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聖羅馬皇帝

神聖羅馬皇帝德語:拉丁語)是歷史學家稱呼中世紀時獲教宗賜予「羅馬皇帝」頭銜的德意志国王罗马人民的國王,和1356年後統治神聖羅馬帝國君主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帝國君主
神聖羅馬帝國國旗
法蘭茲二世
详情
尊稱陛下
开国君主查理曼(800年)
鄂圖一世(962年)
末代君主贝伦加尔一世(924年)
法蘭茲二世(1806年)
建立800年12月25日
962年2月2日
终结924年4月7日
1806年8月6日
居所霍夫堡皇宫(哈布斯堡王朝)
产生方式選舉制(前期)
世襲制(後期)
馬克西米利安二世1564年至1576年間的紋章。神聖羅馬皇帝以雙頭鷹為權力象徵。
14世紀的神聖羅馬皇帝地圖。三種顏色分別代表爭奪王位的哈布斯堡維特爾斯巴赫盧森堡王朝

最早「神聖羅馬皇帝」只是歐洲中世紀時的一個富宗教色彩的頭銜,首個獲教宗加冕為「羅馬皇帝」的君主是加洛林王朝查理曼。直至十世紀中後期,鄂圖大帝加洛林王朝的東法蘭克,即德意志地區,建立神聖羅馬帝國,该名稱才作为該帝国的君主頭銜使用,後來的纳粹德国称其为德意志第一帝国。帝國內的公爵會先互相選舉出「羅馬人民的國王」,然後由教宗加冕為皇帝。但事实上,在查理五世後的皇帝都沒有得到教宗的加冕,法律上只是「皇帝當選人」。最後一個神聖羅馬皇帝當選人是法蘭茲二世,他在1806年拿破崙戰爭期間退位,神聖羅馬帝國滅亡。

「神聖羅馬皇帝」該詞是歷史學家對該時期受天主教教宗加冕的羅馬皇帝的稱呼,而當中「神聖」一詞事實上從未在正式文件的皇帝頭銜中出現。[1]「神聖羅馬皇帝」頭銜的正式名稱應為「蒙上帝恩典的羅馬皇帝,永恒的奧古斯都」(拉丁語)。查理曼在八百年加冕時,他的頭銜是「蒙上帝加冕的最尊貴的奧古斯都,平和而偉大的皇帝,羅馬帝國的統治者卡尔」(拉丁語),當中包含了「神聖」和「羅馬」兩個元素。沿用「羅馬」一詞是為了象徵「皇權的過渡」(拉丁語),即承認神聖羅馬皇帝為西羅馬帝國皇帝的繼承人,而這頭銜在480年尼波斯死後一直懸空。

第一位獲加冕皇帝

最早獲教宗加冕為「羅馬皇帝」的君主是加洛林王朝查理曼。他在公元八百年成為「羅馬人的皇帝」。

神聖羅馬帝國成立

奧托大帝(912年 - 973年)後,東法蘭克的萨克森王朝形成神聖羅馬帝國。德意志眾多公爵互相選舉出一名「羅馬人民的國王」,然後由教宗加冕為皇帝。哈布斯堡王朝查理五世後的所有皇帝都沒有得到教宗加冕,法律上只是「皇帝當選人」,但實際上簡稱為「皇帝」。

與教宗的衝突

「皇帝」()頭銜包含了「天主教會保護者」的重要角色。中世紀時,隨着教宗權力日長,皇帝和教宗開始爭奪教會管治權。11世紀時海因里希四世和教宗額我略七世敘任權鬥爭可說是最著名和嚴重的衝突。

繼承

王位的繼承受眾多繁複因素限制。選舉意味着罗马人民的国王只是部分世襲,與法蘭西的王位不同,但事實上王位一直世襲形成王朝,直至王朝內沒有男性繼承人為止。一些學者認為選舉只是在王朝管治不明確時解決紛爭,而選舉過程要求主要候選人作出選舉承諾(),再由選舉人投票。1356年的《金璽詔書》規定有7個選帝侯(3個是總主教,4個是世俗贵族)。1648年三十年戰爭終結時,和約規定增加一名選帝侯,以保持帝國內的天主教新教勢力平衡。1690年再增一名選帝侯,而整個選舉團於1803年全面重組,當時距離帝國瓦解只有三年。

1438年後,除了查理七世維特爾斯巴赫王朝外,其餘的國王都來自哈布斯堡哈布斯堡-洛林王朝馬克西米利安一世(1508至1519年為皇帝)和繼承人再沒有親赴羅馬接受教宗加冕為皇帝,因此,這些君主不能獲得「羅馬皇帝」頭銜。馬克西米利安一世自稱「羅馬皇帝當選人」(拉丁語德語:)並獲教宗認可;除了接受教宗加冕後的查理五世外,馬克西米利安的其餘繼承人都只能使用這頭銜。然而,在大部份情況下,都會忽略了頭銜內必須出現的「當選人」(拉丁語德語:)一詞。

皇帝列表

神圣罗马皇帝欧洲中世纪时的一个君主头衔。严格地说,帝国在12世纪中后期才称之为神圣罗马帝国;1512年后的神圣罗马帝国其全名应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其皇帝头衔始于鄂圖一世;但是在帝王世系的正式排列中,通常是将查理曼时代的历代皇帝也包括在内。加洛林王朝的诸位皇帝,其正式称号是罗马人的皇帝,均是由教宗加冕赋予。因此这个头衔也可看作是一个意大利王公头衔,而且往往与意大利国王相等价。但是联系到古罗马帝国,也就使这些皇帝的头上环绕着泛欧洲统治者的光辉。由鄂圖一世所创建的帝国,其皇帝称号虽然也来自于,但其本质却是德意志民族的国家,皇帝通过征服意大利来取得“罗马皇帝”的合法性。

帝国的选帝侯,其直接选举的当为「罗马人的国王」,而非皇帝。因此,并非每一位德意志君主都可以成为皇帝,只有进军意大利,接受加冕的强者,才可获得这一殊荣,但在马克西米利安一世时,与聖座关系良好的罗马王由于为威尼斯共和国阻挠无法前往罗马进行加冕,聖座特遣特使允许罗马王使用当选皇帝的称号。当哈布斯堡家族垄断王位之后,选帝侯的实际作用几乎消失,而皇帝當選人又援引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先例,不经加冕即自称“当选神圣罗马皇帝”(而“当选”时常省略),于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成为奥地利-德意志君主的一般称号。

皇帝名号加冕日期加冕地点加冕者
加洛林王朝
查理一世 800年12月25日 亚琛 教宗良三世
路易一世 813年 兰斯 教宗斯德望五世
洛泰尔一世 823年4月5日 罗马 教宗巴斯加一世
路易二世 872年5月18日 罗马 教宗哈德良二世
查理二世 875年12月25日或12月29日 罗马 教宗若望八世
卡洛曼 877年10月6日 罗马 非正統
查理三世 881年2月9日之前 教宗若望八世
圭多王朝
圭多 891年2月21日 罗马 斯德望六世
蘭貝托 892年4月 帕维亚 教宗福慕
加洛林王朝
阿努尔夫 896年 罗马 教宗福慕
路易三世 901年2月 罗马 教宗本笃四世
贝伦加尔 915年1月 罗马 教宗若望十世
奥托王朝
鄂圖一世 962年2月2日 亚琛 教宗若望十二世
鄂圖二世 967年12月25日 罗马 教宗若望十三世
鄂圖三世 996年5月21日 罗马 教宗额我略五世
亨利二世 1014年2月14日 罗马 教宗本笃八世
法兰克尼亚王朝
康拉德二世 1027年3月26日 罗马 教宗若望十九世
亨利三世 1046年12月25日 罗马 教宗克勉二世
亨利四世 1084年 罗马 对立教宗克勉三世
亨利五世 1111年4月13日 罗马 教宗賈利二世
苏普林堡家族
洛泰尔二世 1133年6月4日 罗马 教宗依诺增爵二世
霍亨斯陶芬王朝
腓特烈一世 1155年6月18日 罗马 教宗亞德四世
亨利六世 1191年4月15日 罗马 教宗亞德三世
韦尔夫王朝
鄂圖四世 1209年10月4日 罗马 教宗依诺增爵三世
霍亨斯陶芬王朝
腓特烈二世 1220年11月22日 罗马 教宗和诺理三世
盧森堡王朝
亨利七世 1312年6月29日 罗马 教宗克勉五世
维特尔斯巴赫王朝
路易四世 1328年1月17日 罗马 罗马元老斯齐亚拉·科伦纳
盧森堡王朝
查理四世 1355年4月5日 罗马 教宗依诺增爵六世
西吉斯孟 1433年5月31日 罗马 教宗恩仁四世
哈布斯堡王朝
腓特烈三世 1452年3月18日 罗马 教宗尼各老五世
马克西米利安一世
查理五世 1530年2月24日 博洛尼亚 教宗克勉七世
斐迪南一世
马克西米利安二世
鲁道夫二世
马蒂亚斯
斐迪南二世
斐迪南三世
利奥波德一世
约瑟夫一世
查理六世
维特尔斯巴赫王朝
查理七世
哈布斯堡-洛林王朝
弗朗茨一世 1745年—1765年 法兰克福
约瑟夫二世 1765年—1790年 法兰克福
利奥波德二世 1790年—1792年 法兰克福
弗朗茨二世 1792年—1806年 法兰克福
  • 关于不曾加冕的东法兰克国王和罗马人民的国王,请参看条目德国君主列表

參考文献

  1. Bryce, James. . Macmillan. 1968: 530.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神聖羅馬皇帝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