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大同區日新國民小學

臺北市立日新國民小學,前身是日治時代「大稻埕第二公學校」、日新公學校,取自<尚書・湯之盤銘>「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1]

臺北市大同區日新國民小學
位置
 中華民國臺北市大同區星明里太原路151號
其它名称Taipei Municipal Rixin Elementary School
类型市立國小
隶属公立
创办日期大正6年(1917年)
学区 臺灣臺北市
校長林裕勝,2016年(民國105年)到任
年级小一至小六,附設幼稚園
招生性別男女兼收
学校网址臺北市大同區日新國民小學
日新國民小學(原日新公學校)紅樓
中華民國臺灣)文化資產

登錄等級歷史建築
登錄類別書院
登錄公告日期2012年6月12日
位置 中華民國臺北市大同區星明里太原路151號
詳細登錄資料

歷史

放學時間的校門。
後門。
2016年校門
校園標誌
校園走廊
校園銅像正面
校園銅像側面
操場
糜鹿觀賞區
校園內部出入口
公佈欄
大象噴水池
大猩猩雕像
外部走廊
停車場
  • 1917年,日本人將水田和池沼填平,設立「大稻埕第二公學校」,只招收男生,而當時大稻埕女子公學校(今蓬萊國小)招收女生,因此戲稱「日新公,蓬萊媽」。本校建校初期借用大稻埕女子公學校校址(今永樂國小校區)上課。
  • 1920年,古色古香的紅樓啟用,學校正式遷入太原路現址。
  • 1922年,大稻埕第二公學校改稱日新公學校,即是現在日新國小的前身。
  • 1934年,開始招收女生,但是實施男女分班。
  • 1945年,臺灣由中華民國接管後,改稱「臺北市日新國民學校」。
  • 1946年,改校名為「臺北市建成區日新國民學校」。
  • 1968年,配合實施九年國教,更名為「臺北市建成區日新國民小學」。
  • 1985年,成立日新附設幼稚園。
  • 1990年,配合臺北市行政區域調整,倂入大同區,又改稱「臺北市大同區日新國民小學」,是本校今日的全名。

文化資產

日新國民小學紅樓,乃日治時期義務教育發展史的代表作。前後皆設圓拱長廊展現建築力學的美感,砌磚及細部作法呈現當時工藝之精緻。2012年6月12日,公告登錄為台北市歷史建築。[2]

2010年修復日新國小紅樓,考量使用當年原建材以保存紅樓古風。紅磚來自基隆港西岸六號碼頭蔡合源冷凍廠,拆除後完整保存同期生產的TR磚來修復。

歷任校長

  • 第十一任校長,羅華木,(1998~2001)
  • 第十二任校長,鄒彩完,(2001~2009)
  • 第十三任校長,陳福源,(2009~2013)
  • 第十三任校長,邱馨儀,(2013~2016)
  • 第十四任校長,林裕勝,(2016~)

參考文獻

  1. (PDF). [2016-08-2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9-22).
  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日新國民小學(原日新公學校)紅樓 》 存檔,存档日期2016-08-22.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臺北市大同區日新國民小學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