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化銫

碘化銫(化學式:CsI)是一種無機離子化合物,通常作為X-射線影像倍增管等螢光顯示設備之輸入熒光劑。碘化銫陰極管對於強紫外線波段有很高的偵測效率。[1]

碘化銫
IUPAC名
碘化銫
识别
CAS号 7789-17-5  
ChemSpider 23003
SMILES
InChI
InChIKey XQPRBTXUXXVTKB-REWHXWOFAA
EC编号 232-145-2
性质
化学式 CsI
摩尔质量 259.81 g·mol¹
外观 白色結晶固體
密度 4.51 g/cm3, solid
熔点 621 °C
沸点 1277±5 °C
溶解性 44 g/100 ml (0 °C)
折光度n
D
1.739
结构
晶体结构 CsCl
空间群 Pm3m, No. 221
晶格常数 a = 456.67 pm
配位几何 Cubic (Cs+)
Cubic (I)
危险性
MSDS 無數據
欧盟编号 無數據
闪点 無數據
相关物质
其他阴离子 氟化銫
氯化铯
溴化銫
其他阳离子 碘化锂
碘化钠
碘化钾
碘化銣
若非注明,所有数据均出自一般条件(25 ℃,100 kPa)下。

碘化銫晶體常用於粒子物理學實驗中電磁量能器的閃爍體材料。純碘化銫是一種快速,高密度的閃爍體材料,具有相對較高的發光量。發出的光線有兩個主要成分:位在近紫外線區的波長310 nm460 nm 兩個波段。碘化銫的缺點是高溫度影響梯度和輕微吸濕性。

碘化銫可用於傅立葉變換光譜(FT-IR)的光譜儀作為分光鏡。碘化銫相對於更常用的溴化鉀分光鏡,有更廣泛的透光範圍,使用波段可以延伸到遠紅外線。但是有一個問題,光學的碘化銫晶體的都非常柔軟,無解理,因此很難製作出一個平坦的拋光面。此外,碘化銫光學晶體必須存放在乾燥容器中,以防止水與碘化銫反應。在碘化銫的表面鍍上一層鍺,可以盡量減少在交換分光器時,接觸到空氣中溼氣的影響。

光學特性

物理特性

  • 諾氏硬度:137.9千帕(20 lbf/in2)
  • 楊氏模量:5.3 GPa(769 lbf/in2)
  • 斷裂模數:5.6 GPa(810 lbf/in2)
  • 表觀彈性極限:5.6 GPa(810 lbf/in2)
  • 晶體結構立方,無解理
  • 顏色:無色

化學特性

碘化銫與碘化与和过量的I2作用时,可生成CsAtI2。因此,AtI在溶液中能够由CsI3共沉淀下来。如果把共沉淀物滤出,并在空气中加热,最先挥发出来,随后蒸出,碘化銫会残留下来。[2]

參考文獻

  1. Kowalski, M. P.; Fritz, G. G.; Cruddace, R. G.; Unzicker, A. E.; Swanson, N. . Applied Optics. 1986-07-15, 25 (14): 2440–2446. ISSN 2155-3165. doi:10.1364/AO.25.002440 (英语).
  2. 张青莲, 钟兴厚. . 科学出版社. 2011. ISBN 978-7-03-030547-3. OCLC 862909514.

參見

本条目的部分内容翻译自英語維基百科条目並以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3.0协议授权使用。原文作者列表請參閱其页面历史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