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思·卡翁达

肯尼思·卡翁达(Kenneth David Kaunda,1924年4月28日)是赞比亚政治人物。1964年到1991年任赞比亚首任总统,是贊比亞執政時間最長的總統,被誉为“赞比亚国父”。他也是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元老和非洲社会主义尝试的代表人物之一,非洲统一组织(今非洲联盟)和不结盟运动的资深领导者。

肯尼思·卡翁达
肯尼思·卡翁达,2020
赞比亚总统
任期
1964年10月24日-1991年11月2日
继任弗雷德里克·奇卢巴
不结盟运动秘书长
任期
1970年9月8日-1973年9月5日
前任贾迈勒·阿卜杜-纳赛尔
继任胡阿里·布邁丁
个人资料
出生 (1924-04-28) 1924年4月28日
 北羅德西亞欽薩利
国籍 尚比亞
政党联合民族独立党
配偶Betty Kaunda
专业教师
宗教信仰長老宗
Kenneth Kaunda, 1970

政治生涯

卡翁达1964年1月任北罗德西亚自治政府总理。同年10月赞比亚独立,成立共和国,其成为该国开国首任总统。

卡翁达执政初期,受基督教和甘地非暴力思想的影响,主张积极的非暴力行动。他耐心调处部落制问题,避免了部落间的内战,但是国内政治暴乱时有发生,边境上受到罗德西亚入侵的压力,导致他在1973年解散所有反对党,实行统一国家独立党领导的一党制

1976年,赞比亚国内经济因铜矿减产衰退,又逢邻国安哥拉内战激烈,卡翁达宣布“赞比亚共和国处于紧急状态”,独揽党政军大权,至1991年9月赞比亚改行多党制

1991年11月,卡翁达在赞比亚首次多党总统选举中失败,同年12月31日,宣布退出政坛[1]。1992年9月27日,他在赞比亚联合民族独立党第2次特别代表大会上宣布辞去党主席职务[2]

1994年10月,卡翁达重返赞比亚政坛[3]。1995年2月因被指控在琼圭河地区举行非法集会而遭到警方追捕[4],20日在首都卢萨卡的一个地方法院接受审讯[5]。1995年6月再任统一国家独立党领导人(党首)。9月被软禁在赞比亚东部省省会奇帕塔[6]

1997年12月底,卡翁达被控“支持未遂军事政变”,被赞比亚警方拘捕[7],1998年6月获释[8]

1999年3月,赞比亚最高法庭以卡翁达的父亲大卫·卡翁达生于尼亚萨兰(今马拉维)为由,判其为“无国籍人士”。

2000年,卡翁达重获赞比亚国籍,并宣布“永不重返政治舞台”。

对华关系

在执政期间,卡翁达曾于1967年、1974年、1980年及1988年4次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被誉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1967年,卡翁达同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联合访华,并签署了中、赞、坦共同建设坦赞铁路的协议书[9]

毛泽东在1974年2月22日会见卡翁达时,提出了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号召亚非拉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反对霸权主义”。

在退休后,卡翁达又在2003年9月[10],2007年[11],2009年[12]和2011年多次访华。2011年11月24日以赞比亚萨塔总统特使身份,会见了习近平[13]戴秉国[14]等领导人。

荣誉

参考资料

  1. . 人民日报. 1992年1月2日: 第6版.
  2. . 人民日报. 1992年9月29日: 第6版.
  3. . 人民日报. 1994年10月31日: 第6版.
  4. . 人民日报. 1995年2月19日: 第6版.
  5. . 人民日报. 1995年2月21日: 第6版.
  6. . 人民日报. 1995年9月22日: 第6版.
  7. 王能标; 荣守俊. . 人民日报. 1997年12月26日: 第6版. 赞比亚联合民族独立党负责宣传和新闻的副书记契坦巴拉25日证实,赞比亚前总统、该党领导人卡翁达25日早晨被警方逮捕,现关押在卢萨卡的卡姆瓦拉拘留所。
  8. . 人民日报. 1998年6月2日: 第6版.
  9. . 人民日报. 1967年6月24日: 第1版.
  10. . 人民日报. 2003年9月4日: 第1版.
  11. . 人民日报. 2007年2月5日: 第1版.
  12. 杨讴. . 人民日报. 2009年11月14日: 第4版.
  13. . 新华社. 2011年11月24日.
  14. . 中国新闻网. 2011年11月24日.
  15. . 人民日报. 2003年9月12日: 第15版.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