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区
武昌区是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的一个市辖区,人口为108.6万(2017年常住户籍人口),是原武昌市的主体部分。当地人的习惯将武汉市长江以南的市区部分统称武昌,包括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三个行政区划和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昌区也是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湖北省人大以及湖北省政协等省级政治机关驻地。
武昌区 | |
---|---|
市辖区 | |
![]() 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红楼) | |
![]() 武昌区的地理位置 | |
国家 | ![]() |
隶属行政区 | 湖北省武汉市 |
区划类别 | 市辖区 |
区划代码 | 420106 |
现任区委书记 区长 | 刘洁 余松 |
下级行政区 | 15 |
经纬度 | 30°33′17″N 114°18′46″E |
总面积 | 64.58 平方千米 |
总人口(2017) | 1086000 |
时区 | UTC+8(北京时间) |
邮政编码 | 430061 |
电话区号 | +86 (0)27 |
網站:武汉市武昌区人民政府 |
历史
武昌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建城历史可以追溯到1800年前的三国时期。“武昌”一词,发源于东汉末年,当时的武昌所指地理范围是今天的鄂州,而当时的夏口城是今天的武昌。时值汉丞相曹操率军讨伐东南的地方诸侯孙权。双方在长江中游两岸形成气氛十分紧张的军事对峙。孙权为抵抗曹操的军事打击,在长江江汉平原段的南岸严密布兵,其后的战争,史称赤壁之战。其中今武汉市和鄂州市交接处,因驻扎有大型军事基地而逐渐商贾聚集,形成集市;当地「因武而昌」,故时名武昌。还有一种说法,是孙权给武昌命名,意为“武运昌盛”。武昌与鄂州这两个名称在历史上多次交换,到元朝开始定为今天所见的地名。「倘若某人說要去武昌,就要說清楚是去位於江夏縣城的武昌府還是去武昌縣,兩者地圖上直線距離48公里,即使是如今的高速路也相距76公里。要讓古人走,水鄉曲曲彎彎的路程恐怕三天也要抓緊才行,《清史稿》稱相距180里。」[1]
武昌形成之后,因其逐渐繁华,加之地理位置特殊,其在楚地的地位也逐渐上升。到元、明两朝,武昌的地位开始赶超荆州,成为湖北的省级政府办公所在地。至明朝末年,长江对岸的汉口在商业上取得极大发展,开始形成武昌、汉阳、汉口“武汉三镇鼎立”的局面。清朝在此设有武昌府,是湖北巡抚和湖广总督的办公机构所在地。
1911年10月10日,武昌駐軍中的彭楚藩、劉復基、楊洪聖三名革命黨人被湖廣總督瑞澄就地正法,軍中革命黨人心惶惶,當時黨人金兆龍、程定國因值勤偷懶,與排長陶啟聖口角,竟而刺殺陶排長,軍中大亂,熊秉坤、蔡濟民等革命黨幹部乘機發動兵變,瑞澄逃亡,史稱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王朝在此次辛亥革命中土崩瓦解,中国2000多年来的君主制度至此终结。
1927年1月国民革命軍北伐、攻占武昌后,国民政府将武昌、汉阳、汉口三大重镇合并为一个行政区划,即武汉市。
1949年4月17日,解放军进驻武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武汉市依定为湖北省的省会,湖北省省委、省政府及省级政府部门都设置在武昌区。
地理

武昌区位于武汉市的中东部,东、南与洪山区接壤,西与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毗邻,北与青山区相接。长江位于武昌区西岸。地形以平原为主,有蛇山、凤凰山、洪山、小洪山、珞珈山等残丘,区内有沙湖、东湖、晒湖等湖泊塘堰。
自然人文景观

人口
据2006年人口普查,武昌区户籍总人口100.54万,人口密度为12412人/km²,人口出生率6.71 ‰,自然增长率2.7‰,符合政策生育率 99.24 %,人口出生统计准确率100 %,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婚育证明》查验率93%,出生人口性别比108[2]。
交通
行政区划
街道名称 | 面积(平方公里) | 人口(万人) | 社区居委会(个) | 村委会(个) | ||||||
---|---|---|---|---|---|---|---|---|---|---|
积玉桥街道 | 3.75 | 6.0 | 12 | - | ||||||
杨园街道 | 5.24 | 8.1 | 15 | - | ||||||
徐家棚街道 | 7.67 | 9.4 | 16 | - | ||||||
粮道街道 | 1.81 | 5.8 | 8 | - | ||||||
中华路街道 | 1.07 | 4.1 | 4 | - | ||||||
黄鹤楼街道 | 1.98 | 5.2 | 4 | - | ||||||
紫阳街道 | 2.67 | 5.1 | 9 | - | ||||||
白沙洲街道 | 5.95 | 4.9 | 12 | - | ||||||
首义路街道 | 3.11 | 5.8 | 8 | - | ||||||
中南路街道 | 8.09 | 28.3 | 24 | - | ||||||
水果湖街道 | 9.53 | 20.6 | 16 | - | ||||||
珞珈山街道 | 3.53 | 6.0 | 5 | - | ||||||
石洞街道 | 4.20 | 0.7 | 2 | - | ||||||
南湖街道 | 2.36 | 2.4 | 6 | - | ||||||
东湖风景区街道(武昌) | 2 | - | ||||||||
注:东湖风景区街道(武昌)面积、人口暂无数据。[3] |
教育

武昌区是武汉市的教育大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普及率很高,有132所中小学校,中小学生12万余人。该区的中等教育在湖北省名列第一,有华中师范大学附属第一中学、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武汉中学、武汉市第十四中学、湖北省水果湖高级中学等知名的省重点中学。该地区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武昌区也是重要的科研基地,有中科院武汉分院等市级以上科研机构48所。
參見
参考文献
- 冯大诚(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 . 科學網博客. 2020-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5).
- 我区今年全面完成人口和计划生育责任目标,武昌区政府官方网站,2006年11月7日
- . 行政区划网. 2014-07-07 [2019-06-16] (中文(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