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道街

粮道街是位于武汉市武昌区的一条街道。位于蛇山北面,处胭脂山花园山之间,东西走向,东起中山路,西接中华路,计一千四百六十一米。[1][2]



基本資料
道路属性城市支路
道路总长度1.461
行车线数量2
所在地区 中国湖北省武汉市
起点中华路
终点中山路
周邊信息
路段主要建筑武汉中学
武昌文华中学
歷史資料
命名缘由旧时督粮道衙门在此设立

历史

粮道街是一条有600年历史的老街,旧时粮草就是从这里进出武昌城。[3] 粮道街得名于清代曾在此设的督粮道衙门,其东段原名巡道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东段合并,统称粮道街。[4] 原中华路至云架桥一段,宽仅四米,狭窄拥挤,破损不堪,沿街百姓饱受渍水泥泞之苦。[5][6] 1998年,粮道街进行拓宽改造,沥青小道扩建后道宽三十米,双向两股车道[1][7] ,然而原在粮道街上的一些历史建筑,如巡道岭256号(粮道街273号)的项英故居等,也随之遭到拆除。[8] 从古至今,粮道街书香不断,明清曾先后有勺庭书院,江汉书院坐落其中[9] ;至民国初期,粮道署被改造成私立中华大学[10],又有武汉中学等其他中学及专业学校,计大学一所,中学两所,专业学校三所[11] ;现今则有湖北美术学院武汉中学粮道街中学文华中学驻地在此。

参考

  1. . 武汉市地方志. [2012-03-17]. 粮道街扩宽工程进展3年,将狭窄破损的沥青小道改建成为宽30米、长1461米的水泥马路,有717路、573路公共汽车从粮道街通过,有效地缓解了司门口、民主路等主要路段的交通压力。
  2. 何中柱. . 武汉市武昌区地名领导小组办公室. 1982年8月: 149. 粮道街位于武昌蛇山北面,西起于青龙巷、中华路、得胜桥相交处,东止于中山路,东西走向,路长约1450米
  3. 刘骞. . 长江日报. 7.1.2001. 粮道街是武昌区一条有600年历史的老街,是昔日粮草进出老武昌城的的必经之路。
  4. 何中柱. . 武汉市武昌区地名领导小组办公室. 1982年8月: 149. 粮道街是一条古老的街道,前清时代有粮道署衙门在这里设立(今三十三中内),因此得名为粮道街,解放前东段名巡道岭,解放后将东段合并,统称为粮道街
  5. 何中柱. . 武汉市武昌区地名领导小组办公室. 1982年8月: 149. 从起点到云架桥一段,宽约4米。云架桥至中山路一段,宽约18米。沥青路面,可通行汽车
  6. . [2012-03-16]. 2000年实施粮道街道路扩建工程,原3000多米长,宽4米,扩建后宽为20米。
  7. 刘骞. . 长江日报. 7.1.2001. 1998年初,武昌区区委、区政府筹垫资金2000万元,用于道路拆迁和改造,这条老街终于变宽了。
  8. . 武汉市地方志. [2012-03-17]. 在粮道街273号,项英出生于此,北伐前后也曾居于此。故居1998年武汉中学扩建时拆毁。
  9. 彭建新. . 『老武汉』丛书. 武汉出版社. 2008年6月: 191. ISBN 978-7-5430-3799-1. 溯至明代,这里有勺庭书院;清代,这里有江汉书院
  10. 彭建新. . 『老武汉』丛书. 武汉出版社. 2008年6月: 191. ISBN 978-7-5430-3799-1. 就拿粮道署来说吧,清朝被民国取代后,这个名义上是管嘴巴填肚子的衙门,即被改造成学校——私立中华大学
  11. .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