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伊尔·雅罗斯拉维奇 (特维尔)

米哈伊尔三世·雅罗斯拉维奇俄語:1271年-1318年)是全罗斯大公(1305年至1318年,称米哈伊尔三世),特维尔王公及大公(1285年至1318年,称米哈伊尔一世),特维尔王公雅罗斯拉夫三世·雅罗斯拉维奇之幼子,罗斯托夫王公德米特里·鲍里索维奇之女婿,為特维尔大公国的建立者。

米哈伊尔·雅罗斯拉维奇
全罗斯大公
大公宫廷设于特维尔
統治1305年至1318年
前任安德烈三世
繼任尤里·丹尼洛维奇
特维尔大公
統治1285年至1304年(王公)
1304年至1318年(大公)
前任斯维亚托斯拉夫·雅罗斯拉维奇
繼任德米特里·米哈伊洛維奇
出生1271年
弗拉基米尔
逝世1318年
萨莱
安葬
特维尔变形大教堂
配偶罗斯托夫公女安娜‧卡辛斯基
王朝留里克王朝
父親雅罗斯拉夫三世·雅罗斯拉维奇
宗教信仰东正教

早年

1271年,米哈伊尔在弗拉基米尔出生,同年父亲去世,在长兄斯维亚托斯拉夫·雅罗斯拉维奇的庇护下成长于特维尔。1281年,当时尚为小国的特维尔被卷入1281-1293年东北罗斯内战,起初与莫斯科王公丹尼尔·亚历山德罗维奇结盟,共同抵抗乘机北上侵略的梁赞大公国[1]。后来因为安德烈三世反叛兄长胜利者德米特里,导致战争进一步扩大,特维尔公国转向对安德烈三世宣誓效忠,胜利者德米特里在1284年攻陷特维尔并大掠三日。1285年,米哈伊尔三世即位为特维尔王公,向胜利者德米特里宣誓效忠。1293年,因为脱脱北伐胜利者德米特里兵败,米哈伊尔又再倒戈至安德烈三世一方[2]。1297年协助雅罗斯拉夫尔王公费奥多尔·罗斯季斯拉维奇攻陷佩列斯拉夫尔-扎列斯基[3]

崛起

因为长达十多年的战乱,弗拉基米尔大公国的体制完全瓦解,以土地关系为主的封建军事贵族取代了过去城邦制时期的维彻贵族。最重要的原因是耕地分配不均,有些私人田地耕种收成不佳,有的公社富得流油,但又立起围篱严禁外人进入。动荡的生产环境导致生产受阻,百姓交不上税,只能放弃土地给贵族提供劳役作战或当佃农换取粮食,这称为劳役地租制,就是要在当佃农和当兵之中二选一[4]。《斯摩棱斯克编年史》描述过1302年亚历山大·格列布维奇王公进入莫扎伊斯克时的农民:“......农民失去了土地,到处是游手好闲的人,他们不愿意努力工作,因为他们无论做了多少劳动,成果都是王公的,只有皮鞭才可以让这些农民动起来[5]。”弗·维·卡加诺夫认为这种人口过剩的环境为封建军事贵族的崛起提供了绝佳的机会,各王公不用再依靠弗拉基米尔大公的权威来征召士兵上战场,因为他们自己可以从领地上动员兵员,人民的效忠对象变成了直属领主本人而非维彻、大公或城邦,令分封王公出现军阀化现象[6]。1299年,费奥多尔·罗斯季斯拉维奇王公去世后,米哈伊尔·雅罗斯拉维奇与莫斯科王公丹尼尔·亚历山德罗维奇和苏兹达尔王公米哈伊尔·安德烈耶维奇三人共同把持了弗拉基米尔大公国的国政。安德烈三世成了政治花瓶,只能统治弗拉基米尔一城[7]

与莫斯科公尤里的斗争

米哈伊尔三世在俄罗斯千年纪念碑上的雕像

1304年,安德烈三世去世,原本弗拉基米尔公位应该由安德烈三世之子米哈伊尔·安德烈耶维奇继承,在特维尔、莫斯科和苏兹达尔三方的协调下,米哈伊尔·安德烈耶维奇被流放。由米哈伊尔·雅罗斯拉维奇入主弗拉基米尔,并同时宣称自己为大公,称米哈伊尔三世[8]。莫斯科王公尤里·丹尼洛维奇不服米哈伊爾自稱大公,由於米哈伊尔三世向脱脱汗进贡大量财物,因此脱脱汗任命他为弗拉基米尔大公,尤里被迫承认米哈伊尔三世的大公之位[9]。尤里拉拢教会势力,把弗拉基米尔大主教沃里尼亚的彼得请到莫斯科,给予教会免税权,把弗拉基米尔大主教座迁移到莫斯科[10]。于是米哈伊尔三世也把特维尔主教特维尔的安德烈抬为大主教,一时之间弗拉基米尔教区分裂成特维尔派和莫斯科派[11]。1315年,尤里娶了月即别汗之妹,提升了尤里的政治地位,月即别汗派使臣合兀合迪命二人和谈。1317年12月22日,双方爆发巴尔捷涅夫战役,由特维尔方获胜,米哈伊尔三世俘虏了尤里的家人和将领,包括月即别汗之妹,她在特维尔被拘禁期间去世[12]。月即别汗对于米哈伊尔三世抗拒他的命令感到愤怒,下令他和尤里兩人前往萨莱的汗庭接受他的审判,月即别汗最終下令处死米哈伊尔三世[13]。米哈伊尔三世在萨莱被处决后,其子德米特里·米哈伊洛维奇为免路途遥远导致遗体腐坏,将父亲的遗体煮烂,把骨骸运回特维尔安葬于特维尔变形大教堂[14]

参考文献

  1. Даркевич В. П. . Рязань: Новое время. 1993: 284 [2019-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1) (俄语).
  2. Родинков И. Д. . Москва: Публицистика. 2019: 244,248 (俄语).
  3. Широкорад А. Б. . Москва: Квадрига. 2014: 90 (俄语).
  4. Носовский Г. А, ФоменкоПономарев А. Н. . Москва: АСТ. 2017: 138 (俄语).
  5. . [2019-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3).
  6. Каргалов В. В. . Москва: Просвещение. 1973: 186,189 (俄语).
  7. Родинков И. Д. . Москва: Публицистика. 2019: 237 (俄语).
  8. Богданов С. В. . Тверские святые и святыни. 2011, 4 (1): 23–24.
  9. Пономарев Г.Н. . Тверь: Людмила Юга. 2007: 13 [2019-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30) (俄语).
  10. 瓦·瓦·马夫罗金著,余大钧译.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1: 91 (中文).
  11. Богданов С. В. . Тверские святые и святыни. 2011, 4 (1): 26.
  12. Пономарев Г.Н. . Тверь: Людмила Юга. 2007: 119-125 [2019-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30) (俄语).
  13. 瓦·瓦·马夫罗金著,余大钧译.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1: 92–93 (中文).
  14. Широкорад А. Б. . Москва: Квадрига. 2014: 113-114 (俄语).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