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性毒劑

神經性毒劑(Nerve agent)是一類含的有機化學物質(有機磷酸鹽),可以破壞生物神經將信息傳遞到器官的機制。神經性毒劑藉由阻斷乙酰膽鹼酯酶,乙酰膽鹼酯酶是降解(通过其水解活性)神经递质乙酰胆碱成为胆碱乙酸

根據聯合國第687號決議(1991年4月通過),神經性毒劑被列為大規模毀滅性化學武器,1993年化學武器公約所禁止生產和儲存,化學武器公約於1997年4月29日正式生效。1899年和1907年海牙公約和1925年日內瓦議定書中已經禁止在戰爭中使用化學氣體。

神經性毒劑引起的中毒會導致瞳孔收縮、大量唾液分泌、抽搐、大小便失禁,並導致呼吸肌的控制喪失而窒息死亡。一些神經藥劑容易蒸發或霧化,並且經由呼吸系統進入身體。神經性毒劑也可以被皮膚吸收。

分類

神經性毒劑有兩種主要類型。這兩個類的成員有類似的屬性及通用名稱,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以兩個英文字母來標示。

G系列

塔崩的化學結構
沙林的化學結構

G系列因為德國科學家首先合成而得名。G系列被稱為非持久性,而V系列是持久性的。所有這一類化合物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德國化學家格哈德·施拉德博士(後來使用法本公司)發現和合成的。

這個系列是第一個也是最古老的神經毒劑家族。第一種神經藥物在1936年合成的GA(塔崩),1939年發現GB(沙林),1944年發現GD(梭曼),1949年發現GF(環沙林)。GB是唯一被美國當作為武器的G系列,特別是火箭、空中炸彈和砲彈。

V系列

VX的化學結構

皇家化學工業(ICI)植物保護實驗室化學家Ranajit Ghosh博士在研究有機磷酸酯化合物時發現這類化學物。1954年,ICI將化學物VG投入市場,後來因為毒性太強而撤回。這類化合物幾個成員成為一組新的神經毒劑-V系列。這類化合物最著名的可能是VX,VR則是第二著名。

V系列是第二個神經毒劑家族,包含五個眾所周知的成員:VE,VG,VM,VR和VX,以及一些模糊類似化合物,例如VP[1]。這個家族中研究最多的化合物VX是1950年代在英國由Porton Down發明的。

所有的V系列神經毒劑都是持久性試劑,意味著這些試劑不容易分解或被洗掉,可以長時間保持在衣服和表面上。這些試劑的稠度類似於,因此接觸V-劑非常危險。VX是是唯一被美國當作為武器的V系列,包括火箭,砲彈,飛機噴霧罐和地雷[2][3]

參考資料

  1. Ellison, D. Hank. . 2007. ISBN 978-0-8493-1434-6.
  2. FM 3-8 Chemical Reference handbook; US Army; 1967
  3. "U.S. Army Destroys Entire Stockpile of VX Spray Tanks" 存檔,存档日期2009-02-06., U.S. Army Chemical Materials Agency, December 26, 2007, accessed January 4, 2007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