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毓坤
生平
清朝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出生。畢業於北京陸軍大學。1925年任直隸第四混成旅旅長(第四混成旅隶属第一师,李景林任师长)。1926年,李景林因反張作霖而被解除军职。李景林的部隊被改编为安国軍第十六軍、第十七軍,胡毓坤任安國軍第四方面軍團第十六軍軍長。[1][2]
1928年,張学良东北易帜,胡毓坤任東北邊防司令長官公署參議。1929年,張学良强行接收中東铁路,奉系和苏联发生紛争。胡毓坤出任防俄軍第2軍軍長,同苏联红军作战失利。[1][2]1930年,因在中東路事件立下的戰功,與張學良等人同受青天白日勳章,為該勳章的首批受獎者之一。[3]1930年(民国19年),中原大战爆发,胡毓坤任討逆軍第3軍軍長,随張学良开入山海关内同反蒋介石軍交战。[1][2]
1933年(民国22年)5月,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委員。1935年(民国24年)4月,获授陸軍中將。1935年12月,任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同年兼任中央绥靖委员会主任。[1]
1936年(民国25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之际,胡毓坤支持張学良逮捕蒋介石。事变解決後,張学良反遭蒋介石扣押,引起胡毓坤不满。[1][2]
1939年(民国29年),在鮑文樾、杨毓珣的引诱下,胡毓坤开始参加汪精卫的投靠日本、反对蒋介石活動。1940年(民国29年)3月,汪精卫政权建立,胡毓坤被任命为軍事委員会委員。同年4月,任蘇豫边区綏靖司令。1942年12月,改任豫皖苏鲁边区绥靖总司令。1943年10月5日,豫皖苏鲁边区绥靖总司令部奉命裁撤。1943年(民国32年)10月,调任軍事委員会特派駐華北委員,获授陸軍上将。翌年3月,任駐華北軍務長官。1945年(民国34年)4月,任軍事委員会参謀总長。翌月,任軍令部部長。[1][2][4]
抗日战争胜利后,胡毓坤被蒋介石的国民政府逮捕。1946年(民国35年)5月24日,以漢奸罪在南京被判处死刑,6月25日在南京被处决,享年52岁。[1][2][5]
参考文献
- 徐友春主编,民国人物大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
- 劉寿林編. . 中華書局. 1995年. ISBN 7-101-01320-1.
- 祝康明,青天白日勳章,台北:知兵堂出版社,2011年
- 刘景泉编,中国抗日战争人物大词典,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年
- 任宝根,中国国民党高级将领征略,作家出版社,2007年
南京国民政府(汪精卫政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