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米-茲梁語

科米-茲梁語(),又称兹梁科米语,或簡稱為科米語茲梁語,是多中心科米語言之其中一種區域變體,而另一種則是科米-彼爾米亞克語。由於和科米-彼爾米亞克語十分相近,關於茲梁語到底是單獨的一種語言或為科米語的一種方言,至今仍有爭議。

科米-茲梁語
母语国家和地区俄羅斯
区域科米共和国
母语使用人数160,000人(2010年俄羅斯人口普查)[1]
語系
文字西里爾字母
官方地位
作为官方语言科米共和国
語言代碼
ISO 639-3kpv
Glottologkomi1268[2]
瀕危程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濒危语言[3]
UNESCO

科米-茲梁語主要使用於科米共和國科米-茲梁民族,於1994年,此語約有285,000名使用者。

科米-茲梁語最初用古彼爾姆文書寫,且通常用於禮拜用途。17世紀後,逐漸改用西里爾字母,而與現代語言較相近的世俗文學作品可以追溯到19世紀。

方言

科米-茲梁語有10種方言,其名稱皆以所在的地域命名:

這些方言可以根據音素l在音節尾的保留程度進行劃分:[13][14]

  • l-方言群:原本的 *l 仍然保留。這類方言包括了上維切格達方言與佩喬爾斯基方言(以及多數的科米-彼爾米亞克語方言)。
  • v-l-方言群:音節尾的 *l 逐漸轉變為 /v/。這類方言包括了普利瑟克特夫卡爾斯基方言、下維切格達方言、烏多爾斯基方言及部分的上維切格達方言。另外,標準科米語的書面語亦屬於此類,如詞彙 *kɨl (舌頭)的念法逐漸轉為 /kɨv/
  • 無l方言群:音節尾的*l 在經過了變成/v/的階段後,已經完全消失或與其前方的字母形成雙元音

這種變化可追溯到17世紀,但卻未見於14世紀最古老的科米語文獻中,也沒有在16世紀從科米語到借到漢特語的外來詞中看到,然而,在18世紀進入的俄語外來詞至今都仍保留著/l/,因此可以推定這個變化在其之前就已經結束了。

另外,有些方言還可以用顎化齒齦音/dʲ tʲ/是否在音節尾已經變成輔音叢/jd jt/而進一步細分。[14]

1918年,由於普利瑟克特夫卡爾斯基方言是下維切格達、上維切格達和瑟索利斯基方言之間的過渡方言,因此被採用為茲梁語文學語言的基礎[15]Г.С.利特金(1835-1907)對科米語言文學規範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書寫系統

書寫範例。上排的 Улица 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ая為俄語;下排的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ӧй улича"為茲梁語。兩者的意思都是「共產主義街」。照片攝於科米共和國首府瑟克特夫卡爾
飯店中一個同時標有俄語、茲梁語、英語的標誌,意思皆為「請勿打擾」。該飯店位於科米共和國烏赫塔
莫洛佐夫字母的印刷體與書寫體

茲梁語最早的書寫系統古彼爾姆文,由14世紀的傳教士斯蒂芬·克拉普(其母亲是来自大烏斯秋格的科米人)發明。由字母表可以看出,這套字母系統與中世紀希臘字母和西里爾字母有不少相似之處。在16世紀,古彼爾姆文逐漸被俄语字母取代,並加上了一些修飾字母。在1920年代,此語言改用莫洛佐夫字母(一種西里爾字母的分支)書寫。1930年代又改用拉丁字母書寫。直到1940年代以後,科米-茲梁語固定使用西里爾字母,其字母表以俄羅斯字母為基礎,並加上了 І/і 與 Ӧ/ӧ。

科米語字母表
Коми анбур
大寫小寫拉丁轉寫IPA與附註字母名稱
Ааa[ɑ]а
Ббb[b]бе
Ввv[v]ве
Ггg[g]ге
Ддd[d];或為顎音[ɟ]дэ
Дждж[dʒ]дже
Дздзdž'[dʑ]дзе
Ееe[je];在С後則發成[e](除了[t, d, s, z, n, l]е
Ёёë[jo];在[c, ɟ, ɕ, ʑ, ɲ, ʎ]後則發成[o]ё
Жжž[ʒ]же
Ззz[z];或為顎音[ʑ]зэ
Ииi[i][ʲi]небыд и
「軟i」
Ііï[t, d, s, z, n, l]後發成[i]чорыд и
「硬i」
Ййj[j]и краткӧй
Ккk[k]ка
Ллl[ɫ];或為顎音[ʎ]эл
Ммm[m]эм
Ннn[n];或為顎音[ɲ]эн
Ооo[o]о
Ӧӧö[ə]ӧ
Ппp[p]пе
Ррr[r]эр
Ссs[s];或為顎音[ɕ]эс
Ттt[t];或為顎音[c]тэ
Тштшč[tʃ]тше
Ууu[u]у
Ффf[f]эф
Ххx[x]ха
Ццc[ts]це
Ччć[tɕ]че
Шшš[ʃ]ша
Щщšč[ɕ], [ɕː]ща
Ъъ''-чорыд знак
「硬音符」
Ыыy[ɨ]ы
Ьь'[ʲ]небыд знак
「軟音符」
Ээè[e]э
Ююju[ju];在[c, ɟ, ɕ, ʑ, ɲ, ʎ]後發為[u]ю
Яяja[jɑ];在[c, ɟ, ɕ, ʑ, ɲ, ʎ]後發為[a]я

莫洛佐夫字母表中則包含了ԁԃԅԇԉԋԍԏ等俄語沒有的字母,他們所代表的音素大多為顎化輔音。

莫洛佐夫字母
А аБ бВ вГ гԀ ԁԂ ԃД дЕ еЖ жԄ ԅԆ ԇ
И иЈ јК кЛ лԈ ԉМ мН нԊ ԋО оП пР р
С сԌ ԍТ тԎ ԏУ уФ фХ хЧ чШ шЩ щЫ ы

音系

輔音

茲梁語輔音音位
齒齦後 硬顎 軟顎
塞音 p t c k
b d ɟ ɡ
塞擦音 t͡ʃ
d͡ʒ
擦音 s ʃ ɕ
v z ʒ ʑ
鼻音 m n ɲ
顫音 r
近音 邊近音 l ʎ
中央近音 j

元音

茲梁語元音音位
i ɨ u
e ə o
a

[16]

參考資料

  1. 科米-茲梁語 at Ethnologue (18th ed., 2015)
  2. Hammarström, Harald; Forkel, Robert; Haspelmath, Martin; Bank, Sebastian (编). . . Jena: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Science of Human History. 2016.
  3. UNESCO Atlas of the World's Languages in danger, UNESCO
  4. Жилина Т. И., Бараксанов Г. Г., , М.: Наука: 3, 1971
  5. Сорвачева В. А., Сахарова М. А., Гуляев Е. С., , Сыктывкар: Коми книжное изд-во: 3, 1966
  6. Колегова Н. А., Бараксанов Г. Г., , М.: 俄羅斯科學出版社: 3, 5, 1980
  7. Жилина Т. И., Бараксанов Г. Г., , М.: Наука: 3, 1971
  8. Сорвачева В. А., Безносикова Л. М., , М.: Наука: 3, 1990
  9. Сорвачева В. А., Безносикова Л. М., , М.: Наука: 9–10, 1990
  10. Жилина Т. И., , М.: 俄羅斯科學出版社: 3, 5, 1985
  11. Сахарова М. А., Сельков Н. Н., , Сыктывкар: Коми книжное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3, 5, 1976
  12. Сахарова М. А., Сельков Н. Н., Колегова Н. А., , Сыктывкар: Коми книжное изд-во: 3, 1976
  13. Ракин А., I, Сыктывкар: Коми книжное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173, 1966
  14. Bartens 2000, p. 47-49
  15. Лыткин В. И., , М.: 俄羅斯科學出版社: 282, 1966
  16. Abondolo, Daniel. . Routledge. 2015.

參考書目

  • Bartens, Raija. . Helsinki: Suomalais-Ugrilainen Seura. 2000. ISBN 952-5150-55-0 (芬兰语).
  • Fed'un'ova, G.V. Önija komi kyv ('The Modern Komi Language'). Morfologia/Das’töma filologijasa kandidat G.V.Fed'un'ova kipod ulyn. Syktyvkar: Komi n’ebög ledzanin, 2000. 544 pp. ISBN 5-7555-0689-2.

外部鏈結

维基百科提供如下语言版本:
科米-茲梁語维基百科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