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

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後一部,是一部纪传体的史书。清朝明史馆官修,张廷玉等主撰,全書共三百三十二卷,計本紀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表十三卷、列傳二百二十卷;记明代史事,起自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迄於明思宗崇祯十七年(1644年)[1]:138,共277年的明朝历史

二十四史
書名 作者 今本
卷數
1 史記 司馬遷西漢 130
2 漢書 班固東漢 100
3 後漢書 范曄劉宋 120
4 三國志 陳壽西晉 65
5 晉書 房玄齡等( 130
6 宋書 沈約蕭梁 100
7 南齊書 蕭子顯(蕭梁) 59
8 梁書 姚思廉(唐) 56
9 陳書 36
10 魏書 魏收北齊 114
11 北齊書 李百藥(唐) 50
12 周書 令狐德棻等(唐) 50
13 南史 李延壽(唐) 80
14 北史 100
15 隋書 魏徵等(唐) 85
16 舊唐書 張昭賈緯等(後晉 200
17 新唐書 歐陽修等(北宋 225
18 舊五代史 薛居正等(北宋) 150
19 新五代史 歐陽修(北宋) 74
20 宋史 脱脱等( 496
21 遼史 116
22 金史 135
23 元史 宋濂 210
24 明史 張廷玉 332
相關 東觀漢記 劉珍等(東漢) 22
相關 新元史 柯劭忞民國 257
相關 清史稿 趙爾巽(民國) 529

編修過程

明史修纂歷時百年,史學家基本根據修纂過程分為四個階段。[2]

初修

清朝順治二年(1645年)始有修明史之議:該年四月十一日(癸亥),御史趙繼鼎上疏“奏請纂修《明史》,並博選文行鴻儒充總裁、纂修等官。”[3][4];五月,設館修纂明史[1]:138,大學士冯铨洪承疇李建泰范文程刚林祁充格为總裁;以詹霸、賴袞、伊圖寧完我蔣赫德、劉清泰、李若琳胡世安高爾儼、陳具慶、朱之俊為副總裁。设收掌官七员,满字誊录十员,汉字誊录三十六员。

但因為數次爭論,中途多次停止[5]杨椿回憶:“《明史》之初修也,在顺治二年,时……仿《通鉴》体仅成数帙。”[6]直至康熙十七年(1678年),随着三藩之乱的基本平定,政治穩定,經濟富裕,才正式开始《明史》的纂修工作。康熙詔舉博学鸿儒143人于体仁阁,取上等20人,二等30人,成立明史編纂小組,以徐元文為監修,叶方霭、张玉书為總撰,加上“布衣”萬斯同范錫同等纂修《明史》。鸿儒修史主要集中在康熙二十九年之前,開館不久,潘耒即上呈《请广秘府书籍以光文治疏》,请求悉访民间记载、奏议。徐元文上呈《请购明史遗书疏》,请求“征遗献”。朱彝尊上呈《史馆上总裁第一书》,指出“盖作史者,必先定其例,发其凡,而后一代之事可无纰缪”。黃宗羲朱彝尊毛奇齡張烈陸隴其等人建議放弃设置《道学传》,只立《儒林傳》。康熙二十二年左右,明史稿〈本纪〉和〈列传〉基本完成,汤斌撰《太祖本纪》,徐嘉炎撰《惠帝本纪》,朱彝尊撰《成祖本纪》,潘耒撰《食货志》,陆葇撰《选举志》,王源撰《兵志》,姜宸英撰《刑法志》,尤侗撰《艺文志》等。康熙二十三年史館擬定《明史》修纂的綱領性文件《修史條議》六十一條。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四月八日,萬斯同因長期劳累,在京師王鴻緒家中去世,是年二月冬熊賜履進呈《明史》稿416卷,但“上覽之不悅,命交內閣細看”。

再修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正月王鴻緒捲入黨爭,以原官解任回籍續修《明史》,“搜残补缺,荟萃其全”,[7]康熙五十二年,〈列传〉史稿的修订基本告竣,鴻緒又請宿儒李因篤協助審核,當時李因笃“老病在床褥,令二人捧稿,朗诵于枕侧。先生李因笃呼曰:‘改’。即加窜易涂抹,半载而毕功。”[8]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王鴻緒命其子圖煒賫呈明史列傳稿205卷,交明史館收藏,志、紀、表未具,次年,鴻緒奉旨回京,御纂《诗经传说汇纂》,充《省方盛典》承修總裁官;公務之餘,又取《明史》初稿之志、表和本紀,略作刪改,“或筆削乎舊文,或補綴其未備,或就正於明季之老儒,或咨訪於當代之博雅”,繼續纂修全稿,改舊志《河渠》、《食貨》、《藝文》、《地理》,又改《大臣表上》為《宰輔表》,《大臣表》中、下為《七卿表》,刪去《功臣》、《戚臣》、《宦幸》表。雍正元年(1723年)六月十七日,王鴻緒進呈明史稿310卷,體例均備,七月十八日內閣將之交明史館收藏。[9]不久,王鴻緒將明史稿刻為己作,此即《橫雲山人明史稿》,不具萬斯同之名。是年八月十五日,王鴻緒即卒於京邸。张廷玉认为:“王鸿绪之史稿,经名人三十载之用心,进在彤闱,颁来密阁,首尾略具,事实颇详”[10]

三修

雍正元年十二月十九日,又開館三修《明史》,以隆科多王頊齡為監修,徐元夢張廷玉朱軾等為總裁,孙嘉淦乔世臣汪由敦杨椿等二十五人为纂修,第三度重修《明史》,但开馆不久,人员又迁转流失[11],纂修官“它任四出,留馆者数人而已”[12],致力其事者僅杨椿、汪由敦、吴麟等人,以致未有一卷史稿进呈。史館因修《清世祖實錄》而止[1]:138

雍正五年冬,张廷玉命纂修官杨椿、汪由敦协力完成《明史》纂修任务,雍正六年正月,杨椿负责永乐至正德九朝列传,胡宗绪负责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十二朝本纪由汪由敦与吴麟负责,至七月,杨椿「九朝列传」已经清誊毕缴付史馆[13]郑江撰《明史稿》二十四卷,梅瑴成与修《天文志》、《历志》[14]

乾隆四年(1739年)夏《明史》終於定稿,七月二十五日張廷玉上表呈《明史》殿本全書336卷,张廷玉在《上明史表》中回顾纂修历程说:“聚官私之记载,核新旧之见闻,签帙虽多,祗牾互见。惟旧臣王鸿绪之史稿,经名人三十载之用心,进在彤闱,颁来秘阁,首尾略具,事实颇详。……苟是非之不谬,讵因袭之为嫌?爰即成编,用为初稿。”十月八日,大學士鄂爾泰等奏請按舊例頒發《明史》,坊間翻刻,正式刊行。如果從順治二年(1645年)算起,到乾隆四年(1739年)刻成止,則歷時95年,近乎一個世紀之久。现通行的《明史》版本是乾隆四年的武英殿原刊本。

四修

乾隆四年,武英殿《明史》告竣之際,清高宗下旨仿《資治通鑑綱目》編輯《明紀綱目[15],乾隆十一年成書。乾隆四十年(1775年)高宗覺得《明紀綱目》考核不夠精當,又詔修明史:“《明史》內於元時人、地名,對音訛舛,譯字鄙俚,尚沿舊時陋習,如「圖」作「兔」之類,既於字義無當,而垂之史冊,殊不雅馴。……《明史》乃本朝撰定之書,豈可轉聽其訛謬,現改辦《明紀綱目》,著將《明史》一併查改,以昭傳信。”[16],復命查繳原頒之書[17],諭協辦大學士英廉等「將原本逐一考覈添修,務令首尾詳明,辭義精當」[18],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明史本紀》24卷成,被稱為「明史本紀新刊本」,世罕知之,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明史》全書勘定成,併入《四庫全書》(有關明代的原始史料如《明一統志》,《明寶訓》,《明書》,《明實錄》,《明朝小史》,《明名臣經濟錄》,《明史記事本末》,《明道雜誌》等可閱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欽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維基文庫)。

付梓

朱笔批改过的万斯同明史稿》(《明史》底稿之一)。因政治需要,正史编纂过程中的篡改和美化不可避免

清廷雖下令開館編修《明史》,但是明史館一向結構鬆散,一般官員多為七品官,雖地位清高,但俸祿不多,因此常有開脫出缺的情況發生,編修人員也不一定每天到史館報到,亦常因其它“外務”而中斷,清廷對此並不嚴加管控,只視為新朝籠絡中原士人之舉。[19]顺治九年(1652年)傅维鳞曾描述當時“事既简静,偃息多闲”“悲岁月之流迈”“止类编实录”“所纂不过二十余年,止类编实录,不旁采,工无庸多”[20]

康熙帝親政後,政局尚未穩定,他曾說:“朕聽政以來,以三藩及河務、漕運為三大事,夙夜廑念,曾書而懸之宮中柱上。”三藩之亂平定後,目標又轉至河務與漕運,對於《明史》的修撰仍非首要迫切。《明史》初稿大部份成於萬斯同之手,所有史官撰写的初稿都送他复审,均无一差错。[21]萬斯同為《明史》可謂耗盡了畢生的精力,晚年雙眼已盲,在钱名世协助下,弹精竭虑地修改史稿,[22]有时因考证一事,往往“集书盈尺者四五或八九不止。”[23]诚所謂“修故国之史以报故国,愿成一代之史以报先朝”。钱大昕说:“乾隆初,大学士张公廷玉等奉诏刊定《明史》,以王公鸿绪《史稿》为本而增损之,王氏稿大半出先生(万斯同)手。”[24]

清朝經學家楊椿有言:“《明史》成於國初遺老之手,而萬季野功尤多。紀、傳長於表志,而萬曆以後各傳,又長於中葉以前。袁崇煥左良玉李自成傳,原稿皆二巨冊。刪述融汰,結構宏肅,遠在宋、元諸史上。”

版本

“殿本”和“庫本”是明史差異最大的兩個版本。庫本除更改元代譯名外,〈本紀〉的論贊亦多有修改。

四庫本是殿本刊行後經過修改的本子。《明史》在乾隆四年刊成後,至乾隆四十年,清高宗因其中有關元時人名、地名對音訛舛,譯字鄙俚,諭令改訂,並就原版扣算字數刊正。四十二年,又因《本紀》中發現其他疏略,不足以資論定。諭令補纂,成《本紀》二十四卷。當時重刊後迄未頒行,外間流傳絕少,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故宮博物院始有影印本。當時《志》、《表》、《列傳》改定之本,邵懿辰方略館見到時,即已不全。[25]

體例

《明史》共三百三十六卷,卷一至卷二四为本纪,卷二五至卷九九为志,卷一〇〇至卷一一二为表,卷一一三至卷三三二为列传,规模仅次于《宋史》。

本紀

〈本纪〉所占不足全书十分之一,字数所占不及全书二十五分之一,列惠帝,但不列兴宗(惠帝之父朱标)、睿宗(世宗之父朱祐杬),钱大昕称:“其例有创前史所未有者。如《英宗实录》附景泰七年事,称郕戾王,而削其庙号,此当时史臣曲笔。今分英宗为前后两纪,而列景帝纪于中,斟酌最为尽善。”

卷册目录内容    卷册目录内容
卷1本紀第1 太祖卷13本紀第13憲宗
卷2本紀第2 太祖二卷14本紀第14憲宗二
卷3本紀第3 太祖三卷15本紀第15孝宗
卷4本紀第4惠帝卷16本紀第16武宗
卷5本紀第5成祖卷17本紀第17世宗
卷6本紀第6成祖二卷18本紀第18世宗二
卷7本紀第7 成祖三卷19本紀第19穆宗
卷8本紀第8 仁宗卷20本紀第20神宗
卷9本紀第9 宣宗卷21本紀第21神宗二、光宗
卷10本紀第10英宗前紀卷22本紀第22熹宗
卷11本紀第11景帝卷23本紀第23愍帝
卷12本紀第12英宗後紀卷24本紀第24愍帝二

汤斌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充任《明史》总裁,編有《天文志》、《五行志》和《曆志》。《明史·食货志》共六卷,由潘耒王原《明食货志》撰成,“将明代《实录》通纂一过,凡片言只字,有关食货者,悉行节出,琐细庞杂,不厌其详”,後來潘耒因事被黜,再由王鸿绪加以删削。《艺文志》四卷由黄虞稷撰写,依经、史、子、集排述。《地理志》有七卷,是篇幅最大者,詳述两京十三省的沿革。《河渠志》共六卷,黄河占两卷,介绍全国水文治理和水利利用状况。《兵志》介绍明代军事制度,共四卷。第三卷「边防、海防、民壮、土兵」,介绍明朝九邊。《刑法志》共三卷,出自姜宸英之手,介绍明代法律。第三卷介绍廷杖锦衣卫诏狱。

卷册目录内容    卷册目录内容    卷册目录内容
卷25志第1天文一卷50志第26禮四卷75志第51職官四
卷26志第2天文二卷51志第27禮五卷76志第52職官五
卷27志第3 天文三卷52志第28禮六卷77志第53食貨一
卷28志第4 五行一卷53志第29禮七卷78志第54食貨二
卷29志第5 五行二卷54志第30禮八卷79志第55食貨三
卷30志第6 五行三卷55志第31禮九卷80志第56食貨四
卷31志第7曆一卷56志第32禮十卷81志第57食貨五
卷32志第8曆二卷57志第33禮十一卷82志第58食貨六
卷33志第9曆三卷58志第34禮十二卷83志第59河渠一
卷34志第10曆四卷59志第35禮十三卷84志第60河渠二
卷35志第11曆五卷60志第36禮十四卷85志第61河渠三
卷36志第12曆六卷61志第37樂一卷86志第62河渠四
卷37志第13曆七卷62志第38樂二卷87志第63河渠五
卷38志第14曆八卷63志第39樂三卷88志第64河渠六
卷39志第15曆九卷64志第40儀衞卷89志第65兵一
卷40志第16地理一卷65志第41輿服一卷90志第66兵二
卷41志第17地理二卷66志第42輿服二卷91志第67兵三
卷42志第18地理三卷67志第43輿服三卷92志第68兵四
卷43志第19地理四卷68志第44輿服四卷93志第69刑法一
卷44志第20地理五卷69志第45選舉一卷94志第70刑法二
卷45志第21地理六卷70志第46選舉二卷95志第71刑法三
卷46志第22地理七卷71志第47選舉三卷96志第72藝文一
卷47志第23禮一卷72志第48職官一卷97志第73藝文二
卷48志第24禮二卷73志第49職官二卷98志第74藝文三
卷49志第25禮三卷74志第50職官三卷99志第75藝文四

表由万斯同主編,除《诸王》、《功臣》、《外戚》、《宰辅》外,又增设《七卿表》,仿自《汉书·公卿表》,七卿即六部尚書都察院都御史

从结构上明史采纳了从《史记》开始流传下来的纪传体结构,一共分本纪24卷、志75卷、列传220卷和表13卷。其卷数在二十四史中仅次于《宋史》,但論其修纂时间之久,用力之勤卻遠遠超过了以前的史書。

卷册目录内容    卷册目录内容    卷册目录内容
卷100表第1諸王世表一卷105表第6 功臣世表一卷110表第11宰輔年表二
卷101表第2 諸王世表二卷106表第7功臣世表二卷111表第12七卿年表一
卷102表第3 諸王世表三卷107表第8 功臣世表三卷112表第13七卿年表二
卷103表第4 諸王世表四卷108表第9外戚恩澤侯表
卷104表第5諸王世表五卷109表第10宰輔年表一

列传

〈列传〉共二百二十卷,占全书三分之二,可略分为「类传」和「专传」两大类。有重複事蹟者,则举一人立传,他人在后各附一小传,如《孙承宗传》中记柳河之役,只注「语在马世龙传中」;《刘岜传》弹劾刘瑾,后附十余人小传。类传包括《后妃》、《诸王》、《公主》、《循吏》、《儒林》、《文苑》、《忠义》、《孝义》、《隐逸》、《方伎》、《外戚》、《列女》、《宦官》、《阉党》、《佞幸》、《奸臣》、《流贼》、《土司》、《外国》、《西域》等,〈列女傳〉共三卷,記載二百八十七位忠孝、節烈婦女,大量取自王鴻緒編纂的《橫雲山人明史列傳稿》。由於《明史》一再強調綱常名教,因此在〈忠義傳〉、〈孝義傳〉、〈列女傳〉等目羅列近二千人。列傳中专列〈阉党傳〉、〈流贼傳〉和〈土司傳〉三目為明朝一代專有議題,《阉党传》列四十六人,属於刘瑾党者有七人,其餘皆魏忠贤党。〈流贼傳〉稱李自成、张献忠等為流賊,为统治者总结经验:“自唐赛儿以下,本末易竟,事具剿贼诸臣传中。独志其亡天下者,立《李自成、张献忠传》。”“至于亡明,剿抚之失,足为炯鉴。”。陸以湉在其《冷廬雜識》稱:“阉党、佞幸、奸臣列于宦官之后流贼之前,其嫉之也深,而贬之也至矣。”

卷    目    内容
卷113列傳第1后妃一:太祖孝慈高皇后孙贵妃李淑妃郭宁妃;惠帝马皇后;成祖仁孝徐皇后王贵妃权贤妃;仁宗诚孝张皇后;宣宗恭让胡皇后孝恭孙皇后吴贤妃郭嫔;英宗孝莊钱皇后孝肃周太后;景帝汪废后肃孝杭皇后;宪宗吴废后孝贞王皇后孝穆纪太后孝惠邵太后万贵妃
卷114列傳第2后妃二:孝宗孝康张皇后;武宗孝静夏皇后;世宗孝洁陈皇后张废后孝烈方皇后孝恪杜太后;穆宗孝懿李皇后孝安陈皇后孝定李太后;神宗孝端王皇后刘昭妃孝靖王太后郑贵妃;光宗孝元郭皇后孝和王太后孝纯刘太后李康妃李莊妃赵选侍;熹宗懿安张皇后张裕妃;莊烈帝愍周皇后田贵妃
卷115列傳第3興宗孝康皇帝睿宗興獻皇帝
卷116列傳第4諸王一:太祖诸子一
卷117列傳第5諸王二:太祖诸子二
卷118列傳第6諸王三:太祖诸子三;兴宗诸子;惠帝诸子;成祖诸子
卷119列傳第7諸王四:仁宗诸子;英宗诸子;景帝子;宪宗诸子;孝宗子
卷120列傳第8諸王五:世宗诸子;穆宗诸子;神宗诸子;光宗诸子;熹宗诸子;莊烈帝诸子
卷121列傳第9 公主
卷122列傳第10郭子興韓林兒
卷123列傳第11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明玉珍
卷124列傳第12擴廓帖木兒陳友定把匝剌瓦爾密
卷125列傳第13徐達常遇春
卷126列傳第14李文忠鄧愈湯和沐英
卷127列傳第15李善長汪廣洋
卷128列傳第16劉基宋濂葉琛章溢
卷129列傳第17馮勝傅友德廖永忠楊璟胡美
卷130列傳第18吳良康茂才丁德興耿炳文郭英華雲龍韓政仇成張龍吳復胡海張赫華高張銓何真
卷131列傳第19顧時吳禎薛顯郭興陳德王志梅思祖金朝興唐勝宗陸仲亨費聚陸聚鄭遇春黃彬葉昇
卷132列傳第20朱亮祖周德興王弼藍玉謝成李新
卷133列傳第21廖永安俞通海胡大海耿再成張德勝趙德勝桑世傑茅成胡深孫興祖曹良臣濮英
卷134列傳第22何文輝葉旺馬雲繆大亨蔡遷王銘甯正金興旺花茂丁玉郭雲
卷135列傳第23陳遇葉兌范常宋思顏郭景祥楊元杲阮弘道孔克仁
卷136列傳第24陶安詹同朱升崔亮陶凱曾魯任昂李原名樂韶鳳
卷137列傳第25劉三吾安然吳伯宗吳沉桂彥良宋訥趙俶李叔正劉崧羅復仁羅汝敬
卷138列傳第26陳修楊思義周禎楊靖單安仁薛祥唐鐸開濟
卷139列傳第27錢唐韓宜可蕭岐馮堅茹太素李仕魯葉伯巨鄭士利周敬心王朴張衡
卷140列傳第28魏觀陶垕仲劉仕貆王宗顯呂文燧王觀道同盧熙青文勝
卷141列傳第29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練子寧茅大芳卓敬陳迪景清連楹胡閏王度
卷142列傳第30鐵鉉暴昭陳性善張昺謝貴彭二宋忠馬宣瞿能張倫顏伯瑋王省姚善陳彥回
卷143列傳第31王艮廖昇周是修程本立黃觀王叔英黃鉞王良陳思賢程通黃希范高巍高賢寧王璡周縉牛景先
卷144列傳第32盛庸平安何福顧成
卷145列傳第33姚廣孝張玉朱能丘福譚淵王真陳亨
卷146列傳第34張武陳珪孟善鄭亨徐忠郭亮趙彝張信徐祥李濬孫巖陳旭陳賢張興陳志王友
卷147列傳第35解縉黃淮胡廣金幼孜胡儼
卷148列傳第36楊士奇楊榮楊溥
卷149列傳第37蹇義夏原吉
卷150列傳第38郁新趙羾金忠李慶師逵古朴陳壽劉季箎劉辰楊砥虞謙呂升湯宗
卷151列傳第39茹瑺嚴震直張紞王鈍鄭賜郭資呂震李至剛方賓吳中劉觀
卷152列傳第40董倫儀智鄒濟周述陳濟王英錢習禮周敍柯潛孔公恂
卷153列傳第41宋禮陳瑄周忱
卷154列傳第42張輔黃福劉儁呂毅陳洽李彬柳升梁銘王通
卷155列傳第43宋晟薛祿劉榮朱榮費瓛譚廣陳懷蔣貴任禮趙安趙輔劉聚
卷156列傳第44吳允誠薛斌吳成金忠李英毛勝焦禮毛忠和勇羅秉忠
卷157列傳第45金純張本郭敦郭璡鄭辰柴車劉中敷張鳳周瑄楊鼎黃鎬胡拱辰陳俊林鶚潘榮夏時正
卷158列傳第46黃宗載顧佐段民章敞吳訥魏驥魯穆耿九疇軒輗黃孔昭
卷159列傳第47熊概陳鎰李儀陳泰李棠賈銓王宇崔恭劉孜李侃原傑彭誼牟俸夏壎高明楊繼宗
卷160列傳第48王彰魏源金濂石璞羅通羅綺張瑄張鵬李裕
卷161列傳第49周新李昌祺陳士啟應履平林碩況鍾陳本深彭勖夏時黃潤玉楊瓚劉實陳選夏寅陳壯張昺宋端儀
卷162列傳第50尹昌隆耿通戴綸陳祚劉球陳鑑鍾同章綸廖莊倪敬楊瑄
卷163列傳第51李時勉陳敬宗劉鉉邢讓林瀚謝鐸魯鐸
卷164列傳第52鄒緝弋謙黃澤范濟聊讓左鼎曹凱劉煒單宇張昭高瑤
卷165列傳第53陶成陳敏丁瑄王得仁葉禎伍驥毛吉林錦郭緒姜昂
卷166列傳第54韓觀山雲蕭授方瑛李震王信彭倫歐磐張祐
卷167列傳第55曹鼐鄺埜王佐孫祥袁彬
卷168列傳第56陳循王文江淵許彬陳文萬安劉珝劉吉尹直
卷169列傳第57高穀胡濙王直
卷170列傳第58于謙
卷171列傳第59王驥徐有貞楊善王越
卷172列傳第60羅亨信侯璡楊寧王來孫原貞朱鑑楊信民張驥馬謹程信白圭張瓚孔鏞鄧廷瓚王軾劉丙
卷173列傳第61楊洪石亨郭登朱謙孫鏜范廣
卷174列傳第62史昭巫凱許貴周賢歐信王璽魯鑑劉寧彭清姜漢安國杭雄
卷175列傳第63衞青董興何洪劉玉仇鉞神英曹雄馮禎張俊楊銳
卷176列傳第64李賢呂原岳正彭時商輅劉定之
卷177列傳第65王翱年富王竑李秉姚夔王復林聰葉盛
卷178列傳第66項忠韓雍余子俊朱英秦紘
卷179列傳第67羅倫章懋黃仲昭莊昶鄒智舒芬
卷180列傳第68張寧王徽毛弘丘弘李森魏元强珍王瑞李俊汪奎湯鼐姜綰姜洪曹璘彭程龐泮呂獻葉紳胡獻張弘至屈伸王獻臣
卷181列傳第69徐溥丘濬劉健謝遷李東陽王鏊劉忠
卷182列傳第70王恕馬文升劉大夏
卷183列傳第71何喬新彭韶周經耿裕倪岳閔珪戴珊
卷184列傳第72周洪謨楊守陳張元禎傅瀚張昇吳寬傅珪劉春吳儼顧清劉瑞
卷185列傳第73李敏賈俊黃紱張悅佀鍾曾鑑梁璟徐恪李介黃珂王鴻儒叢蘭吳世忠
卷186列傳第74韓文張敷華楊守隨許進雍泰陳壽樊瑩熊繡潘蕃胡富張泰張鼐王璟朱欽
卷187列傳第75何鑑馬中錫陸完洪鍾陳金俞諫周南馬昊
卷188列傳第76劉茞呂翀趙佑戴銑陸崑蔣欽周璽湯禮敬許天錫徐文溥張士隆張文明范輅張欽周廣石天柱
卷189列傳第77李文祥孫磐胡爟羅僑葉釗戴冠黃鞏陸震夏良勝何遵
卷190列傳第78楊廷和梁儲蔣冕毛紀石珤
卷191列傳第79毛澄汪俊吳一鵬朱希周何孟春豐熙徐文華薛蕙
卷192列傳第80楊慎王思張翀劉濟安磐張漢卿張原毛玉王時柯鄭本公張曰韜楊淮張澯郭楠
卷193列傳第81費宏翟鑾李時顧鼎臣嚴訥李春芳陳以勤趙貞吉高儀
卷194列傳第82喬宇孫交林俊金獻民秦金趙璜鄒文盛梁材劉麟蔣瑤王廷相
卷195列傳第83王守仁
卷196列傳第84張璁桂萼方獻夫夏言
卷197列傳第85席書霍韜熊浹黃宗明黄绾
卷198列傳第86楊一清王瓊彭澤毛伯溫翁萬達
卷199列傳第87李鉞王憲胡世寧李承勛王以旂范鏓王邦瑞鄭曉
卷200列傳第88姚鏌張嵿伍文定蔡天祐詹榮劉天和楊守禮張岳郭宗臯趙時春
卷201列傳第89陶琰王縝李充嗣吳廷舉方良永王爌王軏徐問張邦奇韓邦奇周金吳嶽
卷202列傳第90廖紀王時中周期雍唐龍王杲周用聞淵劉訒孫應奎聶豹李默周延賈應春張永明胡松趙炳然
卷203列傳第91鄭岳劉玉汪元錫寇天敍唐冑潘珍李中歐陽鐸陶諧潘塤呂經歐陽重朱裳陳察孫懋王儀曾鈞
卷204列傳第92陳九疇翟鵬孫繼魯曾銑丁汝夔楊守謙商大節王忬楊選
卷205列傳第93朱紈張經胡宗憲曹邦輔李遂唐順之
卷206列傳第94馬錄程啟充張逵鄭一鵬唐樞杜鸞葉應驄解一貴陸粲邵經邦劉世揚魏良弼
卷207列傳第95鄧繼曾朱淛楊言劉安薛侃楊名郭弘化劉世龍張選包節王與齡楊思忠
卷208列傳第96張芹汪應軫蕭鳴鳳齊之鸞袁宗儒許相卿顧濟章僑余珊韋商臣黎貫彭汝實鄭自璧戚賢劉繪錢薇洪垣周思兼顏鯨
卷209列傳第97楊最馮恩楊爵周怡劉魁沈束沈鍊楊繼盛楊允繩
卷210列傳第98桑喬謝瑜何維柏徐學詩厲汝進王宗茂周冕趙錦吳時來張翀董傳策鄒應龍林潤
卷211列傳第99馬永梁震王效周尚文馬芳何卿沈希儀石邦憲
卷212列傳第100俞大猷戚繼光劉顯李錫張元勳
卷213列傳第101徐階高拱張居正
卷214列傳第102楊博馬森劉體乾王廷葛守禮靳學顏
卷215列傳第103王治歐陽一敬周弘祖詹仰庇駱問禮鄭履淳陳吾德汪文輝劉奮庸
卷216列傳第104吳山陸樹聲瞿景淳田一儁黃鳳翔余繼登馮琦王圖翁正春劉應秋唐文獻李騰芳蔡毅中公鼐羅喻義姚希孟許士柔顧錫疇
卷217列傳第105王家屏陳于陛沈鯉于慎行李廷機吳道南
卷218列傳第106申時行王錫爵沈一貫方從哲沈㴶
卷219列傳第107張四維馬自強許國趙志臯張位朱賡
卷220列傳第108萬士和王之誥吳百朋劉應節王遴畢鏘舒化李世達曾同亨辛自修溫純趙世卿李汝華
卷221列傳第109袁洪愈王廷瞻郭應聘耿定向王樵魏時亮郝杰趙參魯張孟男李禎丁賓
卷222列傳第110譚綸王崇古方逢時吳兌鄭洛張學顏張佳胤殷正茂凌雲翼
卷223列傳第111盛應期朱衡潘季馴萬恭吳桂芳王宗沐劉東星徐貞明
卷224列傳第112嚴清宋纁陸光祖孫鑨陳有年孫丕揚蔡國珍楊時喬
卷225列傳第113張瀚王國光梁夢龍楊巍李戴趙煥鄭繼之
卷226列傳第114海瑞丘橓呂坤郭正域
卷227列傳第115龐尚鵬宋儀望張岳李材陸樹德蕭廩賈三近李頤朱鴻謨蕭彥孫維城謝杰郭惟賢萬象春鍾化民吳達可
卷228列傳第116魏學曾李化龍
卷229列傳第117劉臺傅應禎王用汲吳中行趙用賢艾穆沈思孝
卷230列傳第118蔡時鼎萬國欽饒伸湯顯祖逯中立楊恂姜士昌馬孟禎汪若霖
卷231列傳第119顧憲成顧允成錢一本于孔兼史孟麟薛敷教安希范劉元珍葉茂才
卷232列傳第120魏允貞王國余懋衡李三才
卷233列傳第121姜應麟陳登雲羅大紘李獻可孟養浩朱維京王如堅王學曾張貞觀樊玉衡謝廷讚楊天民何選
卷234列傳第122盧洪春李懋檜李沂雒于仁馬經綸劉綱戴士衡曹學程翁憲祥徐大相
卷235列傳第123王汝訓余懋學張養蒙孟一脈何士晉王德完蔣允儀鄒維璉
卷236列傳第124李植江東之湯兆京金士衡王元翰孫振基丁元薦李朴夏嘉遇
卷237列傳第125傅好禮姜志禮包見捷田大益馮應京吳宗堯吳寶秀華鈺
卷238列傳第126李成梁麻貴
卷239列傳第127張臣董一元杜桐萧如薰達雲官秉忠柴國柱李懷信
卷240列傳第128葉向高劉一燝韓爌朱國祚何宗彥孫如游
卷241列傳第129周嘉謨張問達汪應蛟王紀孫瑋鍾羽正陳道亨
卷242列傳第130陳邦瞻畢懋康蕭近高白瑜程紹翟鳳翀洪文衡陳伯友董應舉林材朱吾弼張光前
卷243列傳第131趙南星鄒元標孫慎行高攀龍馮從吾
卷244列傳第132楊漣左光斗魏大中周朝瑞袁化中顧大章王之寀
卷245列傳第133周起元繆昌期周順昌周宗建黃尊素李應昇萬燝
卷246列傳第134滿朝薦江秉謙侯震暘王允成
卷247列傳第135劉綎李應祥陳璘鄧子龍馬孔英
卷248列傳第136梅之煥劉策李若星耿如杞顏繼祖李繼貞方震孺徐從治
卷249列傳第137朱燮元李橒王三善蔡復一
卷250列傳第138孫承宗
卷251列傳第139李標劉鴻訓錢龍錫成基命何如寵徐光啟文震孟蔣德璟方岳貢
卷252列傳第140楊嗣昌吳甡
卷253列傳第141王應熊張至發薛國觀程國祥陳演魏藻德
卷254列傳第142喬允升曹于汴孫居相曹珖陳于廷鄭三俊李日宣張瑋
卷255列傳第143劉宗周黃道周
卷256列傳第144崔景榮黃克纘畢自嚴李長庚劉之鳳
卷257列傳第145張鶴鳴董漢儒趙彥王洽梁廷棟熊明遇張鳳翼陳新甲馮元飇
卷258列傳第146許譽卿華允誠魏呈潤毛羽健吳執御章正宸黃紹杰傅朝佑姜埰熊開元詹爾選湯開遠成勇陳龍正
卷259列傳第147楊鎬袁應泰熊廷弼袁崇煥趙光抃
卷260列傳第148楊鶴陳奇瑜熊文燦練國事丁啟睿鄭崇儉邵捷春余應桂高斗樞張任學
卷261列傳第149盧象昇劉之綸丘民仰
卷262列傳第150傅宗龍汪喬年楊文岳孫傳庭
卷263列傳第151宋一鶴馮師孔林日瑞蔡懋德、衞景瑗、朱之馮陳士奇龍文光劉佳引劉之勃
卷264列傳第152賀逢聖南居益周士樸呂維祺王家禎焦源溥李夢辰宋師襄麻僖王道純田時震
卷265列傳第153范景文倪元璐李邦華王家彥孟兆祥施邦曜淩義渠
卷266列傳第154馬世奇吳麟徵周鳳翔劉理順汪偉吳甘來王章陳良謨陳純德申佳胤成德許直金鉉
卷267列傳第155馬從聘張伯鯨宋玫范淑泰高名衡徐汧鹿善繼
卷268列傳第156曹文詔周遇吉黃得功
卷269列傳第157艾萬年李卑湯九州陳于王侯良柱張令猛如虎虎大威孫應元姜名武尤世威侯世祿劉國能
卷270列傳第158馬世龍賀虎臣沈有容張可大魯欽秦良玉龍在田
卷271列傳第159賀世賢童仲揆羅一貫滿桂趙率教官惟賢何可綱黃龍金日觀
卷272列傳第160金國鳳曹變蛟劉肇基
卷273列傳第161左良玉高傑祖寬
卷274列傳第162史可法高弘圖姜曰廣
卷275列傳第163張慎言徐石麒解學龍高倬左懋第祁彪佳
卷276列傳第164朱大典張國維張肯堂曾櫻朱繼祚余煌王瑞栴路振飛何楷熊汝霖錢肅樂沈宸荃
卷277列傳第165袁繼咸金聲丘祖德沈猶龍陳子龍侯峒曾楊文驄陳潛夫沈廷揚林汝翥鄭為虹
卷278列傳第166楊廷麟萬元吉郭維經詹兆恒陳泰來王養正曾亨應揭重熙陳子壯張家玉陳邦彥蘇觀生
卷279列傳第167呂大器文安之樊一蘅吳炳王錫袞堵胤錫嚴起恒朱天麟楊畏知吳貞毓
卷280列傳第168何騰蛟瞿式耜
卷281列傳第169循吏、陈灌方克勤吴履廖钦等、高斗南余彦诚史诚祖吴祥等、谢子襄黄信中夏升贝秉彝刘孟雍万观叶宗人王源翟溥福李信圭孙浩张宗琏李骥王莹等、李湘赵豫赵登曾泉范衷周济范希正刘纲段坚陈钢丁积田鐸唐侃汤绍恩徐九思庞嵩张淳陈幼学
卷282列傳第170儒林一 范祖幹葉儀等、谢应芳汪克宽梁寅赵汸陈谟薛瑄阎禹锡周蕙等、胡居仁余祐蔡清陈琛林希元等、罗钦顺曹端吴与弼胡九韶等、陈真晟吕柟吕潜等、邵宝王问杨廉刘观孙鼎李中马理魏校王应电王敬臣周瑛潘府崔铣何瑭唐伯元黄淳耀黃渊耀
卷283列傳第171儒林二 陈献章李承箕张诩娄谅夏尚朴贺钦陈茂烈湛若水蒋信等、邹守益、子邹善等、钱德洪徐爱等、王畿王艮等、欧阳德族人瑜罗洪先程文德吴悌、子吴仁度何廷仁刘邦采魏良政等、王时槐许孚远尤时熙张后觉等、邓以赞张元忭孟化鲤孟秋来知德邓元锡刘元卿章潢
卷284列傳第172儒林三 孔希学孔彦绳颜希惠曾质粹孔闻礼孟希文仲于陛周冕程接道程克仁张文运邵继祖朱梴朱墅
卷285列傳第173文苑一 杨维桢陆居仁钱惟善胡翰苏伯衡王冕郭奎刘炳戴良王逢丁鹤年危素张以宁石光霁秦裕伯赵壎宋僖等、徐一夔赵捴谦乐良等、陶宗仪顾德辉等、袁凯高启杨基等、王行唐肃宋克等、孙蕡王佐等、王蒙郭传
卷286列傳第174文苑二 林鸿郑定等、王绂夏昶沈度、弟沈粲滕用亨等、聶大年刘溥苏平等、张弼张泰陆釴陆容程敏政羅玘储巏李梦阳康海王九思王维桢何景明徐祯卿杨循吉祝允明唐寅桑悦边贡顾璘、弟顾瑮陈沂等、郑善夫殷云霄方豪等、陆深王圻王廷陈李濂
卷287列傳第175文苑三 文徵明蔡羽等、黄佐欧大任黎民表柯维骐王慎中屠应埈等、高叔嗣蔡汝楠陈束任瀚熊过李开先田汝成、子田艺蘅皇甫涍、弟皇甫冲皇甫汸皇甫濂茅坤、子茅维谢榛卢柟李攀龙梁有誉等、王世贞汪道昆胡应麟王世懋归有光、子归子慕胡友信
卷288列傳第176文苑四 李维桢郝敬徐渭屠隆王穉登俞允文王叔承瞿九思唐时升娄坚李流芳程嘉燧焦竑黄辉陈仁锡董其昌莫如忠邢侗米万钟袁宏道钟惺谭元春王惟俭李日华曹学佺曾异撰王志坚艾南英章世纯罗万藻陈际泰张溥张采
卷289列傳第177忠義一 花云朱文逊许瑗等、王恺孙炎王道同朱文刚牟鲁裴源朱显忠王均谅等、王纲、子王彦达王祎吴云熊鼎易绍宗琴彭陈汝石等、皇甫斌、子皇甫弼吴贵等、张瑛熊尚初等、王祯万琛王祐周宪、子周乾杨忠李睿等、吴景王源冯杰孙玺等、霍恩段豸张汝舟等、孙燧许逵黄宏马思聪宋以方万木郑山赵楠
卷290列傳第178忠義二 王冕龚谅陈闻诗董伦王鈇钱泮钱錞唐一岑朱裒齐恩孙镗杜槐、黄钏、陈见等、王德叔沛汪一中王应鹏唐鼎苏梦暘韦宗孝龙旌张振德章文炳等、董尽伦李忠臣高光等、龚万禄李世勋翟英等、管良相李应期等、徐朝纲杨以成孙克恕郑鼎姬文胤孟承光朱万年秦三辅等、张瑶王与夔等、何天衢杨于陛
卷291列傳第179忠義三 潘宗颜窦永澄等、张铨何廷魁徐国全高邦佐顾颐崔儒秀陈辅尧段展郑国昌张凤奇、卢成功等、党还醇安上达任光裕等、李献明何天球徐泽武起潜张春、阎生斗、李师圣等、王肇坤王一桂上官荩等、孙士美、白慧元、李祯宁等、乔若雯、李崇德等、张秉文宋学朱等、彦胤绍、赵珽等、吉孔嘉王端冕等、刑国玺、冯守礼等、张振秀刘源清等、鄧藩錫王维新等、张焜芳
卷292列傳第180忠義四 张允登郭景嵩郭应响张光奎杨于楷等、李中正马足轻等、方國儒王绍正常存畏刘定国何承光高日临等、庞瑜董三谟等、尹夢鰲赵士宽等、卢谦张有俊等、龚元祥、子龔炳衡姚允恭王信史記言李君赐等、梁志仁单思仁等、王国训胡尔纯等、黎弘业馬如蛟等、张绍登张国勋等、王焘魏时光蒋佳徵吴畅春等、徐尚卿王时化等、阮之钿郝景春、子郝鸣銮等、张克俭邝曰广等、徐世淳、子徐肇梁余塙
卷293列傳第181忠義五 武大烈徐日泰等、钱祚徵盛以恒高孝志等、颜日愉艾毓初等、潘弘刘振世等、陈豫抱许宣等、刘振之杜邦举费曾谋等、李乘云余爵等、关永杰侯君擢等、张维世姚若时等、王世琇颜则孔等、许永禧高斗垣等、李贞佐周卜历等、鲁世任张信等、刘禋陈显元等、何燮左相申等、赵兴基郑元绶
卷294列傳第182忠義六 夏统春薛闻礼等、陈美郭裕等、谌吉臣张国勋等、卢学古朱士完等、陈万策李开先许文岐李新等、郭以重岳璧郭金城崔文荣朱士鼎徐学颜李毓英等、冯云路熊䴙明睿易道暹傅可知蔡道宪周二南等、张鹏翼欧阳显宇等、刘熙祚王孙兰程良筹程道寿黄世清杨暄朱一统等、唐时明薛应玢唐梦鲲段复兴靳圣居等、简仁瑞何相刘等、司五教张凤翮都任王家录等、祝万龄王徵等、陈瑸周凤岐王徵俊宋之俊等、丁泰运尚大伦
卷295列傳第183忠義七 何复邵宗元等、张罗俊、弟张罗彦等、金毓峒韩东明等、汤文琼范箴听等、许琰曹肃等、王乔栋张继孟陈其赤等、刘士斗沈云祚等、王励精刘三策等、尹伸莊祖诰等、高其勋王士杰等、张耀吴子骐曾异撰等、米寿图耿廷箓马乾席上珍孔师程等、徐道兴罗国瓛等、刘廷标王运开王运闳
卷296列傳第184孝義一 郑濂王澄徐允让石永寿钱瑛曾鼎姚玭丘鐸李茂崔敏刘镐顾琇周琬虞宗济等、伍洪刘文焕朱煦危贞昉刘谨李德成沈德四谢定住包实夫苏奎章权谨赵绅向化陆尚质麹祥
卷297列傳第185孝義二 王俊刘准杨敬石鼐任镗史五常周敖荣瑄叶文荣傅檝杨成章谢用何竞王原黄玺归钺族子绣何麟孙清宋显章李豫刘宪罗璋等、容师偃刘静温钺俞孜张震孙文崔鑑唐俨丘绪张钧张承相等、王在复王抃等、夏子孝阿寄赵重华谢广王世名李文咏王应元孔金、子孔良杨通照、弟杨通杰浦邵等、张清雅白精忠
卷298列傳第186隱逸 张介福倪瓚徐舫杨恒陈洄杨引吴海刘闵杨黼孙一元沈周陈继儒
卷299列傳第187方伎 滑寿葛乾孙吕复倪维德周汉卿王履周颠张中张三丰袁珙、子袁忠彻戴思恭盛寅皇甫仲和仝寅吴杰许绅王纶凌云李玉李时珍缪希雍周述学张正常刘渊然
卷300列傳第188外戚 陈公马公吕本马全张麒胡荣孙忠、子孙继宗吴安钱贵汪泉杭昱周能王镇万贵邵喜张峦夏儒陈万言方锐陈景行李伟王伟郑承宪王昇刘文炳刘文燿张国纪周奎
卷301列傳第189列女一 丁月娥諸娥丁錦孥盧佳娘妙聰萬義顓王妙鳳唐貴梅楊泰奴陳楊瑄丁美音章銀兒招囊猛林端娘竇妙善胡貴貞
卷302列傳第190列女二 吳姞姑戴清徐亞長楊玉英張蟬雲楊郭恆謝玉華李中姑
卷303列傳第191列女三 虞鳳娘倪美玉高荊媧項淑美徐京
卷304列傳第192宦官一 郑和侯显金英兴安范弘等、王振曹吉祥刘永诚怀恩覃吉汪直梁芳钱能等、何鼎邓原李广蒋琮刘瑾张永谷大用魏彬
卷305列傳第193宦官二 李芳冯保张鲸陈增陈奉高淮梁永杨荣陈矩王安 魏忠贤王体李永贞等、崔文升张彝宪高起潜王承恩方正化
卷306列傳第194閹黨 焦芳刘宇曹元张彩韩福等、顾秉谦魏广微等、崔呈秀吴淳夫等、刘志选梁梦环等、曹钦程石三畏等、王绍徽周应秋霍维华徐大化等、阎鸣泰贾继春田尔耕许显纯 
卷307列傳第195佞倖 纪纲门达逯杲李孜省继晓江彬许泰钱宁陆炳邵元节陶仲文顾可学盛端明
卷308列傳第196奸臣 胡惟庸陈宁陈瑛马麟等、严嵩赵文华等、周延儒温体仁马士英阮大铖
卷309列傳第197流賊 李自成张献忠
卷310列傳第198土司
卷311列傳第199四川土司一
卷312列傳第200四川土司二
卷313列傳第201雲南土司一
卷314列傳第202雲南土司二
卷315列傳第203雲南土司三
卷316列傳第204貴州土司
卷317列傳第205廣西土司一
卷318列傳第206廣西土司二
卷319列傳第207廣司土司三
卷320列傳第208外國一 朝鮮
卷321列傳第209外國二 安南交阯
卷322列傳第210外國三 日本
卷323列傳第211外國四 琉球呂宋合貓里美洛居沙瑶呐嗶嘽雞籠婆羅麻葉甕古麻剌朗馮嘉施蘭文郎馬神
卷324列傳第212外國五 占城賓童龙真腊暹羅爪哇闍婆蘇吉丹碟里日羅夏治三佛齐
卷325列傳第213外國六 浡泥满剌加蘇門答剌須文達那蘇禄西洋瑣里瑣里览邦淡巴百花彭亨那孤儿黎伐南渤利、阿魯(啞魯)、柔佛丁機宜巴喇西佛朗機和蘭
卷326列傳第214外國七 古里柯枝小葛蘭大葛蘭錫蘭山榜葛剌沼納朴儿祖法儿木骨都束不剌哇竹步阿丹剌撒麻林忽魯謨斯溜山比剌孫剌南巫里加異勒甘巴里急蘭丹沙里湾泥底里千里達失剌比古里班卒剌泥夏剌比奇剌泥窟察泥舍剌齐彭加那八可意乌沙剌踢坎巴阿哇打回白葛達黑葛達拂菻意大里亚
卷327列傳第215外國八 韃靼
卷328列傳第216外國九 瓦剌朵顔福余泰宁
卷329列傳第217西域一 哈密衛柳城火州土魯番
卷330列傳第218西域二 安定衛阿端衛曲先衛赤斤蒙古衛沙州衛罕東衛罕東左衛哈梅里
卷331列傳第219西域三 乌斯藏、大宝法王大乘法王大慈法王闡化王贊善王護教王闡教王輔教王西天阿難功德国西天尼八剌国朵甘烏斯藏行都指揮使司長河西魚通甯遠宣慰司董卜韓胡宣慰司
卷332列傳第220西域四 撒馬儿罕沙鹿海牙達失幹賽藍養夷渴石迭里迷卜花儿別失八里哈烈俺都淮八答黑商于闐失剌思俺的幹哈实哈儿亦思弗罕火剌劄乞力麻儿白松虎儿答儿密納失者罕敏真日落米昔儿黑婁討来思阿速沙哈魯天方默德那坤城哈三等二十九部、魯迷

評價

負責纂修明史的官員遵照康熙帝為尊者諱的旨意,盡量少記載明朝皇帝的陰暗面。為了掩蓋明代皇帝的一些暴虐或昏庸行為,相關官員便把皇帝所犯的錯誤及責任推到大臣及太監身上,並列名於《明史·奸臣傳》,當中的「代罪羊」有胡惟庸陳瑛嚴嵩周延儒溫體仁馬士英[26]

《明史》部分內容有“偏頗”之處,例如抗倭名將張經之冤死,《明史》歸罪於内阁首辅严嵩,稱“(严)嵩皆有力焉。”[27],“时人多为其称冤”。但據時人王世贞指出,张经之死与事實上與徐阶的挑撥有很大关系。[28]

《明史》成於眾人之手,編修時間過長,被魏源批評其列傳繁冗,認為「可刪去十分之三」,而且指出「食貨、兵政諸志隨文鈔錄,全不貫串」,並否定此書出自萬斯同之手[29]

清人趙翼(1727—1814)认为《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后几部史书中体例严谨的一部,在《論諸朝正史之優劣》曾說:“近代諸史,自歐陽公五代史》外,《遼史》簡略,《宋史》繁蕪,《元史》草率,惟《金史》行文雅潔,敘事簡括,稍為可觀,然未有如《明史》之完善者。”又稱明史特點有三:“修于康熙时,去前朝未远,见闻尚接,故事迹原委多得其真”“经数十年参考订正,或增或删,或离或合,故事益详而文益简”“是非久而后定,执笔者无所徇隐于其间,益可征信”。

中国军事科学院军史研究室主任刘庭华指出修撰时间与史著质量成正比,时间越长,质量往往越高。反之,仓促草率成书,舛误陋劣必多,並稱时间是史著质量的重要保证之一,亦指出《明史》体例严谨,首尾连贯,材料翔实,文笔简洁,舛误很少,是自清代以来史家公认的一部质量上乘的史著;同時亦拿《明史》跟《元史》和《晋书》作對比,指出《元史》在政治壓力下草成,因此舛误甚多,内容前后重复、互相矛盾的地方随处可见;而《晋书》同樣错误百出,內容中鬼神妖异因果报应之说甚多,亦指出書中多有史事失实、疏漏,前后矛盾之处[30]

劍橋中國史》評價道:「在二十四史中,《明史》被列為編纂得最 仔細因而也是最可靠的史書之一。正史編纂者可以得到的許多資料如今已不復存在。另一方面也很明顯,正史對明朝歷史所作的解釋,是根據清朝政府官方的新儒學正統觀念。在這方面某種偏見是可以預料的。凡是涉及晚明時期明帝國與滿洲和蒙古的關係的題目,其論述必然是偏頗的。不過,作為一種資料,這部官修史書最嚴重的不利在於,在很大程度上代替它的明代原始資料儘管有所遺失,許多仍然存在。就此而論,值得在這裡指出,清代文字獄中禁止的大多數作品一直被保存下來,而大多數遺失的作品不在被禁之列。這可能是直到今天在許多國家看到的現象的又一種說明。一本被列入禁書名單的書,被認為有特殊價值,從而被小心地保存下來。禁令實際上是最有效的廣告形式。」[31]

錯誤

有學者指出《明史》有《哈烈》、《黑娄》二传,事實上都是指阿富汗西部重镇赫拉特(Herat),這個失誤是受了哈烈、黑娄在《明实录》中并存的影響,又將统治者沙哈鲁当作地名[32]

《明史》卷二六五《施邦曜传》记海盗刘香的下場為“就擒”,卷260《熊文灿传》又记其“势蹙,自焚溺死”。曹甫之被殺,《洪鐘傳》記其為廖麻子所殺,《林俊傳》則記其為指揮李蔭所擒殺。《食货志》说正德时有皇庄三百余处,今查《明经世文编》夏言的奏疏,很明顯是三十余处之误。《明史·谢肇淛传》中讲谢肇淛是万历三十年的进士,事实是万历二十年,万历三十年並没有科举考试。《卓敬傳》記姚廣孝卓敬有隙,廣孝進言勸成祖殺之,無其事[33]

《明史》稱鄭成功將魯王朱以海沉入海中殺死,[34]事實上鄭成功去世乃先於魯王朱以海。魯王朱以海死後,其世子朱弘桓臺灣,得到鄭經的庇護,直至明鄭覆亡。

近代學者論《明史》之編修過程,往往對王鴻緒持有剽竊之成見,侯仁之則認為“兩百年來王氏所蒙誣妄,從此可以釋然矣。”[35]。曾參與《明史》編修的汪由敦(1692-1758)則說:“王本列傳,聚數十輩之精華,費數十年之心力,後來何能追躅萬一,若存詆誹之見,非愚則妄。”[36]杨椿认为「王鸿绪史稿」乃攘窃徐元文之作,史实舛漏百出,“盖是非毁誉尚不足凭,不特纪志表传自为异同已也。”[37]

其他參考史料

至於《明史》所不及見者,可參考《明實錄》、夏燮明通鑑》、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談遷國榷》、陳子龍明經世文編》、張岱石匱書》及《石匱書後集》、計六奇明季北略》、《明季南略》、溫睿臨南疆逸史》、徐鼒小腆紀年》、《小腆紀年附考》、《小腆紀傳》、查繼佐罪惟錄》、劉湘客行在陽秋》、蔣臣桐變日錄》、瞿昌文粵行紀事》、全祖望鮚埼亭集》、劉若愚酌中志》等。又如焦竑的《國朝獻徵錄》,受到万斯同的高度评价:“搜采最广,自大臣以至郡邑吏,莫不有传。……可备国史之采择者,惟此而已。”[38]乾隆年間,以于敏中錢汝為等主編《明史考證》,多據《國朝獻徵錄》參校《明史》,但未刊行。光緒年間,王颂蔚得見《明史考證》殘本,再整理成《明史考证攟逸》四十二卷。

參見

参考文献

引用

  1. 周佳榮. .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1994. ISBN 962-290-721-0.
  2. 喬治忠《清朝官方史學研究》,第117-196頁;另,朱端強《萬斯同與〈明史〉修纂紀年》亦有四個階段,但與喬治忠有所不同,第10-17頁
  3. 《清世祖實錄》卷15
  4. 何冠彪《順治朝〈明史〉編纂考》
  5. 顺治十二年二月朱之锡上疏,奏请广泛征集与购求明季档案文献和史书,“因天启、崇祯年间事实散佚,参考无凭,遂致停搁”(《朱之锡传》)
  6. 杨椿:《孟邻堂文钞》,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刻本。
  7. 王鸿绪:《进呈列传表》
  8. 李富孙《鹤征录》卷一
  9. 王氏《横云山人集·雍正元年进呈明史稿疏》称:“计自简任总裁,阅历四十二年。或笔削乎旧文,或补缀其未备,或就正于明季之老儒,或资访于当代之博雅。要以恪遵敕旨,务出至公,不敢无据而作。今合纪、志、表、传共三百零十卷,谨录呈御览。”
  10. 卷二,《恭进敕修〈明史〉表》
  11. 杨椿《孟邻堂集·上明史馆总裁书》
  12. 卷二,《上〈明史〉馆总裁书》
  13. 卷二,《上〈明史〉馆总裁书》
  14. 盧仙文、江曉原。《中国科技史料》1999年01期。《略论清代学者对古代历法的整理研究》:“梅瑴成自1712年被康熙召入蒙養齋後,先後主編《數理精蘊》、《歷象考成》,又預修明史,儼然以官方曆算家身份出現。觀其《明史曆志論》、《明大統歷論》、《明史回回曆論》、《明史天文志論》等簡短論述,與《明史》所載完全一樣(注:分別見《梅氏叢書輯要》卷六十二《操縵卮言》、《明史·天文志》、《明史·曆志》。)。所以笔者认为,《明史·天文志》、《明史·曆志》最後定稿,極可能出自梅瑴成之手。”
  15. 张廷玉主张“《明史》已成,是非已定。馆中原有《实录》及名人撰述,无庸再为考核。但当据《本纪》为纲,《志》、《传》为目,掇拾成之足矣。”(杨椿《孟邻堂文钞》卷二《上〈明鉴纲目〉馆总裁书》)
  16. 《清高宗純皇帝實錄》,卷983
  17. 包世臣《艺舟双楫·眉峰先生小传》,乾隆四十二年重开明史馆,胡梅斥《明史》“为秽书,非史实,驳正十二处,二公不能从”。
  18. 《清高宗純皇帝實錄》,卷1032
  19. 毛奇龄在《西河合集·史馆兴辍录》稱:“自上开制科,以予辈五十人充《明史》馆官,而数年之间,即有告归者,有死者,有充试差者,有出使外国者,有作督学院使者,且有破格内生中堂并外转藩臬及州府者。自康熙己未至辛未,在馆者不过一二人。馀或升侍郎,或转阁学,或改通政使,全不与史事,而旧同馆官亦俱阑散。向之争进者,今亦告退。不惟史不得成,即史馆亦枵然无或至者。在五十人,多处士难进易退,且又老迈,十余年间,不禄者已三十人矣。第不知同馆多人,并不限数,何以一任其兴辍若此!”
  20. 《叙传二》
  21. 全祖望《鲒蜻亭集》卷二八《万贞文先生传》:“时史局中征士,许以七品俸称翰林院纂修官。学士欲援其例以授之。先生请以布衣参史局,不署衔,不受俸。总裁许之。诸纂修官以稿至,皆送先生覆审。先生阅毕,谓侍者日:'取某书某卷某叶,有某事当补人;取某书某卷某叶,某事当参校。'侍者如言而至,无爽者。”
  22. 阮葵生:《茶餘客話》卷九:“初修明史之時,徐東海延萬季野至京師主其事。時萬老矣,兩目盡廢,而胸中羅全史,信口衍說,貫串成章。時錢亮工尚未達,亦東海門下士,才思敏捷,授而籍之。錢晝則徵逐友朋,夕則晉接津要,夜半始歸靜室中。季野踞高足床上坐,錢就坑幾前執筆,隨問隨答,如瓶瀉水。錢據紙疾書,筆不停綴,十行並下。而其間受託請移袞鉞,乘機損益點竄,諸史官之傳紀,略無罅漏。”
  23. 《孟鄰堂集〉卷二《再上明鑑綱目館總裁書》
  24. 钱大昕:《潜研堂文集·万斯同传》
  25. 《出版大家張元濟:張元濟研究論文集》,海鹽縣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 張元濟圖書館編,第165頁
  26. 顧誠《論欽定《明史》作“奸臣傳”之微意——兼為嚴嵩等人重新定位》
  27. 《明史》卷308《严嵩传》
  28. 王世贞指出,徐阶家在松江华亭,“而是时倭事起,上以所蹂躏多(徐)阶乡,而(徐)阶又晓畅军事,以故数以询问(徐阶)……江南督臣张经素贵而汰,然老将能持重,守便宜,不轻与贼斗。而恶之者谓(张)经家在闽,故近贼,不欲击以市恩。而(徐)阶信之,数龁于上。其后(张)经破贼,卒不免于死。前后督臣杨宜、周珫斥,抚臣彭黯、屠大山、李天宠逮,(徐)阶有力焉。”。(《献征录》卷16《大学士徐公阶传》)
  29. 魏源,書明史稿一,《古微堂外集》
  30. 刘庭华《中国历史是干部的教科书》,《北京日报》,2007-04-02
  31. [英]崔瑞德&[美]牟復禮《1368-1644年劍橋中國明代史(上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32. . [2015-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08).
  33. 柴德赓:《史籍举要》
  34. 《明史卷一百十六 列傳第四 諸王一》:「以海轉徙台州,張國維等迎居於紹興,號魯監國。順治三年六月,大兵克紹興,以海遁入海。久之,居金門,鄭成功禮待頗恭。既而懈,以海不能平,將往南澳。成功使人沉之海中。」
  35. 侯仁之,〈王鴻緒明史列傳殘槁〉,原載《燕京學報》25(1939.6),頁213-238,現收於《明史編纂考》,頁231-59。
  36. 汪由敦,〈答明史館某論史事書〉,《松泉文集》
  37. 卷二,《再上〈明鉴纲目〉馆总裁书》
  38. 万斯同《石园文集》卷七《与范笔山书》

来源

  •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九
  • 方苞:《望溪文集》卷一二《万季野墓表》
  • 全祖望:《鲒蜻亭集》卷二八《万贞文先生传》
  • 王天有、李新峰:〈《明史》说略〉
  • 李晋华:《明史纂修考》,哈佛燕京学社,1933
  • 黄云眉:《明史考证》,北京:中华书局,1979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阅读本作品原文
明史 (四庫全書本)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明史部》,出自《古今圖書集成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