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良玉

秦良玉(1574年-1648年,字貞素土家族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忠州直隸州(今重慶忠縣)人,明末女将。秦良玉文武双全,《明史》载“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料敌如神,兼通词翰,仪度娴雅,而驭下严峻”,封忠州侯,谥号忠贞,是中国古代歷史上唯一一位被“二十四史”載入將相列傳(非烈女传)的女性,也是明朝唯一凭战功封侯的女将军。

秦良玉

葉衍蘭繪《秦良玉像》


大明石砫司掌印宣撫使署都督僉事總兵官太子太保忠貞侯
籍貫 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忠州直隸州
族裔 土家族[1]
諡號 忠貞
出生 萬曆二年(1574年)
逝世 永曆二年(1648年)
配偶 馬千乘
親屬 父-秦葵 兄-秦邦屏 弟-秦民屏 兒-馬祥麟

生平

據載,秦良玉出生于明朝万历二年(1574年),父秦葵是貢生出身[2]。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嫁石柱宣撫使馬、石砫土司覃氏之子马千乘为妻。 [3]

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石砫女土官覃氏行宣撫事。土吏馬邦聘謀奪其印,與其黨馬斗斛、斗霖等,集眾數千,圍覃氏,縱火焚公私廬舍八十餘所,殺掠一空。覃氏上書言:「臣自從征疊、茂,擊賊大雪山,斬首捕寇,皆著有成勞,屢膺上官獎賞。今邦聘無故虔劉孤寡,臣豈不能出一旅與之角勝負,誠以非朝命,不敢也。今叛人斯在,請比先年楚金洞舍覃碧謀篡事,願與邦聘同就吏。」 二十三年命四川撫,按讞其獄,事未決。會楊應龍反播州,覃與應龍為姻,而斗斛亦結應龍,兩家觀望,獄遂解。覃氏有智計,性淫,故與應龍通。長子千乘失愛,暱次子千駟,謂應龍可恃,因聘其女為千駟妻。千駟入播,同應龍反。千乘襲馬氏爵,應調,與酉陽冉禦同徵應龍。應龍敗。千駟伏誅,而千乘為宣撫如故。千乘卒,妻秦良玉以功封夫人,自有傳。[4]

播州之役

萬曆二十七年,秦良玉與馬千乘参與平定播州杨应龙叛乱,馬千乘以三千人從征播州(治所在今贵州遵義),良玉別統精卒五百裹糧自隨,與副將周國柱扼賊鄧坎。[5]

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正月二日,賊乘官軍宴,夜襲。良玉夫婦首擊敗之,追入賊境,連破金築等七寨。已,偕酉陽諸軍直取桑木關,大敗賊眾,為南川路戰功第一。[6]

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重慶府忠州酆都縣民譚良佐等奏石砫宣撫司宣撫馬千乘倡兵劫奪殺虜多命及諸不法狀。[7] 其後,千乘為部民所訟,瘐死雲陽獄,良玉代領其職。[8] 並追貯其印信於夔州府庫。[9]

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八月,馬千乘因開礦事得罪太監邱乘雲[10] 據載,萬曆四十三年至崇禎二年任四川石砫掌印宣撫使[11]

渾河血戰

天启元年(1621年),朝廷徵石砫兵援遼。秦良玉奉旨徵調,帶兄邦屏、弟民屏以精兵三千馳援遼東。 秦邦屏渾河之戰中戰死,弟秦民屏突圍而出。[12] 石柱司秦邦屏先進渡渾河,諸營畢進。戚金、張明世統浙兵三千陣河南,諸渡河者未成列,奴以鐵騎五萬四面蹙攻之。諸將殊死戰,斬賊墮馬者三千餘。賊却而復前,如是者三,自辰至酉,奴騎益眾...是役以萬眾當虜數萬,殺數千人,雖力屈而殲,亦奴難以來,所未有之血戰也。[13]

良玉自統精卒三千赴之,所過秋毫無犯。詔加二品服,即予封誥。子祥麟授指揮使。良玉陳邦屏死狀,請優恤。因言:「臣自征播以來,所建之功,不滿讒妒口,貝錦高張,忠誠孰表。」帝優詔報之。[14]

兵部尚書張鶴鳴言:「渾河血戰,首功數千,實石砫、酉陽二土司功。邦屏既歿,良玉即遣使入都,製冬衣一千五百,分給殘卒,而身督精兵三千抵榆關。上急公家難,下復私門仇,氣甚壯。宜錄邦屏子,進民屏官。」乃贈邦屏都督僉事,錫世廕,與陳策等合祠;民屏進都司僉書。[15] 泰昌元年至天啟元年三品服,天啟元年二品服、誥命夫人[16],天啟二年署都督僉事,正二品[17]、石砫司總兵官[18]

奢安之亂

同年九月,永寧宣撫使奢崇明反,殺巡撫徐可求,據重慶,分兵陷合江、納溪、瀘州、興文等州縣,圍成都。[19] 秋,其黨樊龍陷重慶,胡平表縋城下,詣石砫土官秦良玉乞師,號泣不食飲者五晝夜,良玉為發兵。[20] 良玉與民屏自北京馳還,抵家甫一日,而奢崇明黨樊龍反重慶,齎金帛結援。良玉斬其使,即發兵率民屏及邦屏子翼明、拱明溯流西上,度渝城,奄至重慶南坪關,扼賊歸路。伏兵襲兩河,焚其舟。分兵守忠州,馳檄夔州,令急防翟塘上下。賊出戰,即敗歸。良玉上其狀,擢民屏參將,翼明、拱明守備。」[21] 已而奢崇明圍成都急,巡撫朱燮元檄良玉討。時諸土司皆貪賊賂,逗遛不進。

同年十月,賊逼成都時,瀘敘諸郡邑,瓦解、柙木、龍泉諸隘口俱失,賊乗勢向成都。[22] 獨良玉鼓行而西,收新都,長驅抵成都,賊遂解圍去。[23]

天啟二年二月(1622年),安邦彥自統蜀賊、苗仲數萬,進圍貴州。[24] 同年五月,良玉乃還軍攻二郎關,民屏先登,已,克佛圖關,復重慶。良玉初舉兵,即以疏聞。命封夫人,錫誥命,至是復授都督僉事,充總兵官。命祥麟為宜慰使,民屏進副總兵,翼明、拱明進參將。良玉益感奮,先後攻克紅崖墩、觀音寺、青山墩諸大巢,蜀賊底定。復以援貴州功,數賚金幣。[25]

同年十二月,秦民屏從巡撫王三善抵陸廣,兵敗先遁。其冬,從戰大方,屢捷。[26]

天啟三年(1623年)五月,燮元謀直取永寧,集將佐曰:「我久不得志於賊,我以分,賊以合也。」乃盡掣諸軍會長寧,連破麻塘坎、觀音庵、青山崖、天蓬洞諸砦。與良玉兵會,進攻永寧。[27]

同年六月,川軍進攻紅崖囤時,《秦翼明》表現亮眼,擒偽監軍夏奇雲、偽給事中孔聞過等。[28]

同年六月,良玉上言:「臣率翼明、拱明提兵裹糧,累奏紅崖墩諸捷。乃行間諸將,未睹賊面,攘臂誇張,及乎對壘,聞風先遁。敗於賊者,唯恐人之勝;怯於賊者,唯恐人之強。如總兵李維新,渡河一戰,敗衄歸營,反閉門拒臣,不容一見。以六尺軀鬚眉男子,忌一巾幗婦人,靜夜思之,亦當愧死。」帝優詔報之,命文武大吏皆以禮待,不得疑忌。[29]

天啟四年(1624年)正月,退師。賊來襲,秦民屏戰死。二子佐明、祚明得脫,皆重傷。良玉請恤,贈都督同知,立祠賜祭,官二子。而是時翼明、拱明皆進官至副總兵。[30] 三善屯大方久,食盡,述中弗為援,不得已議退師。四年正月,盡焚大方廬舍而東,賊躡之。中軍參將王建中、副總兵秦民屏戰歿。[31]

五年四月,總督朱燮元上言:「自遵義五路進兵,永寧破巢之後,大小數百戰,擒獲幾四萬人,降賊將百三十四人,招撫群賊及土、漢、苗仲二十九萬三千二百餘人,皆監司李仙品、劉可訓、鄭朝棟及安世等功,武將則林兆鼎、秦翼明、羅象乾,土官則陳治安、冉紹文、悅先民等。」[32]

己巳之變

崇禎二年(1629年)八月,奢、安二人伏誅,奢安之亂平。 同年十月,戊寅,大清兵入大安口。十一月壬午朔,京師戒嚴。乙酉,山海關總兵官趙率教戰沒於遵化。甲申,大清兵入遵化,巡撫都御史王元雅、推官何天球等死之。[33]

崇禎三年(1630年),永平、灤州、遷安、遵化四城失守。良玉與翼明奉詔勤王,出家財濟餉。莊烈帝優詔褒美,召見平臺,賜良玉綵幣羊酒,賦四詩旌其功。會四城復,乃命良玉歸,而翼明駐近畿。[34]

崇禎四年(1631年),築大凌河城。翼明以萬人護築,城成,命撤兵還鎮。[35]

流寇入蜀

崇禎七年(1634年)正月,流寇劉國能入四川,陷夔州。[36] 同年二月,賊陷夔州,圍太平,良玉至乃走。[37]

崇禎十三年(1640年),五月,羅汝才犯夔州,石砫女官秦良玉連戰卻之。[38] 秦良玉扼羅汝才於巫山。汝才犯夔州,良玉師至乃去。已,邀之馬家寨,斬首六百,追敗之留馬埡,斬其魁東山虎。復合他將大敗之譚家坪北山,又破之仙寺嶺。良玉奪汝才大纛,擒其渠副塌天,賊勢漸衰。[39][40]

當是時,督師楊嗣昌盡驅賊入川。川撫邵捷春提弱卒二萬守重慶,所倚惟良玉及張令二軍。綿州知州陸遜之罷官歸,捷春使按營壘。見良玉軍整,心異之。良玉為置酒。語遜之曰:「邵公不知兵。吾一婦人,受國恩,誼應死,獨恨與邵公同死耳。」遜之問故,良玉曰:「邵公移我自近,去所駐重慶僅三四十里,而遣張令守黃泥窪,殊失地利。賊據歸、巫萬山巔,俯瞰吾營。鐵騎建瓴下,張令必破。令破及我,我敗尚能救重慶急乎?且督師以蜀為壑,無愚智知之。邵公不以此時爭山奪險,令賊無敢即我,而坐以設防,此敗道也。」遜之深然之。已而捷春移營大昌,監軍萬元吉亦進屯巫山,與相應援。

同年十月,獻忠突凈壁,遂陷大昌,屯開縣。良玉、令兩軍皆覆。[41] 同年十月,張獻忠連破官軍於觀音巖、三黃嶺,遂從上馬渡過軍。良玉偕張令急扼之竹箘坪,挫其鋒。會令為賊所殪,良玉趨救不克,轉鬥復敗,所部三萬人略盡。 戰敗後,秦良玉單騎見捷春請曰:「事急矣,盡發吾溪峒卒,可得二萬。我自廩其半,半餼之官,猶足辦賊。」捷春見嗣昌與己左,而倉無見糧,謝其計不用。良玉乃歎息歸。[42]

崇禎十五年(1642年)秋,張獻忠盡陷楚地,將復入蜀。良玉圖全蜀形勢上之巡撫陳士奇,請益兵守十三隘,士奇不能用。復上之巡按劉之勃,之勃許之,而無兵可發。[43]

崇禎十七年(1644年)春,張獻忠遂長驅犯夔州。良玉馳援,眾寡不敵,潰。及全蜀盡陷,良玉慷慨語其眾曰:「吾兄弟二人皆死王事,吾以一孱婦蒙國恩二十年,今不幸至此,其敢以餘年事逆賊哉!」悉召所部約曰:「有從賊者,族無赦!」乃分兵守四境。賊遍招土司,獨無敢至石砫者。[44]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明亡。[45]

據載,崇禎時,以功加太子太保,封忠貞侯。[46]

南明永曆元年(1647年)永曆登基時,晉封秦良玉為太保兼太子太保,封忠州侯。[47]

南明永曆二年(1648年)、武將秦良玉薨,享壽75歲,諡號忠貞。[48]

轶事

其一:子馬祥麟亦有勇略,立戰功,仕至指揮使,晉宣撫使。祥麟之殉節襄陽也,先與其母書言:『兒誓與城存亡,願大人勿以兒為念。』玉批其旁曰:『好好,真吾兒。』其書今尚存。[49]

其二:石砫宣撫司女土官秦良玉,雅度侃議,傔從俱美少年。朱公子壽宜訪之,酒間微諷,良玉笑引宋山陰公主云『陛下後宮數百,妾惟駙馬一人』以答。[50]

其三:「…然秦(良玉)故中年,微聞幄中蓄少年數人,夜置酒,弄琵琶秦出塞曲為壽,醉則侍寢…」[51]

其四:時搖、黃十三家賊橫蜀中。有秦纘勳者,良玉族人也,為賊耳目,被擒,殺獄卒遁去。良玉捕執以獻,無脫者。[52]

参见

參考書目

參考資料

  1. 《四川百科全书》编纂委员会编. . 成都: 四川辞书出版社. 1997.
  2. 《萇楚齋隨筆》,作者劉聲木。
  3. 《明史》列傳158 秦良玉:“秦良玉,忠州人,嫁石砫宣撫使馬千乘。良玉為人饒膽智,善騎射,兼通詞翰,儀度嫻雅。而馭下嚴峻,每行軍發令,戎伍肅然。所部號白桿兵,為遠近所憚。”
  4. 《明史》列傳200 四川土司二
  5. 《明史》列傳158 秦良玉
  6. 《明史》列傳158 秦良玉
  7. 《明神宗顯皇帝實錄》 卷470
  8. 《明史》列傳158 秦良玉
  9. 《明神宗顯皇帝實錄》 卷498 石柱宣撫馬千乘民夷互構印信追貯夔州府庫
  10. 劉體信. .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2020-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9) (中文). 千乘以論開礦事,忤內監邱乘雲,逮雲安獄瘐死。
  11.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四川通志〉,11卷 ,3303
  12. 《明史》列傳158 秦良玉
  13. 《三朝遼事實錄》 卷3:(努爾哈赤)以仲揆所將皆川土兵,戒勿輕敵,仲揆逐之,大戰于河上,斬賊二千餘。禆將周敦吉曰:我輩不能救瀋,在此三年為何?石柱司秦邦屏先進渡渾河,諸營畢進。戚金、張明世統浙兵三千陣河南,諸渡河者未成列,奴以鐵騎五萬四面蹙攻之。諸將殊死戰,斬賊墮馬者三千餘。賊却而復前,如是者三,自辰至酉,奴騎益眾...是役以萬眾當虜數萬,殺數千人,雖力屈而殲,亦奴難以來,所未有之血戰也。
  14. 《明史》列傳158 秦良玉
  15. 《明史》列傳158 秦良玉
  16. 《明熹宗實錄》 17卷 ,876
  17. 《明熹宗實錄》 22卷 ,1106
  18. 《明熹宗實錄》 35卷 ,1783
  19. 《明史》本紀22 熹宗
  20. 《明史》列傳137 胡平表,雲南臨安人。萬曆中舉於鄉,歷忠州判官。
  21. 《明史》秦良玉傳
  22. 《明史紀事本末》 卷69
  23. 《明史》列傳158 秦良玉
  24. 《明史紀事本末》 卷69
  25. 《明史》列傳158 秦良玉
  26. 《明史》列傳158 秦良玉
  27. 《明史》列傳137 朱燮元
  28. 《明史紀事本末》 卷69
  29. 《明史》列傳158 秦良玉
  30. 《明史》列傳158 秦良玉
  31. 《明史》列傳137 王三善,天啟元年十月,擢右僉都御史,代李枟巡撫貴州。
  32. 《明史》列傳137 盧安世
  33. 《明史》本紀23 莊烈帝
  34. 《明史》列傳158 秦良玉
  35. 《明史》列傳158 秦良玉
  36. 《明史》列傳157 劉國能
  37. 《明史》列傳158 秦良玉
  38. 《明史》本紀23 莊烈帝
  39. 《明史》列傳158 秦良玉
  40. 王萦绪《石砫厅志》载:“(崇祯)十三年五月,流贼罗汝才等复犯夔州,闻良玉兵至,反走。良玉先锋将谭稳已潜出贼后马家寨击之,斩首七百三十三级。都司秦篆又邀之留马垭,斩其魁东山虎,生擒贼三十三名。裨将秦永祚伏兵水口遮击,斩首五百余级,未渡者北遁。秦翼明会别将张令追至谭家坪,斩首一千一百七八十级,贼披靡逃窜,贼首小秦王过天星皆降。”
  41. 《明史》列傳148 邵捷春
  42. 《明史》列傳158 秦良玉
  43. 《明史》列傳158 秦良玉
  44. 《明史》列傳158 秦良玉
  45. 《明史》本紀23 莊烈帝: 丁未,昧爽,內城陷。帝崩於萬歲山,王承恩從死。...丙辰,賊遷帝、后梓宮於昌平。昌平人啟田貴妃墓以葬。明亡。
  46. 《清史稿》列傳三百:崇禎時,土司千乘及婦秦良玉,以功加太子太保,封忠貞侯。
  47. 《南明史》列傳50 秦良玉
  48. 《南明史》列傳50 秦良玉
  49. 《萇楚齋三筆》卷10
  50. 《棗林雜俎》,作者談遷。
  51. 《稗說》,作者宋起鳳。
  52. 《明史》列傳158 秦良玉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