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
形制
長沙簡牘博物館所陳列的筑,形制類似棒球的球棒,筑頸细长,上有五条丝弦,弦与筑体之间支有可移动的柱马。
按照長沙馬王堆西漢墓漆棺上所繪的精怪擊筑的圖案,江蘇連雲港西漢墓出土漆器,還有南陽唐河畫像磚,都可以看到特殊的演奏姿勢;並非如同箏演奏時那樣橫放,而是直放在身前。
筑體較寬處,應為音箱,置於前方低處,筑頸這端所連接的筑頭對著演奏者,演奏时以左手按壓筑頸處的弦,右手执竹片击弦发音,故有“击筑”之说[2][3][4]。
五弦筑分為戰國五弦筑和漢代五弦筑,另外還有漢代十三弦筑和宋代十三弦筑。
注释
- 非「」。
- 東漢·劉熙《釋名》:“筑,以竹鼓之,如箏,細項。”
- 《汉书·高帝纪》应劭注:“狀似琴而大,頭安弦,以竹擊之,故曰筑。”
- 《舊唐書·音樂志》:“筑,如箏,細頸,以竹擊之,如擊琴。”
- 《戰國策·齊策》:“临淄甚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筑,彈箏”
- 西漢·司馬遷,《史記·刺客列傳》:“高渐离擊筑,荆轲和而歌,为变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慷慨,士皆瞋目,發尽上指冠。於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 西漢·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高祖還歸,過沛,留。置酒沛宮,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縱酒,發沛中兒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擊筑,自為歌詩曰:‘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兒皆和習之。”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