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跖

盜跖-?),春秋時期人物,,名,一作。传说中的大盜,魯國大夫柳下惠之弟,率領盜匪數千人,人稱盗跖,與楚國大盜齊名。

簡介

盜跖原名不詳,因為古書記載,黃帝時有一大盜名為「跖」,於是化名為「盜跖」[1]

莊子·盗跖篇》載,跖為鲁国大夫展禽(柳下惠)之弟,说他“從卒九千人,橫行天下,侵暴諸侯,穴室樞戶,驅人牛馬,取人婦女,貪得忘親,不顧父母兄弟,不祭先祖”。司馬遷稱盜跖竟得以壽終[2],但不知根據。

在《盗跖》篇中假托盗跖与孔子之间的对话,一方面以一种激进的角度表达了道家绝圣弃智、保身全命的理念;另一方面又以盗亦有道的论说延续了庄子一书的讽世主题,在此文本中的跖亦表现出强烈的道家色彩。

由於盜跖諸匪好“取人婦女”,華北地區信奉盜跖為娼妓的守護神,尊之為“白眉神”。[3]

《莊子·肢篋》故跖之徒問于跖曰:‘盜亦有道乎?’跖曰:‘何適而無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義也;知可否;知(智)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備而能成大盜者;天下未之有也。

毛主义者认为盗跖是为了与当时的权贵作斗争,将其行为称为“盗跖起义”。[4][5]

注釋

  1. 跖,音「職」(「ㄓˊ」),本指「腳掌」,有「踐踏」的意思。《史记正义》按: “跖者,黄帝时大盗之名。以柳下惠弟为天下大盗,故世放古,号之盗跖。”
  2. 《史記˙卷六十一˙伯夷傳》:“盜跖日殺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黨數千人橫行天下,竟以壽終,是遵何德哉? ”
  3. 斬鬼傳》:「含冤又問道:『這尊神是何出身,在生時姓甚名誰?』柳金娘道:『小婦人也不知其詳,只聽得當日老亡八說是柳盜跖。』」又有「白眉神道:『俺自春秋以來,至於今日,娼婦人家,家家欽敬,大小奉祀,竟如祖宗一般。』」
  4. 朱向前, : 421, 1 January 2016, ISBN 978-7-5404-7312-9
  5. 张嵚, : 180, 1 October 2017, ISBN 978-7-5613-9332-1

参考資料

  • 莊子》盜跖第二十九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