989年),世界杯高山滑雪選手
- 丹尼爾·林納(生於1990年)列支敦士登單車手
- 斯特凡妮·福格特(生於1990年),退休專業網球手
- 尼古拉·金德尔(生於1991年)高山滑雪者
- 卡廷卡·馮·戴希曼(生於1994年)網球手
體育
瓦都茲擁有一個本地專業足球俱樂部,瓦都茲足球俱樂部(FC Vaduz),它就好像其他列支敦士登的球會,參與了瑞士聯賽系統。在2008-09賽季,瓦都茲足球俱樂部成為第一家參加瑞士最頂級聯賽瑞士超級聯賽的列支敦士登球會。球會在可容納8000人的萊茵公園球場比賽,該體育場還接待了列支敦士登國家足球隊。
經濟和交通
瓦都茲擁有活躍的旅遊業,儘管它是少數世界上沒有機場或火車站的首都城市之一。最近的機場是蘇黎世機場,相距120(75英里),最近的火車站是Schaan–Vaduz,距沙恩鎮市中心約2(1英里)。不過,除了在瑞士的布克斯和奧地利的費爾德基希之間的本地服務外,極少有火車停在這裡。當地有十分頻密的巴士聯繫附近主線火車站包括布克斯、薩甘斯和費爾德基希,該服務由列支敦士登巴士經營。
相關連結
- 各國首都列表
参考资料
- Weatherbase climate summary accessed 12 August 2013.
- . Climate diagrams and normals from Swiss measuring stations. Federal Office of Meteorology and Climatology (MeteoSwiss). [23 January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14 May 2013). The weather station elevation is 457 meters above sea level.
- Catholic Encyclopedia (1913), Volume 13, Joseph Gabriel Rheinberger retrieved 17 November 2018
- IMDb Database retrieved 17 November 2018
- IMDb Database retrieved 17 November 2018
![]()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瓦都茲 |
![]() |
維基導遊上的相關旅行指南:瓦都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