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毒蛙
箭毒蛙,即箭毒蛙科(Dendrobatidae),又名樹棘蛙科或叢蛙科,是細小及白天活動的青蛙。牠們是中美洲及南美洲的原住民,而當地部族將牠們身上的毒素塗在箭上,故得此名。此科下有超過175個物種,但只有55种具有毒性,且只有3種的毒素被当地居民用以狩猎。毒素的來源是捕食當地的某種螞蟻和蝨子轉化而來,所以人工馴養會變得沒有毒性,購買觀賞蛙時應該避免野生捕獲的劇毒個體。此科下身體最多色彩的是箭毒蛙屬,而毒素最劇烈的是葉毒蛙屬的金色箭毒蛙。
箭毒蛙 | |
---|---|
草莓箭毒蛙(Dendrobates pumilio)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两栖纲 Amphibia |
目: | 无尾目 Anura |
亚目: | 新蛙亚目 Neobatrachia |
总科: | 箭毒蛙總科 Dendrobatoidea |
科: | 箭毒蛙科 Dendrobatidae Cope, 1865 |
屬 | |
飼養
雖然缺乏科學研究,但箭毒蛙的壽命估計野生的是3-15年,而飼養的可達20年。飼養的箭毒蛙一般都是沒有毒的。大部份物種在約1.5-2.5歲就會達至性成熟。
箭毒蛙可一年繁殖3、4次,一次能產下6至10顆卵,由於箭毒蛙親代照護的行為,會將卵背在背上移動至靠近水源的棲地安置,因此大大提升了孵化的機率。
要確定箭毒蛙的性別,可以透過其行為來觀察。成熟的雄蛙在吃飽或大雨後會為交配而叫喊。幼蛙的性別可以從背部來觀察。雄性的背部一般都是向下斜而不起折,雌性的背部較圓但有較大的折。另外可以從牠們的腳趾來確定性別。一些雌性箭毒蛙屬的腳趾較窄,而雄性的較闊。一些物種的成熟雄性在頸上會有一灰帶,這正是發出交配叫喊的部位。
所有箭毒蛙都是源自熱帶的。大部份飼養的物種在濕度80-100%、日間溫度22-27℃及晚間溫度不低於16-18℃會發展得很繁盛。當中一些物種能抵受較低的溫度。
顏色形態
一些箭毒蛙物種有大量的亞種形態。不同形態有不同顏色及生活在不同的地方。例如花箭毒蛙就最少有12個形態。過往曾將不同的形態看作為不同的物種,但現時仍未有清晰箭毒蛙的分類。例如天藍叢蛙可能是花箭毒蛙的一個形態,而非一個獨立的物種。
參考
- . [2008-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2-02).
- Darrel Frost and The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 [2006-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2-06).
- Grant, Taran; Frost, Darrel R.; Caldwell, Janalee P.; Gagliardo, Ron; Haddad, Celio F.B.; Kok, Philippe J.R.; Means, D. Bruce; Noonan, Brice P.; Schargel, Walter E. & Wheeler, Ward. (PDF).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2006, 299: 1–262 [2008-01-2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09-02-26).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箭毒蛙 |
维基物种中的分类信息:箭毒蛙 |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