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变量和因变量

獨立變數英語:)和控制變數英語:)主要用於指實驗時各種會影響實驗結果的因素,在實驗中,由於各項因素的不確定性與不可預測性,因此需先設定何者為人為可控制之控制變數,何者為實驗主要目標之自變數。其目的是為了釐清哪些因素能使實驗產生不同的結果而形成的概念。

-{H|zh-cn:变量; zh-tw:變數; }-
-{H|zh-cn:自变量; zh-tw:獨立變數; }-
-{H|zh-cn:因变量; zh-tw:因變數; }-
函數經常用橫軸表示自變數、縱軸表示應變數的函數圖像來描繪。[1]在這個函數中,y是應變數而x是自變數。

變因分為下列三者:

  • 自變量(自變數、操作變因、操縱變因):實驗中唯一能改變的因素。(實驗組對照組不同的一個因素)
  • :實驗中其他不能改變(維持不變)的因素。(實驗組及對照組皆相同的因素)
  • 因变(應變變因):實驗結果或要測量或比較的項目。

此外,有一種實驗標題能夠透露出操作變因及應變變因為何,如「禿頭的影響?」中,「酸」為操縱變因、「禿頭」則是應變變因。但並非適用於所有實驗標題,如「熔化熱實驗」、「製作氧氣實驗」等「沒有問號的名稱」則無法透露操縱變因及應變變因為何或是「根本沒有變因」(亦指無實驗組對照組)。

例子

  • 濕度發霉的影響:
    • 步驟:兩小塊相同土司分別放入兩個夾鏈袋,並取其一噴入水。
    • 操作變因:水分多寡(噴水與否)
    • 控制變因:土司大小、擺放位置、溫度空氣量、夾鏈袋大小
    • 應變變因:發霉的速度(黴菌生長速度)
  • 酸對生鏽的影響:
    • 步驟:兩塊大小相同的鋼棉(最好是相同廠牌)分別浸入水和醋酸水溶液
    • 操作變因:液體種類(是否含有酸)
    • 控制變因:鋼棉大小、液體量(水和醋酸水溶液之量必須相等)、擺放位置
    • 應變變因:生鏽的速度及範圍
  • (電流)大小對手機的影響(充電速度)
    • 操作變因:電流大小
    • 控制變因:手機的品牌,型號,出產國家,日期
    • 應變變因:手機充電的速度(時間長短)

參考文獻

引用

  1. Hastings, Nancy Baxter. Workshop calculus: guided exploration with review. Vol. 2.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1998. p. 31

來源

臺灣教科書
  • 《國小自然6下》,南一出版,2011年1月版
  • 《國中自然1上》,翰林出版,2011年6月版
  • 《國中自然2上》,翰林出版,2012年6月版

外部連結

-{zh-hans; zh-hant;|

}-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